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抗电磁辐射和屏蔽功能的鼠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4290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9: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抗电磁辐射和屏蔽功能的鼠标,采用静电纺丝和分步热处理相结合的技术方式处理鼠标的壳体(上盖及下盖)表面,在壳体表面形成具有多孔钴酸镍纳米纤维结构的屏蔽层,无需占用任何空间,无需单独开模的成本,满足更多应用场合需求。并且通过静电纺丝和分步热处理相结合的技术可以精准调控钴酸镍纳米纤维结构,使其具备良好的抗辐射和屏蔽功能,可不受鼠标的壳体尺寸的限制,可大规模批量性进行生产。可应用在工作环境相对恶劣的场合,例如对于抗辐射能力和屏蔽效果具有较高标准的PC(即个人电脑,包括台式电脑、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智能电视等应用领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价值。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价值。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抗电磁辐射和屏蔽功能的鼠标


[0001]本技术涉及鼠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抗电磁辐射和屏蔽功能的鼠标。

技术介绍

[0002]电磁污染已被公认为排在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音污染之后的第四大公害,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将电磁辐射列入必须控制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据国外资料显示,电磁辐射已成为当今危害人类健康的致病源之一。
[0003]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现在计算机已经渗透应用到各行各业,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在人们的工作、学习或生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电子化程度越高,电子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地产生电磁污染;计算机系统泄露的电磁信号,还可通过高技术手段来复原和获取情报,使它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窃密途径。如何有效减少电磁辐射,防止电磁干扰,也成为研究和关注的重要内容,相应的各种电磁防护技术也得到了发展。
[0004]现有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电磁防护的产品中,最大的缺陷是没有对置于屏蔽体外的设备例如鼠标实施电磁防护,鼠标是最常用也是最主要的输入设备,通过鼠标可以对计算机的显示屏上的游标进行定位,并通过按键(一般包括左、右点击键)和滚轮对游标所经过位置的屏幕元素进行操作,从而达到向计算机发出命令、输入数据等目的。使用时,鼠标与人手直接接触,其中的电磁污染也较为严重,同时由鼠标辐射出去的电磁信息也容易被捕获,会发生信息泄露,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抗电磁辐射和屏蔽功能的鼠标,具备良好的抗辐射和屏蔽功能,满足更多应用场合需求。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抗电磁辐射和屏蔽功能的鼠标,包括相对设置的上盖与下盖、以及设于上盖及下盖之间的本体;所述上盖及下盖的表面设有屏蔽层,所述屏蔽层具有多孔钴酸镍纳米纤维结构,该多孔钴酸镍纳米纤维结构经过双重模板方法处理,兼备电磁吸收和绿色屏蔽功能。
[0007]通过静电纺丝和分步热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在鼠标的上盖及下盖上分别得到具有多孔钴酸镍纳米纤维结构的屏蔽层。
[0008]所述屏蔽层位于上盖的上表面及下盖的下表面。
[0009]所述屏蔽层位于上盖的下表面及下盖的上表面。
[0010]所述屏蔽层的厚度小于等于100μm,所述钴酸镍纳米纤维结构的粒径小于等于7μm。
[0011]所述屏蔽层的体积电阻率小于等于0.01Ω
·
cm。
[0012]所述屏蔽层的电磁屏蔽效能大于等于40dB。
[0013]所述上盖及下盖的材料为ABS塑料。
[0014]所述具有抗电磁辐射和屏蔽功能的鼠标为光学鼠标、有线鼠标或游戏鼠标。
[0015]所述具有抗电磁辐射和屏蔽功能的鼠标用于操控台式电脑、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或智能电视。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抗电磁辐射和屏蔽功能的鼠标,采用静电纺丝和分步热处理相结合的技术方式处理鼠标的壳体(上盖及下盖)表面,在壳体表面形成具有多孔钴酸镍纳米纤维结构的屏蔽层,无需占用任何空间,无需单独开模的成本,满足更多应用场合需求。并且通过静电纺丝和分步热处理相结合的技术可以精准调控钴酸镍纳米纤维结构,使其具备良好的抗辐射和屏蔽功能,可不受鼠标的壳体尺寸的限制,可大规模批量性进行生产。可应用在工作环境相对恶劣的场合,例如对于抗辐射能力和屏蔽效果具有较高标准的PC(即个人电脑,包括台式电脑、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智能电视等应用领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价值。
附图说明
[0017]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以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
[0018]附图中,
[0019]图1为本技术的具有抗电磁辐射和屏蔽功能的鼠标的立体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具有抗电磁辐射和屏蔽功能的鼠标的立体分解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上盖的局部剖视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下盖的局部剖视图;
[0023]图5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上盖的局部剖视图;
[0024]图6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下盖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0026]请参阅图1及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抗电磁辐射和屏蔽功能的鼠标,包括相对设置的上盖21与下盖22、以及设于上盖21及下盖22之间的本体23。所述上盖21及下盖22的表面设有屏蔽层4,所述屏蔽层4具有多孔钴酸镍纳米纤维结构,该多孔钴酸镍纳米纤维结构经过双重模板方法处理,兼备电磁吸收和绿色屏蔽功能。
[0027]双重模板方法处理多孔钴酸镍纳米纤维结构的原理为:
[0028]通过静电纺丝和分步热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在鼠标的上盖21及下盖22上分别得到具有多孔钴酸镍纳米纤维结构的屏蔽层4,而两者相结合的工艺可精准控制钴酸镍纳米纤维生长:静电纺丝制备含镍钴离子的PAN前驱体纤维,碳化前驱体形成Ni

