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蓝莓外表皮蜡质的脂质体保护剂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4641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蓝莓外表皮蜡质的脂质体保护剂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脂质体保护剂包括大豆卵磷脂、胆固醇、三萜类化合物和磷酸缓冲盐溶液;所述三萜类化合物选自熊果酸、齐墩果酸、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蓝莓外表皮蜡质的脂质体保护剂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果贮藏保鲜
,具体涉及一种蓝莓外表皮蜡质的脂质体保护剂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植物蜡质是指覆盖在植物表皮细胞外的,由亲脂性化合物构成的疏水层,一般呈灰白色、绿灰色霜状或无色光滑型,植物的茎、叶、花以及果实等器官和组织的表面均有蜡质覆盖。作为外部环境与植物的界面,植物蜡质具有及其重要的生物学意义。蜡质是由植物分泌到角质层内部和表面,具有阻止体内水分的非气孔性散失,抵抗高温辐射和病虫危害等功能,相当于植物表皮外层的天然保护层。
[0003]蓝莓属于杜鹃花科越橘属,其果实为浆果,近圆形,成熟后呈蓝色或深紫色,果实表面有一层白色蜡质层,色泽美丽、悦目,是其成熟度的标志。蜡质在维持果实品质和抵御微生物侵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蓝莓一般成熟于6~8月,此时正值高温多雨季节,果实采后易受病原菌侵染,采后病害已成为制约蓝莓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灰霉菌在侵染过程中可以分泌胞外酶,降解表皮蜡质,使其更容易侵染果实,导致果实在贮藏期的品质下降,且贮藏周期也会缩短,这直接影响蓝莓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蓝莓外表皮蜡质的脂质体保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质体保护剂包括大豆卵磷脂、胆固醇、三萜类化合物和磷酸缓冲盐溶液;所述三萜类化合物选自熊果酸、齐墩果酸、β

香树脂醇和羽扇豆醇中的至少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质体保护剂,其特征在于,大豆卵磷脂、胆固醇和三萜类化合物的质量比为9:1:(0.5~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脂质体保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萜类化合物选自熊果酸、齐墩果酸、β

香树脂醇和羽扇豆醇的混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脂质体保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中熊果酸、齐墩果酸、β

香树脂醇和羽扇豆醇的质量比为(4~7):(1~2):1:1。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脂质体保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质体保护剂中的三萜类化合物的质量体积浓度为(0.5~2)g/100mL。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脂质体保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质体保护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郜海燕刘瑞玲陈杭君吴伟杰牛犇房祥军穆宏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