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4211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机,包括电机壳、固定设置于所述电机壳内的定子以及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电机壳内的转子,所述电机壳包括相互连接的壳体和端盖,所述壳体为筒状结构,具有至少一开口端,所述端盖设于所述壳体的至少一开口端,所述转子的转轴与所述端盖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端盖具有第一接合部,所述壳体的所述至少一开口端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第二接合部,所述第一接合部和第二接合部相叠,所述第一接合部和所述第二接合部其中之一形成若干凹槽、其中之另一形成若干凸起,每一所述凸起置于一相应的所述凹槽内并且在径向上与所述凹槽过渡配合,实现两者在径向上的相对定位,装配后由所述转子以及定子的同心度好。由所述转子以及定子的同心度好。由所述转子以及定子的同心度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


[0001]本技术涉及电气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机。

技术介绍

[0002]电机作为电能和机械能的转换装置,广泛地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如应用于汽车、冰箱、空调、风扇等。通常,电机由电机壳、固定在电机壳内的定子以及可相对定子转动的转子构成,通电时定子磁场和转子磁场相互作用而使得转子持续旋转,驱动负载。
[0003]电机壳通常包括壳体、盖体和连接器。连接器包括环形的绝缘基座,所述绝缘基座具有导电端子,用于直接或者间接连接电机内部的线圈。连接器的绝缘基座固定于壳体的开口端,盖体固定在所述绝缘基座上。所述壳体和盖体的中央分别设有轴承,用于支撑转子的转轴。但是,所述壳体和所述盖体在径向上通过所述环形的绝缘基座定位,导致定转子的同心度差,在运转时产生包括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噪声、振动、不平顺性)在内的一系列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提供一种定转子同心度好、运转平稳的电机。
[0005]一种电机,包括电机壳、固定设置于所述电机壳内的定子以及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电机壳内的转子,所述电机壳包括相互连接的壳体和端盖,所述壳体为筒状结构,具有至少一开口端,所述端盖设于所述壳体的至少一开口端,所述转子的转轴与所述端盖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端盖具有第一接合部,所述壳体的所述至少一开口端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第二接合部,所述第一接合部和第二接合部相叠,所述第一接合部和所述第二接合部其中之一形成若干凹槽、其中之另一形成若干凸起,每一所述凸起置于一相应的所述凹槽内并且在径向上与所述凹槽过渡配合。
[0006]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电机在壳体和端盖的接合部上分别形成凸起、凹槽,通过凸起和凹槽在径向上的过渡配合实现两者在径向上的相对定位,装配后壳体和端盖具有较好的同心度,进而使得定子和转子具有较好的同心度,减少NVH问题的产生。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技术电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2为图1所示电机的俯视图。
[0009]图3为图2沿III

III线的剖视图。
[0010]图4为图1所示电机的爆炸图。
[0011]图5为图2中圈V的放大图。
[0012]图6为图2中圈VI的放大图。
[0013]附图标号说明:
[0014]电机100;
[0015]电机壳20,壳体21,端盖23,第一轴承25,第二轴承27;
[0016]第一接合部230,第一凸耳232,第一连接孔234,凹槽231,槽口239,定位部236,盖板237,侧壁238;
[0017]第二接合部210,第二凸耳212,第二连接孔214,凸起216,凹陷218,扣钩219;
[0018]定子40,定子铁芯41,线圈43;
[0019]转子60,转轴61,转子铁芯63,永磁体65,驱动端67;
[0020]连接器80,连接器壳体82,绝缘基座84,导电端子86,限位部88。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示例性地给出了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以使得本技术所公开的技术方案的理解更为准确、透彻。但是,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以下所描述的实施例。
[0022]本文中,将沿着电机的中心轴线延伸的方向或与其平行或者大致平行的方向称为“轴向”;将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半径方向称为“径向”,将靠近中心轴线的方向称为“径向内侧”,将远离中心轴线的方向称为“径向外侧”,将围绕中心轴线的方向称为“周向”。
[0023]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机,图1

