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氟装置、间歇化运作和连续化运作的溶锂驱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3968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驱氟装置,包括驱氟槽,所述驱氟槽内设有用于向所述驱氟槽内液体中吹入空气的曝气组件,所述驱氟槽的顶部设有排气口,所述驱氟槽上还设有驱氟进液管、用于加热保温所述驱氟槽内液体的驱氟加热组件以及用于带动所述驱氟槽内液体的流动的驱氟搅拌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间歇化运作的溶锂驱氟装置和连续化运作的溶锂驱氟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驱氟装置通过曝气组件吹入空气,通过驱氟加热组件控制液体温度,再通过搅拌组件的搅动,可以实现溶液中氟离子的驱除,可以实现含锂溶液中氟离子的大规模去除,驱氟效果好。驱氟效果好。驱氟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驱氟装置、间歇化运作和连续化运作的溶锂驱氟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含锂废渣回收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驱氟装置以及溶锂驱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含锂氟化渣指的是含锂含氟的废渣,主要来自电池料湿法处理线上氟化钠除钙镁、电解铝过程中添加氟化锂所产生的废渣等,其主要成份为氟化锂或氟锂化合物。
[0003]对含锂氟化渣的处理方式通常可采用加水调浆,再向浆液中加入酸处理以溶出锂得到含锂溶液,同时,酸溶过程会产生易溶于水的氟化氢(如参见公开专利CN109264749A),留存于含锂溶液中的氟离子会对最终含锂产品的纯度等产生一定的影响。现有技术中对留存于含锂溶液中的氟离子并没有进行过多的关注,因此,针对含锂氟化渣的酸溶处理过程,研究开发一种溶锂驱氟装置以减少含锂溶液中的氟离子少,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驱氟效果高的驱氟装置以及可用于含锂氟化渣的、间歇化运作的溶锂驱氟装置以及可用于含锂氟化渣的、连续化运作的溶锂驱氟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氟槽(203),所述驱氟槽(203)内设有用于向所述驱氟槽(203)内液体中吹入空气的曝气组件,所述驱氟槽(203)的顶部设有排气口(221),所述驱氟槽(203)上还设有驱氟进液管(232)、用于加热保温所述驱氟槽(203)内液体的驱氟加热组件以及用于带动所述驱氟槽(203)内液体的流动的驱氟搅拌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组件为沿所述驱氟槽(203)内壁设置的压缩空气盘管(225),所述压缩空气盘管(225)上均匀开设有多个曝气孔(233),所述压缩空气盘管(225)上连接有压缩空气进气管(23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氟加热组件为设于所述驱氟槽(203)外壁的加热夹套(223),所述加热夹套(223)上连接有蒸汽管;所述驱氟搅拌组件包括驱氟搅拌电机(222)以及伸入所述驱氟槽(203)内的驱氟搅拌桨(22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氟槽(203)的底部设有驱氟排液管(226),所述驱氟槽(203)上设有驱氟补酸管(229),所述驱氟槽(203)的内侧壁上均匀设有多块挡流板(224)。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驱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氟进液管(232)设于所述驱氟槽(203)的底部,所述驱氟槽(203)上方侧壁上设有驱氟溢流口(228),所述驱氟槽(203)串联设有多个,相邻所述驱氟槽(203)之间通过驱氟引流管(231)连接,所述驱氟引流管(231)的一端连接前一驱氟槽(203)的驱氟溢流口(228),另一端连接后一驱氟槽(203)的驱氟进液管(232)。6.一种间歇化运作的溶锂驱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溶锂槽(201)、过滤装置(235)以及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驱氟装置,所述溶锂槽(201)上设有用于加热保温所述溶锂槽(201)内液体的溶锂加热组件以及用于带动所述溶锂槽(201)内液体的流动的溶锂搅拌组件,所述溶锂槽(201)上方设有含锂浆液进料管(205)和酸液进料管(207),所述溶锂槽(201)底部设有溶锂排液管(211),所述溶锂槽(201)通过溶锂排液管(211)与过滤装置(235)的入口连接,所述过滤装置(235)的滤液出口与所述驱氟槽(203)的驱氟进液管(232)相连。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间歇化运作的溶锂驱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溶锂槽(201)内通过一支撑架(210)固设有整流筒(208),所述整流筒(208)为一圆形筒体,所述整流筒(208)底部距离所述溶锂槽(201)底部的距离为300

500mm,所述整流筒(208)的高度为所述溶锂槽(201)内腔高度的40

50%;所述溶锂槽(201)的底部设有用于避免渣堆积的异形槽底组件(212),所述异形槽底组件(212)包括一向下凹陷的第一槽底(2121)和一向上凸起的第二槽底(2122),所述第二槽底(2122)位于所述溶锂槽(201)的底部中心,所述第一槽底(2121)位于所述第二槽底(2122)和所述溶锂槽(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灿张家顺李青峰万承平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五创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