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平衡轧件升降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4777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平衡轧件升降台;涉及钢材输送设备领域;针对目前轧件升降设备的配重机构活动范围受限的问题,采用连杆建立输送辊道与配重机构之间的连接,能够增加输送辊道与配重机构之间的间距,提高配重机构的摆动范围以减少对辊道的影响,同时,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连杆的长度,满足不同升降行程的需求。求。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平衡轧件升降台


[0001]本技术涉及钢材输送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平衡轧件升降台。

技术介绍

[0002]在型钢、槽钢等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多道轧制,目前行业内多通过往复轧机来进行轧件前期的轧制处理。在型钢轧制生产线上,一般轧机为三辊设置,在穿梭轧钢时,是由中、上辊与中、下辊交替使用进行轧制的,而且在轧制过程中,钢材还需要进行90
°
的翻转,用于各道次孔型的轧制,这样就需要把轧材准确、及时的送到相应的孔型中,而为了满足中、上辊与中、下辊的交替使用,需要将轧材平稳的抬起和降落,而不产生冲击和碰撞。
[0003]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3664371U)中公开了一种翻钢升降台,实现轧件的升降、旋转和移动。但其需要在辊道端部设置顶升机构作为升降动作的驱动,顶升机构靠近轧机位置,容易与轧机的布置位置产生干涉,不适用于空间较为狭小的厂房;另外,其配重机构与升降辊道之间为滚轮和挡板的接触结构,影响配重机构的摆动范围,从而限制了辊道的升降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自平衡轧件升降台,采用连杆建立输送辊道与配重机构之间的连接,能够增加输送辊道与配重机构之间的间距,提高配重机构的摆动范围以减少对辊道的影响,同时,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连杆的长度,满足不同升降行程的需求。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自平衡轧件升降台,包括输送辊道和配重机构,输送辊道安装于转动支座,配重机构包括配重杆和配重块,配重杆一端连接配重块,另一端转动连接连杆,配重杆转动安装于配重支座形成杠杆结构;连杆远离配重杆的一端铰接于输送辊道,并与转动支座间隔布置。
[0007]进一步地,所述输送辊道包括辊道架和转辊,多个转辊沿输送方向依次间隔布置于辊道架。
[0008]进一步地,所述输送辊道底部连接驱动转轴,转动支座上设有承载驱动转轴的凹槽,输送辊道能够绕驱动转轴轴线转动,以调节输送辊道输送面的俯仰角。
[0009]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转轴连接有驱动件,驱动件能够输出转矩以带动驱动转轴转动。
[0010]进一步地,所述输送辊道底部安装有与转动支座间隔布置的耳板,耳板通过销轴连接连杆一端。
[0011]进一步地,所述耳板设有多个,沿输送辊道底部间隔布置。
[0012]进一步地,所述配重机构位于输送辊道下方,配重块通过配重杆驱动连杆动作,以平衡输送辊道的自重。
[0013]进一步地,所述配重杆连接有旋转轴,旋转轴转动安装于配重支座。
[0014]进一步地,沿配重杆轴线方向上,配重支座与连杆之间的距离小于配重支座与配重块之间的距离。
[0015]进一步地,所述配重支座和转动支座均为箱型结构,配重支座和转动支座上分别设有用于配合地脚螺栓的地脚螺栓孔。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17](1)针对目前轧件升降设备的配重机构活动范围受限的问题,采用连杆建立输送辊道与配重机构之间的连接,能够增加输送辊道与配重机构之间的间距,提高配重机构的摆动范围以减少对辊道的影响,同时,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连杆的长度,满足不同升降行程的需求。
[0018](2)在输送辊道配合转动支座的位置设置驱动轴,以驱动轴作为输送辊道安装于转动支座的支撑轴,也作为动力输入轴,避免在输送辊道其他位置设置顶升结构,减少与其他设备的干涉,方便在厂房内的布置。
[0019](3)配置多个耳板供连杆连接,根据需求调整连杆所连接耳板的位置,使配重杆的活动范围进行调整。
附图说明
[0020]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自平衡轧件升降台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自平衡轧件升降台调整俯仰角后的示意图。
[0023]图中,1

