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逃生锁,包括斜舌组件和方舌组件,由方舌组件中的旋钮来控制方舌缩回和伸出,由斜舌组件中的执手来控制斜舌和方舌缩回;还包括后通片、滑板和旋钮拨片;该后通片与执手联动旋转,外沿具有轴对称的两个凸出的拨头卡在滑板上;该滑板为长形薄片,两端均具有折起的弯角,后通片的拨头卡在滑板一端的弯角上;旋钮拨片与旋钮联动旋转,外沿具有一斜角与滑板的另一端的弯角接触;旋转执手带动后通片将滑板拉动,滑板带动旋钮拨片旋转将方舌缩回。本发明专利技术用相当简单的构件实现了执手的联动功能,在门内旋转执手可使方舌和斜舌同时缩回,在危机时刻可以快速逃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锁具,尤其是涉及一种在门内可以将斜舌和方舌 同时开启以方便快速逃生的门锁。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门锁通常是同时包括斜舌组件和方舌组件。斜舌组件能够快速锁门;方舌组件锁门更为结实,难以撬开。斜舌组件 不需要钥匙,随手带门即可以锁门,门内旋转执手即可以开启,门 外用钥匙才能开启;方舌组件门内旋转旋钮才能锁闭和开启,门外 用钥匙才能锁闭和开启。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当门内发生危险事故时,人们既要旋转 执手开启斜舌组件,又要旋转旋钮开启方舌组件之后才能逃生。这 对于千钧一发的时刻来说会延误逃生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逃生锁,通过在门内旋转执 手即可以同时开启方舌组件和斜舌组件,其不〗义在平时开启时较为 方便,而且在危机时刻更能实现快速开启,以方便人们快速地逃生。 为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快速逃生锁,包括斜舌组件和方舌组件,由所述方舌组件中 的旋钮来控制方舌的缩回和伸出,并且由所述斜舌组件中的执手来 控制斜舌和所述方舌的缩回,其中,所述快速逃生锁还包括后通片、 滑板和旋钮拨片,所述滑板为长形薄片,其两端均具有折起的弯角; 所述后通片与所述执手进行联动旋转,其外沿具有轴对称的两个凸 出的拨头卡在所述滑板一端的弯角上;所述旋钮拨片与所述旋钮进4行联动旋转,其外沿具有一斜角与所述滑板的另 一端的弯角接触; 旋转所述执手带动所述后通片拉动所述滑板,从而带动所述旋钮拨 片旋转将所述方舌缩回。根据本专利技术的 一 个具体实施例,该快速逃生锁还包括限位板和拉 簧,其中,所述限位板固定于所述快速逃生锁的锁体内;所述拉簧 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限位板,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滑板,在自然状态下 将所述滑板拉向方舌组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拉簧为2个,所述滑板的 两端各具有2个折起的弯角,中间有两个孔作为所述拉簧的避空之 所,还有两个孔卡挂所述拉簧,所述限位板一端具有折起的弯角, 所述滑板被拨动后会抵住所述限位板的弯角。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后通片具有方孔,所述执 手与用于配合插入所述方孔的方杆相连接,实现所述执手与所述后 通片的联动旋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 一 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快速逃生锁还包括控制斜 舌缩回的按键。其中,所述按键下部具有固定于所述快速逃生锁锁 体的大把手,手握住所述大把手,按下所述按键即可以开启所述斜 舌组件进而打开房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外 一 个实施例,所述快速逃生锁还包括分别位于 门两侧的前面板和后面板。其中,所述前面板上装有控制所述方舌 组件的锁头和钥匙以及控制所述斜舌组件的按键;所述后面板上装 有控制所述方舌组件的旋钮和控制所述斜舌组件和所述方舌组件的 所述执手。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相当简单的构件实现了执手的联动功能,便于在 门内旋转执手就可使方舌和斜舌同时缩回实现开门,不仅在平时开 门较为方便,而且在危机时刻可以快速逃生。此外,斜舌组件和方 舌组件互为分体,在生产与安装时方便灵活,成本也比较低。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锁具的结构图2是沿图1中的线B-B截取的剖面图3是沿图1中的线A-A截取的剖视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6个部件的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前面板1小面板5斜舌9锁头13拉簧17钥匙2后面板6锁尺10卡簧14滑板18按键3方杆7旋钮11旋钮拨片15后通片19大把手4执手8方舌12压板16限位板20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加详细地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锁具的具体实施例。