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型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6338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型支护结构,包括支护体,所述支护体具有相对设置的支护面和迎水面,所述迎水面上固定有多个支撑板和多个生态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为水下生物和鸟类等生物提供栖息场所,提升了生态作用。提升了生态作用。提升了生态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型支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水利支护
,尤其是一种生态型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水利工程的逐渐增多,近些年来国家对于绿色施工、生态环保越来越重视。在传统的河道工程中,基本采用混凝土护坡、灌注桩、挡土墙等作为联排支护桩来进行支护和围挡,由于混凝土本身的致密性和光滑型,用于河道支护后,其无法为河道中的鱼虾提供栖息环境,也无法在桩身表面种植水草植物,长此以往会破坏了河道的生态环境。
[0003]为此,现有技术设计出了一些生态型的支护桩,如公告号为CN214363285U的中国技术专利所示,其在支护桩的表面固定有多个挂板,以在挂板上填充泥土、砂石来种植水草。但是仅考虑了水下的生态问题,在河道中栖息的鸟等动物无法在支护桩上生存,其生态作用有待进一步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生态型支护结构,可以为水下生物和鸟类等生物提供栖息场所,提升了生态作用。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生态型支护结构,包括支护体,所述支护体具有相对设置的支护面和迎水面,所述迎水面上固定有多个支撑板和多个生态箱。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生态箱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开口。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与迎水面垂直设置,且支撑板紧贴所述迎水面。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在迎水面上呈点阵状分布,所述生态箱也在迎水面上呈点阵状分布。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护体由多根支护桩成排组合而成。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护桩的迎水面设置有凸出的凸块,所述生态箱固定在凸块的前侧,所述支撑板与凸块相连并位于相邻凸块之间。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块的表面设置有第一预留孔,所述生态箱的背面设置有与第一预留孔相对应的第一安装孔。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块的侧面设置有第二预留孔,所述支撑板的侧面设置有与第二预留孔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孔。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护桩的支护面设置有凹槽。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护桩的一个侧面设置有凸榫,所述支护桩相对的另一个侧面设置有与凸榫相适配的榫槽,所述凸榫插接在相邻支护桩的榫槽中。
[0016]本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在迎水面上固定有多个支撑板和多个生态箱,支撑板上可堆积泥土、砂石来种植水草,为水下生物创造栖息、繁衍的场所,位于水下的生态箱也可用于种植水草,为习惯于生存在相对密闭环境的鱼虾等生物提供空间
和场所,位于水上的生态箱则可供岸边的鸟类筑巢栖息,从而可为多种生物提供栖息的场所,有效提升了生态作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生态型支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生态箱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支护桩的结构示意图。
[0021]其中,附图标记为:
[0022]支护体100,第一预留孔101,第二预留孔102,凸块110,凸榫121,榫槽122,凹槽130;
[0023]支撑板200,第二安装孔210,生态箱300,开口310。
具体实施方式
[0024]本公开提供以下参照附图的描述来帮助全面理解如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所限定的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描述包括各种具体细节以帮助理解,但这些细节应被视为只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能够对本文描述的各种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此外,为了清楚和简明,可省略对公开的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0025]在以下描述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和字词不受限于字面含义,而只是被专利技术人用来使得能够对于本公开有清楚且一致的理解。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清楚,提供以下对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描述只是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如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所限定的本公开。
[0026]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具有”、“可具有”、“包括”或“可包括”指示公开的相应功能、操作、元素等等的存在,但不限制额外的一个或多个功能、操作、元素等等。此外,应当理解,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包括”或“具有”是要指示说明书中描述的特征、数字、操作、元素、部件或者其组合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字、操作、元素、部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0027]应理解,当一元素(例如,第一元素)与另一元素(例如,第二元素)“连接”时,该元素可直接与另一元素连接,或者在该元素和另一元素之间可以有居间的元素(例如,第三元素)。
[0028]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生态型支护结构,如图1

4所示,包括支护体100,支护体100具有相对设置的支护面和迎水面,其中,支护面用于支护挡土,迎水面则朝向河道内侧,水将浸泡至少一部分迎水面,因此,支护体100具有水下的一部分和水上的一部分。迎水面上固定有多个支撑板200和多个生态箱300。支撑板200上可堆积泥土、砂石来种植水草,为水下生物创造栖息、繁衍的场所,一部分位于水下的生态箱300也可用于种植水草,为习惯于生存在相对密闭环境的鱼虾等生物提供空间和场所,位于水上的生态箱300可供岸边的鸟类等生物筑巢栖息。因此,本实施例可为多种生物提供栖息的场所,有效提升了生态作用。其中,支护体100可以是单根支护桩,也可以有多根支护桩组合而成。
[0029]在一些实施例中,生态箱300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开口310,方便生物从不同的开口310进入到生态箱300内。其中,具体可在生态箱300的前面、左右两个侧面和顶面开设开口310。
[0030]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板200与迎水面垂直设置,使得支撑板200保持相对水平,堆积在支撑板200上的泥土、砂石等不容易滑落。同时,支撑板200紧贴迎水面,迎水面可对支撑板200上的泥土、砂石等物体进行限位支撑,以增加泥土、砂石等物体的放置量,增大生物栖息场所的空间。
[0031]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板200在迎水面上呈点阵状分布,生态箱300也在迎水面上呈点阵状分布。这样,支撑板200和生态箱300的分布相对均匀,一方面,便于布置支撑板200和生态箱300,另一方面,也保证了相邻支撑板200之间以及相邻生态箱300都具有合适的间距。
[0032]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板200和生态箱300均可由混凝土制成,利用了制造支护桩的材料,避免另找其他材料,也可节约生产成本。
[0033]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护体100由多根支护桩成排组合而成,使得支护体100的支护面积更大。
[0034]进一步的,支护桩的迎水面设置有凸出的凸块110,可以增强支护桩的力学性能。生态箱300固定在凸块1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型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护体,所述支护体具有相对设置的支护面和迎水面,所述迎水面上固定有多个支撑板和多个生态箱;所述支护体由多根支护桩成排组合而成;所述支护桩的迎水面设置有凸出的凸块,所述生态箱固定在凸块的前侧,所述支撑板与凸块相连并位于相邻凸块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型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箱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型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与迎水面垂直设置,且支撑板紧贴所述迎水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型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在迎水面上呈点阵状分布,所述生态箱也在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栩栩李龙张耀文茹军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三和管桩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