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排出船坞内部渗水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8098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5:27
一种自动排出船坞内部渗水的装置,在坞门的中部设置有集水舱,集水舱下方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支路接入集水舱,进水管带有两个电控蝶阀;集水舱上方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顶部支管设置有两个第一球阀,排水管底部支管设置有两个第二球阀,集水舱内设置有潜水泵,潜水泵与第二球阀之间连接有软管,集水舱内舱壁设置有浮子开关和浮球。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自动排出坞内多余渗水,方便快捷。相较于人工的持续性成本,设置整套装置的成本更为低廉。相较于人为操作易产生的诸多问题,该装置更为安全、可靠。可靠。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排出船坞内部渗水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设计和船舶建设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可以自动排出干船坞内渗水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代大型舰船都是在干船坞内建造完成的。在干船坞内造船时,坞门作为结构物起到了隔绝坞外水的作用。但是,坞门的止水装置不可能做到完全防水,会有水慢慢地从坞外渗入到坞内,再加上雨水雪水等原因,久而久之坞内积水会越来越多,水面会逐渐升高。尤其对于使用年限较久的坞门,本体结构变形以及止水橡胶老化等原因,从坞门外向坞内渗水的速度会很快。这样会带来以下问题:
[0003]⑴
如果坞内渗水积累过多不及时处理,会影响到坞内正常的造船作业。
[0004]⑵
如果坞内渗水积累过多不及时处理,渗水对坞门产生向坞外方向的作用力会逐渐增大,使坞门止水橡胶的压紧力变小,从而渗水速度会越来越快,在极端情况下可能会产生危险,造成财产损失及人员伤亡。
[0005]目前处理坞内渗水的一般方法是:需要有专门人员监控坞内渗水的液位,在累积到一定量后,人员需进入到坞门的机泵舱内,开启专用的排水泵排除坞内积水,完成后关闭水泵。这种处理方法有以下缺点:
[0006]⑴
需要安排专门的人力负责监控水位,并操作设备排出坞内渗水。
[0007]⑵
人员需要经常进入坞门机泵舱操作排出坞内渗水,由于机泵舱的空间狭小,设备繁杂,容易发生危险,应尽量减少人员进入机泵舱的机会和时间。
[0008]⑶
如果人为原因操作不及时,坞内渗水积累过多,会对造船作业产生影响,甚至发生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排出船坞内部渗水的装置,旨在达到无需人工操作,可以自动将坞门内渗水排出到坞门外的目的,其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10]一种自动排出船坞内部渗水的装置,在坞门的中部设置有集水舱,所述集水舱下方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支路接入所述集水舱,所述进水管带有两个电控蝶阀;所述集水舱上方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顶部支管设置有两个第一球阀,所述排水管底部支管设置有两个第二球阀,所述集水舱内设置有潜水泵,所述潜水泵与所述第二球阀之间连接有软管,所述集水舱内舱壁设置有浮子开关和浮球。两个电控蝶阀对称设置在进水管上。
[0011]在船坞内有舰船在建造时,靠近坞内一侧的电控蝶阀开启,则因为连通器原理,坞内的渗水会自动通过进水管进入到坞门内的中间集水舱。随着渗入坞内的水逐渐增多,集水舱中的液位也随着坞内水的液位升高;当升高到一定高度,达到浮子开关的位置,浮球浮起触发电信号传递到坞门中控室内的中央控制器,启动潜水泵,将水通过软管第二球阀、排水管及第一球阀最终排出到坞外。设置延时继电器,在潜水泵开启开始排水后的两小时自
动关闭,此时坞内渗水基本排净。
[0012]潜水泵与第二球阀之间设置软管,是为了潜水泵在需要维修时取出方便。
[0013]上述一种自动排出船坞内部渗水的装置,更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管呈“工”字型,两个所述第一球阀分别设置在排水管顶部的两个支管处;两个所述第二球阀分别设置在排水管底部的两个支管处。两个第一球阀对称设置在排水管顶部支管上,两个第二球阀对称设置在排水管底部支管上。采用两个电控蝶阀及两个第一球阀对称设置的结构,保证坞门可以正反两面使用,即坞内侧下次使用时变为坞外侧,坞外侧下次使用时变成坞内侧,防止坞门长期一侧受压产生挠曲变形。
[0014]上述一种自动排出船坞内部渗水的装置,更进一步地,所述浮子开关和所述浮球相连接,水位到达浮子开关的位置,浮球浮起触发电信号,传递到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接收信号,对装置进行控制。
[0015]上述一种自动排出船坞内部渗水的装置,更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电控蝶阀对称设置在所述排水管管路上。
[0016]上述一种自动排出船坞内部渗水的装置,更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管连通至坞门外,所述集水舱内的集水通过排水管排到坞门外。
[0017]上述一种自动排出船坞内部渗水的装置,更进一步地,所述潜水泵是两个。设置两个潜水泵加快系统向外排水。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能够自动排出坞内多余渗水,方便快捷。
[0020]2.相较于人工的持续性成本,设置整套装置的成本更为低廉。
[0021]3.相较于人为操作易产生的诸多问题,该装置更为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其中:1-坞门、2-进水管、3-集水舱、4-浮子开关、5-潜水泵、6-软管、7-第一球阀、8-排水管、9-第二球阀、10-电控蝶阀、11-浮球。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如图1所示的一种自动排出船坞内部渗水的装置,在坞门1的中部设置有集水舱3,集水舱下方设置有进水管2,进水管支路接入集水舱,进水管带有两个电控蝶阀10。集水舱上方设置有呈“工”字型的排水管8,排水管顶部支管设置有两个第一球阀7,排水管底部支管设置有两个第二球阀9。第一球阀和第二球阀对称设置,集水舱内设置有两个潜水泵5,潜水泵与第二球阀之间连接有软管6,软管保证潜水泵在需要维修时取出方便,集水舱内舱壁设置有浮子开关4和浮球11。
[0025]随着渗入坞内的水逐渐增多,集水舱中的液位也随着坞内水的液位升高,当升高到一定高度,达到浮子开关的位置,浮球浮起触发电信号传递到坞门中控室内的中央控制器,启动两台潜水泵,将水通过软管、第一球阀、排水管及第二球阀最终排出到坞外。
[0026]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
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排出船坞内部渗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坞门(1)的中部设置有集水舱(3),所述集水舱下方设置有进水管(2),所述进水管支路接入所述集水舱,所述进水管带有两个电控蝶阀(10);所述集水舱上方设置有排水管(8),所述排水管顶部支管设置有两个第一球阀(7),所述排水管底部支管设置有两个第二球阀(9),所述集水舱内设置有潜水泵(5),所述潜水泵与所述第二球阀之间连接有软管(6),所述集水舱内舱壁设置有浮子开关(4)和浮球(1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排出船坞内部渗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呈“工”字型,两个所述第一球阀分别设置在排水管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欣娄俊勇阮庆海孙强嵇智勇彭东升郭强李昕南吴楠张林涛潘帅范壮王豪楠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