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船坞永临结合防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5875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干船坞永临结合防渗结构,属于防渗技术领域,目的是继续利用临时防渗结构。包括临时防渗墙、永久防渗墙,还包括在挡水围堰拆除前建设的衔接防渗墙,衔接防渗墙设置于临时防渗墙与永久防渗墙之间,衔接防渗墙外端与临时防渗墙连成一体,内端与永久防渗墙连成一体。在挡水围堰拆除前,在临近坞口侧的陆域将临时防渗墙与永久防渗墙进行了衔接,衔接防渗墙一侧连接临时防渗墙,另一侧连接永久防渗墙,形成新的闭环防渗体系,最大程度的减小水域空间向陆域空间的渗流通道面积。通过将船坞施工期的临时防渗墙与运营期的永久防渗墙进行有效衔接,既能够充分利用临时防渗墙的经济和技术价值,又能够充分保障船坞防渗系统整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干船坞永临结合防渗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防渗
,具体的是干船坞永临结合防渗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干船坞的三面接陆一面临水,其基本组成部分为坞口、坞室和坞首,干船坞临水的一面为坞口侧,与坞口侧相对的为坞首侧,两侧为坞墙侧。由于临水而建,防渗止水结构是船坞工程建造的重中之重。
[0003]在船坞建造阶段,为使场地处于干施工环境,必须将江水或海水堵截在施工区域外。根据地质、水文及其它条件,在船坞主体工程施工前先在拟建船坞坞口外侧建造一座挡水围堰。围堰除挡水外,还起到抗浪和防渗的作用。在挡水围堰与陆域围成的船坞建造区域四周设置闭合的地下竖向临时防渗结构,配合降水,可以有效阻止地下水从基坑侧面渗入坑内而形成危害,保证船坞建造的干作业环境。对于在富水软基地质条件下修建的大型干船坞,结合工程地质、水文、工程工期等特点,混凝土防渗墙可兼顾防渗效果、施工工期、工程造价等因素,可以达到很好的防渗效果。
[0004]干船坞投运后,将拆除施工期的挡水围堰,干船坞与外部水域连通。为防止大量渗水渗入船坞底板之下,对底板产生较大的浮托力而对船坞结构造成破坏,可行的手段是在船坞底部四周向下设置闭合的竖向永久防渗墙,通过永久防渗墙可以有效减少流到船坞的水量,通过与减压排水系统的配合,可以确保船坞底板不会承受过大的浮托力,同时有效保持船坞运营时的干作业条件。
[0005]竖向临时防渗结构通常为混凝土墙或者钢板桩。此前,在竖向永久防渗墙完成后,竖向临时防渗结构为钢板桩的,钢板桩会被拔出回收;竖向临时防渗结构为混凝土结构的,直接废弃。拔出回收直接延长施工周期,而直接废弃直接增加工程造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干船坞永临结合防渗结构,继续利用临时防渗结构,有效提升船坞投运后防渗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0007]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干船坞永临结合防渗结构,干船坞包括临水侧的坞口侧、与坞口侧相对的坞首侧以及两侧的坞墙侧;包括干船坞主体工程建造前在干船坞施工建造区域四周闭合围成一周的临时防渗墙,所述临时防渗墙沿其环向包括两侧的与坞墙侧对应的临时侧墙、与坞口侧对应的临时临水端墙以及与坞首侧对应的临时临陆端墙;
[0008]包括位于在基坑内在干船坞底板下闭合围成一周的永久防渗墙,所述永久防渗墙沿其环向包括两侧的与坞墙侧对应的永久侧墙、与坞口侧对应的永久临水端墙以及与坞首侧对应的永久临陆端墙;
[0009]还包括在挡水围堰拆除前建设的衔接防渗墙,所述衔接防渗墙设置于临时防渗墙与永久防渗墙之间,衔接防渗墙外端与临时防渗墙连成一体,内端与永久防渗墙连成一体。
[0010]进一步的,所述衔接防渗墙设置于临时防渗墙的临时侧墙与永久防渗墙的永久侧
墙之间。
[0011]进一步的,沿着所述永久防渗墙纵向,所述衔接防渗墙位于靠近永久防渗墙的永久临水端墙的一侧。
[0012]进一步的,在临时侧墙的内侧设置有内凸的临时搭接段,在永久侧墙的外侧设置有外凸的永久搭接段;所述衔接防渗墙一端与临时搭接段衔接,另一端与永久搭接段衔接。
[0013]进一步的,临时防渗墙与永久防渗墙底端较高者的底端与衔接防渗墙的底端齐平;衔接防渗墙的顶端与临时防渗墙的顶端齐平。
[0014]进一步的,永久防渗墙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临时防渗墙为素混凝土结构。