辊道架、2

输送辊道、3

转动架、4

转动支座、5

耳板、6

连杆、7

配重杆、8

配重支座、9

配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实施例1
[0025]本技术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

图2所示,提出了一种自平衡轧件升降台。
[0026]目前的轧件升降设备多配置配重机构,以平衡轧件升降设备本体的重量。若不采用配重机构,在驱动轧件升降设备运行时,驱动电机的负载高、电流大、能耗高;部分轧件升降设备在采用配重机构后,配重机构与辊道之间采用滚轮接触,限制了配重机构的活动范围,影响辊道所能够驱动轧件进行升降的范围。
[0027]基于此,本实施例中给出一种自平衡轧件升降台,配置配重机构,并采用连杆6建立输送辊道2与配重机构之间的连接,能够增加输送辊道2与配重机构之间的间距,提高配重机构的摆动范围以减少对辊道的影响,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连杆6的长度,满足不同升降行程的需求,从而提高自平衡轧件升降台在厂房内布置的适用性。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自平衡轧件升降台进行详细说明。
[0029]参见图1,自平衡轧件升降台主要包括输送辊道2和配重机构,输送辊道2包括多个
转辊,多个转辊间隔布置,能够承载轧件,在转辊转动时,能够驱动轧件移动,实现对轧件的输送;配重机构为杠杆结构,杠杆结构的输出端通过连杆6连接输送辊道2,平衡输送辊道2的重量。
[0030]输送辊道2安装于转动支座4,输送辊道2的顶部形成承载和输送轧件的输送面,在输送辊道2相对于转动支座4转动时,对输送面相对于水平面的俯仰角进行调节,输送面末端的高度发生变化,从而达到对轧件进行升降的作用。
[0031]输送辊道2下部安装于转动支座4,转动支座4两侧对应的输送辊道2的长度不相等,较长一侧的端部朝向轧机,对接轧机的轧制通道,另一侧作为输入端,对接下游的输送设备。
[0032]配重机构包括配重杆7和配重块9,配重杆7一端连接配重块9,另一端转动连接连杆6,配重杆7转动安装于配重支座8形成杠杆结构,通过配重杆7放大配重块9的配重作用,作用于输送辊道2较长一侧的下部。
[0033]连杆6远离配重杆7的一端铰接于输送辊道2,并与转动支座4间隔布置,通过连杆6建立配重机构和输送辊道2之间的连接关系,配重机构输出端施加托举作用承载输送辊道2,平衡输送辊道2自重,降低驱动输送辊道2调整俯仰角所需的驱动力。
[0034]结合图1、图2,输送辊道2包括辊道架1和转辊,辊道架1作为承载结构,多个转辊沿输送方向依次间隔布置于辊道架1,转辊两端通过轴承配合轴承座安装于辊道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平衡轧件升降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辊道和配重机构,输送辊道安装于转动支座,配重机构包括配重杆和配重块,配重杆一端连接配重块,另一端转动连接连杆,配重杆转动安装于配重支座形成杠杆结构;连杆远离配重杆的一端铰接于输送辊道,并与转动支座间隔布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平衡轧件升降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辊道包括辊道架和转辊,多个转辊沿输送方向依次间隔布置于辊道架。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平衡轧件升降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辊道底部连接驱动转轴,转动支座上设有承载驱动转轴的凹槽,输送辊道能够绕驱动转轴轴线转动,以调节输送辊道输送面的俯仰角。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平衡轧件升降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转轴连接有驱动件,驱动件能够输出转矩以带动驱动转轴转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平衡轧件升降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鞠玲杨中伦张召合张正波郑艳玲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市钢宝科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