Co@C纤维,氧化Ni

Co@C纤维形成钴酸镍纳米纤维。
[0029]利用双重模板对多孔钴酸镍纳米纤维微结构的调控机制:Ni

Co@C纤维中碳和Ni

Co颗粒可作为双重模板,支撑多孔钴酸镍颗粒组装成纳米纤维,温度和Ni

Co颗粒表面形态对钴酸镍纳米纤维最终形貌有很大影响。温度过高时,碳纤维过细,难以维持后续氧化过程。Ni

Co颗粒表面存在孔隙时,氧能从空隙渗入,形成多腔钴酸镍颗粒。
[0030]碳化温度对钴酸镍纤维的生长有重要调控作用:碳化温度为700℃时,钴酸镍纤维结构坍塌。碳化温度为500℃和600℃时,钴酸镍颗粒能够组装成纳米纤维N1和N2。随负载量增加,N1复合材料的电磁吸收性能先增加后降低,而N2单调降低。这是由于负载量增加,电导网络建立逐渐完善,电导率增加,导致阻抗逐渐失配、反射增加。
[0031]同时多孔钴酸镍纳米纤维也具有有效的屏蔽性能:随复合材料电导率升高,屏蔽性能逐渐增强。并且,屏蔽性能主要来源于吸收的贡献(SEA)。90wt%N2电导率最大,能够同时获得13.4dB的屏蔽性能和

10.5dB的吸收性能。绿色屏蔽指数(gs)是评估材料环境友好性的一项指标,对于钴酸镍复合多孔材料,所有样品的gs都大于1,证明材料的二次反射污染相对较小,显示出绿色屏蔽性能。
[0032]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及图4所示,所述屏蔽层4位于上盖21的上表面及下盖22的下表面。
[0033]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5及图6所示,所述屏蔽层4位于上盖21的下表面及下盖22的上表面。
[0034]具体地,所述屏蔽层4的厚度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抗电磁辐射和屏蔽功能的鼠标,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上盖(21)与下盖(22)、以及设于上盖(21)及下盖(22)之间的本体(23);所述上盖(21)及下盖(22)的表面设有屏蔽层(4),所述屏蔽层(4)具有多孔钴酸镍纳米纤维结构,该多孔钴酸镍纳米纤维结构经过双重模板方法处理,兼备电磁吸收和绿色屏蔽功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电磁辐射和屏蔽功能的鼠标,其特征在于,通过静电纺丝和分步热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在鼠标的上盖(21)及下盖(22)上分别得到具有多孔钴酸镍纳米纤维结构的屏蔽层(4)。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电磁辐射和屏蔽功能的鼠标,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卫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优彩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