[0015]进一步的,在临时防渗墙的内侧设置有降水管井。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挡水围堰拆除前,在临近坞口侧的陆域将临时防渗墙与永久防渗墙进行了衔接,衔接防渗墙一侧连接临时防渗墙,另一侧连接永久防渗墙,形成新的闭环防渗体系,最大程度的减小水域空间向陆域空间的渗流通道面积。通过将船坞施工期的临时防渗墙与运营期的永久防渗墙进行有效衔接,既能够充分利用临时防渗墙的经济和技术价值,又能够充分保障船坞防渗系统整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两道防渗墙闭合一体,形成牢固、可靠的双重防渗效果,可最大程度的减小水域空间向陆域空间的渗流通道面积。采用的衔接防渗墙工程量较小,工期和成本代价较小,可以以较小的工程代价换来较大的防渗价值。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干船坞永临结合防渗结构平面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
[0019]图3为干船坞施工期剖面示意图。
[0020]图中,挡水围堰1、临时防渗墙2、临时侧墙21、临时临水端墙22、临时临陆端墙23、临时搭接段24、永久防渗墙3、永久侧墙31、永久临水端墙32、永久临陆端墙33、永久搭接段34、衔接防渗墙4、降水管井5、基坑6、干船坞7、陆域A、水域B。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下:
[0022]本说明书所表示方位的“上”,如“上部”;“下”;“顶”,如“顶端”和“顶部”等;“底”,如“底端”和“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3所示方位或位置关系。“内”,如“内部”、“内侧”等;“外”,如“外部”、“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0023]干船坞永临结合防渗结构,如图1和图3所示,干船坞7包括临水侧的坞口侧、与坞口侧相对的坞首侧以及两侧的坞墙侧;包括干船坞主体工程建造前在干船坞施工建造区域四周闭合围成一周的临时防渗墙2,所述临时防渗墙2沿其环向包括两侧的与坞墙侧对应的临时侧墙21、与坞口侧对应的临时临水端墙22以及与坞首侧对应的临时临陆端墙23;
[0024]包括位于在基坑6内在干船坞7底板下闭合围成一周的永久防渗墙3,所述永久防渗墙3沿其环向包括两侧的与坞墙侧对应的永久侧墙31、与坞口侧对应的永久临水端墙32以及与坞首侧对应的永久临陆端墙33;
[0025]还包括在挡水围堰1拆除前建设的衔接防渗墙4,所述衔接防渗墙4设置于临时防渗墙2与永久防渗墙3之间,衔接防渗墙4外端与临时防渗墙2连成一体,内端与永久防渗墙3连成一体。
[0026]本技术公开的干船坞永临结合防渗结构,临时防渗墙2在干船坞7主体工程施工前建造而成,配合降水,以阻止地下水从基坑6侧面渗入基坑内而形成危害,保证船坞建造的干作业环境。
[0027]永久防渗墙3建造在基坑6内,且位于干船坞7底板下,围成一周,干船坞投运后,减少流到船坞7底板下的水量,防止大量渗水渗入船坞底板之下,对底板产生较大的浮托力。
[0028]本技术,改变传统的将临时防渗墙2回收或者直接废弃的形式,利用衔接防渗墙4将临时防渗墙2与永久防渗墙3连接成一体,一方面可以最大程度的继续利用施工期的临时防渗墙2的技术价值和经济价值,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提升船坞未来投运后防渗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双重防渗。
[0029]本技术,临时防渗墙2、永久防渗墙3和衔接防渗墙4均在施工阶段建成。初期在水域B与陆域A交界处建造一座挡水围堰1,挡水围堰1与陆域A组成一个封闭的区域,该区域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干船坞永临结合防渗结构,干船坞(7)包括临水侧的坞口侧、与坞口侧相对的坞首侧以及两侧的坞墙侧;包括干船坞主体工程建造前在干船坞施工建造区域四周闭合围成一周的临时防渗墙(2),所述临时防渗墙(2)沿其环向包括两侧的与坞墙侧对应的临时侧墙(21)、与坞口侧对应的临时临水端墙(22)以及与坞首侧对应的临时临陆端墙(23);包括位于在基坑(6)内在干船坞(7)底板下闭合围成一周的永久防渗墙(3),所述永久防渗墙(3)沿其环向包括两侧的与坞墙侧对应的永久侧墙(31)、与坞口侧对应的永久临水端墙(32)以及与坞首侧对应的永久临陆端墙(3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挡水围堰(1)拆除前建设的衔接防渗墙(4),所述衔接防渗墙(4)设置于临时防渗墙(2)与永久防渗墙(3)之间,衔接防渗墙(4)外端与临时防渗墙(2)连成一体,内端与永久防渗墙(3)连成一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船坞永临结合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防渗墙(4)设置于临时防渗墙(2)的临时侧墙(21)与永久防渗墙(3)的永久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洪涛阮心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