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所示,上部为方舌组件,下部为斜舌组件。后面板6安装在位于左侧的门内侧上,前面 板1安装在位于右侧的门外侧上。其中,门外侧还安装有大把手4 和小面板5,以方便人们把握并由此开门;小面板5固定在门板后, 连接前面板1和小面板5的大把手4,作为人们开门用力拉的部件。结合图1所示,在门内侧通过方舌组件中的旋钮11联动锁尺10 即可以将方舌12缩回或者凸出,实现开启或锁闭;在门外侧安装有 锁头13和钥匙2,通过钥匙2可以控制方舌12的缩回或凸出,实 现开启或锁闭。在门内侧通过旋转斜舌组件中的执手8联动方杆7 即可以将斜舌9缩回,实现开启;在门外侧安装有按键3,按下按 键3后,斜舌9就可以缩回,然后拉动大4巴手4就可以实现开启。 自然状态下,斜舌9处于凸出的状态,可以自行锁闭。图2是沿图1中的线B-B截取的剖面图,如图所示,分别可以 看到上部的方舌组件的剖面、中间的斜舌组件的剖面,以及最下面6的小面板5。图3是沿图1中的线A-A截取的剖视图,其比例为图2的两倍, 图中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执手8如何通过多个部件的 联动,只进行一次旋转就可同时缩回方舌12和斜舌9,实现门内的 快速逃生。实现上述功能进一步还需要如下部件,包括后通片19、滑板18、 限位板20、拉簧17、卡簧14、旋钮拨片15和压板16。后通片19为一平板薄片,上面有5个孔,其中中间的方孔与方 杆7配合,将执手8的扭矩传递给斜舌组件,方孔周围的四个孔与 方通紧固连结,另有两个拨头在旋转时拨动滑板18作直线运动;滑 板18两端各有2个折起的弯角,中间有4个孔作为拉簧17的挂孔 和避空之用;压板16为一长方形薄片,中间有2个小方孔;旋钮拨 片15为一薄片,中间有圆缺孔与旋钮11连结,侧面有一斜角,与 滑板18接触时将滑板18的直线运动转化为旋钮11的旋转运动,从 而带动方舌12缩回;限位板20为一端具有折起的弯角、另一端具 有缺口的薄片,中部有一圓孔和2个拉簧桂脚;拉簧17为2个圆柱 形拉簧,两端各有一个挂钩,分别挂住限位板20上的拉簧挂脚和滑 板18上的挂孔,对执手8起复位作用。卡簧14连接于旋钮拨片15, 起到复位旋钮的作用。结合图3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锁具的具体操作动作实现如下旋转门内的执手8以带动后通片19旋转,使后通片19的两个 拨头分别卡在滑板18下端的两个折起的弯角处,旋转中拨动滑板 18下端的两个弯角,使滑板18往下作直线运动;滑板18上端的弯 角于是挂住旋钮拨片15的斜角,使旋钮拨片15作旋转运动,并带 动锁尺10旋转,即可将方舌12缩回,开启门锁。同时,执手8的 旋转也带动了方杆7和斜舌组件,使斜舌9缩回,开启门锁,以此 便实现了执手8 —次旋转同时打开方舌组件和斜舌组件的功能。此外,限位板20固定于后面板6的内面,拉簧17的一端连接 于限位板20的挂脚,另一端连接于滑板18上的挂孔,因此旋转执手8之后松开执手8,拉簧17在自然状态下将滑板18拉回原位, 因此使执手8自行复位。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所述的功能。在单独使用斜舌的情况下,使用旋钮11或者钥匙2将方舌12 缩回。当门关闭时,进出门时不用钥匙2开启,在门内旋转执手8, 或在门外按按键3即可开门,具有通道锁功能。在同时使用斜舌和方舌的情况下,使用旋钮11或钥匙2将方舌 12伸出。当门关闭时,在门外用钥匙2缩回方舌12,按按键3缩回 斜舌9,然后拉动大把手4即可开门。在门内,直接旋转执手8即 可同时缩回方舌12和斜舌9,开启门锁。在门内打开房门时开启方 便,危急时刻也能快速打开房门,快速逃生。控制斜舌组件和方舌组件的结构可以采用行业内任何常见的技 术,本专利技术重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快速逃生锁,包括斜舌组件和方舌组件,其中,由所述方舌组件中的旋钮(11)来控制方舌(12)的缩回和伸出,并且由所述斜舌组件中的执手(8)来控制斜舌(9)和所述方舌(12)的缩回,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逃生锁还包括后通片(19)、滑板(18)和旋钮拨片(15);所述滑板(18)为长形薄片,其两端均具有折起的弯角;所述后通片(19)与所述执手(8)进行联动旋转,其外沿具有轴对称的两个凸出的拨头卡在所述滑板(18)一端的弯角上;所述旋钮拨片(15)与所述旋钮(11)进行联动旋转,其外沿具有一斜角与所述滑板(18)的另一端的弯角接触;旋转所述执手(8)带动所述后通片(19)拉动所述滑板(18),从而带动所述旋钮拨片(15)旋转将所述方舌(12)缩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宝强,
申请(专利权)人:李宝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