提藻去水运输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5869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提藻去水运输船,包括船体,所述船体内具有动力系统,所述船体表面设置甲板,所述甲板下端开设藻水舱,所述甲板开设开口用于加藻水和取藻水,所述甲板上还设置加药装置,所述加药装置与藻水舱连通,所述藻水舱内设置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藻水舱远端的第二抽水泵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抽水泵近端的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近端延伸至所述藻水舱近端,所述藻水舱内还设置抽水装置,用于分离藻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提藻去水运输船,通过加药装置投放藻药,通过搅拌装置加快藻水与藻药反应,通过抽水装置将分离出的清水抽出船体,提高藻水舱内藻水的浓度,减轻船体负担,提高了藻水运输效率。提高了藻水运输效率。提高了藻水运输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提藻去水运输船


[0001]本技术涉及蓝藻处理
,尤其涉及提藻去水运输船。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的蓝藻运输船只具备简单的运输功能,无法控制运输的蓝藻浓度,船体在承载大量的藻水后负重较大,且含水量高容易腐烂发臭,同时腐蚀舱体。另外,蓝藻运输船运送蓝藻浓度不同,蓝藻处理设备的处理效率也不同。当运输蓝藻浓度较低时,蓝藻处理设备处理效率较差,无法产生较多藻泥;运输蓝藻浓度较高时,蓝藻处理设备则可以高效、高产生产藻泥。
[0003]文献号为CN108570977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种富藻层藻水的收集系统,包括藻水容器、藻水入口调节装置、藻水传送装置和浓度监测装置,所述藻水容器的顶端设置有藻水入口,所述浓度监测装置设置于所述藻水入口处,所述藻水传送装置设置成从所述藻水容器内向外抽水,所述藻水入口调节装置与所述藻水容器连接,并调节所述藻水入口距水面的深度。浓度监测装置优选设置于所述藻水入口处,并处于藻水容器的外沿。该技术方案的吸藻船只能检测处理高浓度的藻水,而无法主动提高藻水的浓度。因此需要一种具有能够主动提高藻水浓度的船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提藻去水运输船,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提藻去水运输船,包括船体,所述船体内具有动力系统,所述船体表面设置甲板,所述甲板下端开设藻水舱,所述甲板开设开口用于加藻水和取藻水,所述甲板上还设置加药装置,所述加药装置与藻水舱连通,所述藻水舱内设置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藻水舱远端的第二抽水泵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抽水泵近端的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近端延伸至所述藻水舱近端,所述藻水舱内还设置抽水装置,用于分离藻水。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出水管以及第二抽水泵设置在所述藻水舱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
[0008]进一步的,所述抽水装置包括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为多片密目网围成的框型,所述第二箱体内设置第一抽水泵,所述第二箱体侧面具有通孔供所述第一抽水泵的第一出水管伸出。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抽水泵还连接有变频器。
[0010]进一步的,所述加药装置包括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上端设置料口,所述第一箱体内设置搅拌组件,所述第一箱体侧面设置出药口。
[0011]进一步的,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箱体上的旋转电机以及连接在所述旋转电机下端的搅拌桨。
[0012]进一步的,所述料口侧面设置振动电机。
[0013]进一步的,所述甲板上还设置电源,所述电源与所述第一抽水泵、第二抽水泵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甲板上还设置控制室。
[0015]进一步的,所述船体两侧还设置轮胎。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0017](一)本技术的提藻去水运输船,通过加药装置投放藻药,通过搅拌装置加快藻水与藻药反应,通过抽水装置将分离出的清水抽出船体,提高藻水舱内藻水的浓度,减轻船体负担,提高了藻水运输效率。
[0018](二)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出水管以及第二抽水泵设置在所述藻水舱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使藻水舱内部水流在两侧进行循环,加速藻水与藻药反应,使藻体聚集悬浮。
附图说明
[0019]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提藻去水运输船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提藻去水运输船中藻水舱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提藻去水运输船中甲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提藻去水运输船中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提藻去水运输船中抽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中标记:
[0025]1、船体;11、藻水舱;12、甲板;121、开口;13、轮胎;2、第一箱体;20、料口;21、振动电机;22、旋转电机;23、搅拌桨;24、出药口;241、阀门;3、第二箱体;31、通孔;32、吊耳;321、钢丝绳;33、第一抽水泵;331、变频器;34、第一出水管;35、电源;4、搅拌装置;41、第二抽水泵;42、第二出水管;5、控制室。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请参阅附图。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限定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8]为了更加清楚地描述上述提藻去水运输船的结构,本技术限定术语“远端”和“近端”,具体而言,“远端”表示远离船体1头部的一端,“近端”表示靠近船体1头部的一端,
以图1为例,图1中藻水舱11的左侧为近端,图1中藻水舱11的右侧为远端。
[0029]实施例一
[0030]请参考图1,提藻去水运输船,包括船体1,所述船体1内具有动力系统(图中未示出),所述船体1表面设置甲板12,所述甲板12下端开设藻水舱11,所述甲板12开设开口121用于加藻水和取藻水,所述甲板12上还设置加药装置,所述加药装置与藻水舱11连通,所述藻水舱11内设置搅拌装置4,所述搅拌装置4包括设置在所述藻水舱11远端的第二抽水泵41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抽水泵41近端的第二出水管42,所述第二出水管42近端延伸至所述藻水舱11近端,所述藻水舱11内还设置抽水装置,用于分离藻水。
[0031]请参考图1和图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出水管42以及第二抽水泵41设置在所述藻水舱11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使藻水舱11内部水流在第二出水管42两侧进行循环,加速藻水与藻药反应,使藻体聚集悬浮。
[0032]请参考图5,进一步的,所述抽水装置包括六个第二箱体3,分成两列间隔设置在藻水舱11中,所述第二箱体3为多片密目网围成的框型,所述第二箱体3顶部四角处设置吊耳32,通过钢丝绳321吊装在甲板12下。所述第二箱体3内设置第一抽水泵33,所述第二箱体3侧面具有通孔31供所述第一抽水泵33的第一出水管34伸出,第一出水管34通过通孔31通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提藻去水运输船,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所述船体内具有动力系统,所述船体表面设置甲板,所述甲板下端开设藻水舱,所述甲板开设开口用于加藻水和取藻水,所述甲板上还设置加药装置,所述加药装置与藻水舱连通,所述藻水舱内设置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藻水舱远端的第二抽水泵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抽水泵近端的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近端延伸至所述藻水舱近端,所述藻水舱内还设置抽水装置,用于分离藻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藻去水运输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水管以及第二抽水泵设置在所述藻水舱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藻去水运输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装置包括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为多片密目网围成的框型,所述第二箱体内设置第一抽水泵,所述第二箱体侧面具有通孔供所述第一抽水泵的第一出水管伸出。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成徐惠南徐佳良许明峰柳红霞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东方船研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