4所示为本技术电机的一具体实施例,所示电机100包括电机壳20以及设置于电机壳20内的定子40和转子60。电机100优选但并不限于无刷直流电机。下面以无刷直流电机为例进行说明。
[0024]电机壳20由金属材料,优选钢或者铁制成。如图4所示,电机壳20包括相互连接的壳体21和端盖23,其中壳体21为筒状结构,优选为圆筒状结构,具有至少一开口端,端盖23设置于壳体21的所述至少一开口端,共同形成安装定子40和转子60的收容空间。图示实施例中,定子40固定于壳体21的内壁,转子60可转动地设置于定子40内,整体上构成内转子电机。
[0025]定子40包括定子铁芯41以及绕设于定子铁芯41上的线圈43。定子铁芯41在周向上包括间隔设置的若干定子齿,相邻的定子齿之间形成绕设线圈43的齿槽。线圈43优选地采用三相(U、V、W)线圈,每相线圈可以由多个线圈相互并联或者相互串联构成。
[0026]转子60为永磁转子,包括转轴61、套设于转轴61上的转子铁芯63以及若干永磁体65(参见图3)。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子为表贴式转子,所述若干永磁体65间隔设置于所述转子铁芯63的外周面上,每一永磁体65大致沿转子的切线方向和轴向延伸。可以理解,所述转子60并不限于表贴式转子,例如其也可以是内嵌式转子,此时若干永磁体65沿圆周方向间隔分布于所述转子铁芯63的内部,每一永磁体65沿转子60的径向和轴向延伸。
[0027]图示实施例中,电机壳20的端盖23形成有第一轴承座,第一轴承座内设置有第一轴承25,第一轴承25优选地为滚珠轴承;壳体21的底部形成有第二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内设置有第二轴承27,第二轴承27优选地为滚珠轴承。第一轴承25、第二轴承27分别与转轴61的两端相插接,提供支撑而使得转子60的转动更为平稳。图示中,转轴61的一端作为驱动端67穿过端盖23向外伸出,驱动端67优选地为小齿轮结构或连接有小齿轮,用于连接外部负载。
[0028]端盖23形成有第一接合部230。较佳的,第一接合部230的边缘沿径向向外突出形成若干第一凸耳232,第一凸耳232沿端盖23的周向间隔分布。壳体21的开口端的边缘沿径
向向外延伸形成第二接合部210。较佳的,第二接合部210的边缘沿径向向外突出形成若干第二凸耳212,第二凸耳212的数量、位置与第一凸耳232相对应。第一凸耳232中形成第一连接孔234,第二凸耳212中形成第二连接孔214,第一连接孔234、第二连接孔214可以是圆孔、螺孔等,用于通过固定件将电机安装到特定的位置。
[0029]较佳的,端盖23大致为具有一开口端的筒状结构,优选为圆筒状结构,所述筒状结构可为直径不变的单一筒状结构或者直径不同的若干筒状结构的结合。第一接合部230自端盖23的开口端的边缘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
[0030]请同时参阅图5和图6,端盖23的第一接合部230形成若干凹槽231,壳体21的第二接合部210对应形成若干凸起216。所述若干凹槽231是指凹槽231的数量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所述若干凸起216是指凸起216的数量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在端盖23和壳体21的装配的过程中,第一接合部230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包括电机壳、固定设置于所述电机壳内的定子以及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电机壳内的转子,所述电机壳包括相互连接的壳体和端盖,所述壳体为筒状结构,具有至少一开口端,所述端盖设于所述壳体的至少一开口端,所述转子的转轴与所述端盖可转动地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具有第一接合部,所述壳体的所述至少一开口端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第二接合部,所述第一接合部和第二接合部相叠,所述第一接合部和所述第二接合部其中之一形成若干凹槽、其中之另一形成若干凸起,每一所述凸起置于一相应的所述凹槽内并且在径向上与所述凹槽过渡配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和所述凹槽在周向上间隙配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凸起和所述若干凹槽形成于所述第一接合部或者所述第二接合部的径向外侧边缘,所述第一接合部或所述第二接合部上对应凸起的位置形成有凹陷。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为具有一开口端的筒状结构,所述筒状结构为直径不变的单一筒状结构或者直径不同的若干筒状结构的结合,所述第一接合部自所述端盖的开口端的边缘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进一步包括一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位于所述电机壳外的连接器壳体、位于所述电机壳内的绝缘基座和若干由所述绝缘基座固定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霖李春鹏黄旭蒙德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德昌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