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殊盲孔的PCB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5780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特殊盲孔的PCB板,涉及线路板技术领域,包括顶层,所述顶层下端安装有第一PP层,所述第一PP层下端安装有第一线路层,所述第一线路层下端安装有第二线路层,所述第二线路层下端安装有第二PP层,所述第二PP层下端安装有底层,所述顶层和第一线路层之间共同开设有第一盲孔,所述底层和第二线路层之间共同开设有第二盲孔,所述第一盲孔的内壁和第二盲孔的内壁均安装有盲孔镀层,所述第一盲孔和第二盲孔均呈圆台形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圆台形的第一盲孔、第二盲孔代替传统的圆柱形盲孔,降低了对盲孔镀铜均匀性的要求,进而降低了孔内电镀的操作难度,通过设置绝缘层减少短路的概率,提高了线路板的质量。提高了线路板的质量。提高了线路板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特殊盲孔的PCB板


[0001]本技术涉及线路板
,特别涉及一种特殊盲孔的PCB板。

技术介绍

[0002]如图4所示,将PCB的最外层电路与邻近内层以电镀孔连接,因为看不到对面,所以称为盲孔。为了增加PCB电路层的空间利用,应运而生“盲孔”制程。这种制作方法就需要特别注意钻孔的深度(Z轴)要恰到好处,不过此法经常会造成孔内电镀困难,所以几乎无厂商采用。也可以事先把需要连通的电路层在个别电路层的时候就先钻好孔,最后再黏合起来,形成埋孔。
[0003]在非穿导孔技术中,盲孔和埋孔的应用,可以极大地降低PCB的尺寸和质量,减少层数,提高电磁兼容性,增加电子产品特色,降低成本,同时也会使得设计工作更加简便快捷。在传统PCB设计和加工中,通孔会带来许多问题。首先它们占据大量的有效空间,其次大量的通孔密集一处也对多层PCB内层走线造成巨大障碍,这些通孔占去走线所需的空间,它们密集地穿过电源与地线层的表面,还会破坏电源地线层的阻抗特性,使电源地线层失效。且常规的机械法钻孔将是采用非穿导孔技术工作量的20倍。
[0004]故此,我们提出一种特殊盲孔的PCB板,用于降低现有盲孔中电镀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特殊盲孔的PCB板,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特殊盲孔的PCB板,包括顶层,所述顶层下端安装有第一PP层,所述第一PP层下端安装有第一线路层,所述第一线路层下端安装有第二线路层,所述第二线路层下端安装有第二PP层,所述第二PP层下端安装有底层,所述顶层和第一线路层之间共同开设有第一盲孔,所述底层和第二线路层之间共同开设有第二盲孔,所述第一盲孔的内壁和第二盲孔的内壁均安装有盲孔镀层,所述第一盲孔和第二盲孔均呈圆台形结构。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盲孔呈上粗下细的圆台形结构,所述第一盲孔的上端与顶层相通,所述第二盲孔的下端与第一线路层相通。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盲孔呈上细下粗的圆台形结构,所述第二盲孔的上端与第二线路层相通,所述第二盲孔的下端与底层相通。
[0010]优选的,所述盲孔镀层外表面中部内嵌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高度大于第一PP层的高度。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PP层的尺寸数据与第二PP层的尺寸数据相同。
[0012]优选的,上侧所述绝缘层与第一PP层紧密接触,下侧所述绝缘层与第二PP层紧密接触。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1、通过设置圆台形的第一盲孔、第二盲孔代替传统的圆柱形盲孔,由于圆台形埋孔两端的半径不同,为了确保顶层与第一线路层的导通面积大致相同,在进行盲孔电镀时,第一盲孔中较细的一端需要堆积较多的金属铜,降低了对盲孔镀铜均匀性的要求,进而降低了孔内电镀的操作难度,提高了实用性;
[0015]2、通过设置绝缘层避免第一盲孔、第二盲孔与其它走线短接造成短路,提高了线路板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第一盲孔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盲孔镀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通孔、埋孔和盲孔的示意图。
[0020]图中:1、顶层;2、第一PP层;3、第一线路层;4、第二线路层;5、第二PP层;6、底层;7、第一盲孔;8、盲孔镀层;9、第二盲孔;81、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4]如图1

图3所示,一种特殊盲孔的PCB板,包括顶层1,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顶层1呈矩形结构,所述顶层1下端安装有第一PP层2,所述第一PP层2下端安装有第一线路层3,所述第一线路层3下端安装有第二线路层4,所述第二线路层4下端安装有第二PP层5,所述第二PP层5下端安装有底层6,所述顶层1和第一线路层3之间共同开设有第一盲孔7,所述底层6和第二线路层4之间共同开设有第二盲孔9,所述第一盲孔7的内壁和第二盲孔9的内壁均安装有盲孔镀层8,通过盲孔镀层8使得顶层1和第一线路层3导通,底层6与第二线路层4导通,所述第一盲孔7和第二盲孔9均呈圆台形结构。
[002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盲孔7呈上粗下细的圆台形结构,所述第一盲孔7的上端与顶层1相通,所述第二盲孔9的下端与第一线路层3相通。
[002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盲孔9呈上细下粗的圆台形结构,所述第二盲孔9的上端与第二线路层4相通,所述第二盲孔9的下端与底层6相通。
[0027]进一步地,所述盲孔镀层8外表面中部内嵌有绝缘层81,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绝缘层81的厚度等于盲孔镀层8厚度的一半,所述绝缘层81的高度大于第一PP层2的高度。
[002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PP层2的尺寸数据与第二PP层5的尺寸数据相同。
[0029]进一步地,上侧所述绝缘层81与第一PP层2紧密接触,下侧所述绝缘层81与第二PP层5紧密接触。
[0030]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特殊盲孔的PCB板,通过设置圆台形的第一盲孔7、第二盲孔9代替传统的圆柱形盲孔,由于圆台形埋孔两端的半径不同,为了确保顶层1与第一线路层3的导通面积大致相同,在进行盲孔电镀时,第一盲孔7中较细的一端需要堆积较多的金属铜,降低了对盲孔镀铜均匀性的要求,进而降低了孔内电镀的操作难度,提高了实用性;通过设置绝缘层81避免第一盲孔7、第二盲孔9与其它走线短接造成短路,提高了线路板的质量。
[003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特殊盲孔的PCB板,包括顶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层(1)下端安装有第一PP层(2),所述第一PP层(2)下端安装有第一线路层(3),所述第一线路层(3)下端安装有第二线路层(4),所述第二线路层(4)下端安装有第二PP层(5),所述第二PP层(5)下端安装有底层(6),所述顶层(1)和第一线路层(3)之间共同开设有第一盲孔(7),所述底层(6)和第二线路层(4)之间共同开设有第二盲孔(9),所述第一盲孔(7)的内壁和第二盲孔(9)的内壁均安装有盲孔镀层(8),所述第一盲孔(7)和第二盲孔(9)均呈圆台形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殊盲孔的PCB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盲孔(7)呈上粗下细的圆台形结构,所述第一盲孔(7)的上端与顶层(1)相通,所述第二盲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府张志强赵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晟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