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玻璃平面外观结构的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3838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侧入式背光模组技术领域,为了解决背光模组较厚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玻璃平面外观结构的显示装置,玻璃背板的后侧设置有底部转接固定板,转接固定板上设置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上设置有引线口,显示装置的底部设置有下边框,显示装置的顶部设置有上边框,固定支架与上边框、下边框之间分别设置有玻璃盖板。改为玻璃盖板贴合上下两边框,再将玻璃背板、反射片、玻璃导光板和液晶玻璃安装,从而实现外玻璃外观的全平面玻璃模组的设计。改变中框的结构,使液晶面板与膜片之间的间距更小,玻璃导光板比现有的塑胶导光板更薄,整体上缩小了背光模组的厚度,使得整机结构超薄,成本低且外观精美。成本低且外观精美。成本低且外观精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玻璃平面外观结构的显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侧入式背光模组
,尤其涉及一种全玻璃平面外观结构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显示器和电视机等显示设备,采用侧入式背光或直下式背光,侧入式背光是指将灯珠排列在显示设备的四周,常见的形式是显示设备两侧或者显示设备底部。而直下式背光则是将灯珠排列在显示设备背部,所以直下式背光的显示设备通常是比侧入式的更厚,追求显示效果及使用性能的同时也不断提高对产品造型的追求,外观精美,低成本,方便维修已成为不断探索不断研究的课题之一,为了最求纤薄美观设计,常采用侧入式背光。
[0003]侧入式LED背光模组的结构包括LED光源和导光板,导光板将线光源转变为面光源,LED光源设置在导光板的侧面,导光板的底面上形成网点。LED封装发出的光耦合进入导光板,通过反射片和网点的反射和散射,向显示面板方向传播。
[0004]如图1所示,现有的背光模组都是一套背板作为主体结构,背光材料只能从机器内部层叠组装,且整体强度较软。常用塑胶导光板4和金属背板7,塑胶导光板4导光率低,加大灯条5的发光强度才能达到需要的亮度,造成成本较高,且在温度过高时容易产生形变。塑胶导光板4本身厚度大,且塑胶导光板4与液晶面板1之间设有一支撑液晶面板1的塑胶中框8,两者之间有较大距离,导致现有的背光模组较厚,既不利于控制成本,又不利于美观。
[0005]在背光模组的顶部,结构件较多,包括金属背板、固定结构件、发光灯管、反射片、导光板、膜片系列、中框、液晶面板和前框(面框)的结构,导致背光模组较厚。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玻璃平面外观结构的显示装置,针对现有技术缺失,解决背光模组较厚的技术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全玻璃平面外观结构的显示装置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全玻璃平面外观结构的显示装置,包括玻璃导光板和设置在玻璃导光板后侧的玻璃背板,玻璃导光板与玻璃背板之间贴合有反射片,玻璃导光板的前侧贴合有膜片,膜片的前侧贴合有液晶面板;玻璃导光板的底端设置有灯条,灯条的外侧包裹有散热器,玻璃背板的后侧设置有底部转接固定板,转接固定板上设置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上设置有引线口,显示装置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显示装置的下边框,显示装置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显示装置的上边框,固定支架与上边框、下边框之间分别设置有玻璃盖板。相比现有背光模组,改变了中框的结构,使液晶面板与膜片之间的间距更小,玻璃导光板比现有的塑胶导光板更薄,整体上缩小了背光模组的厚度,使得整机结构超薄,达到窄边效果,低成本,外观精美;使用玻璃盖板和玻璃背板作为背板主体结构,其中玻璃盖板天侧和左右侧贴合型材
边框作为边框,形成腔体,往内贴合玻璃背板、反射片、玻璃导光板,再盖膜片和液晶面板,后组装散热铝型材和灯条,实现主体是四片玻璃的超薄,成本低,且外观精美,可组装成TV和显示器等显示产品。
[0009]进一步地,散热器的后侧向上延伸并包裹玻璃背板的下部,散热器的前侧向上延伸并包裹玻璃导光板的下部,散热器与液晶面板之间设置有垫块。
[0010]进一步地,下边框的截面呈F形,液晶面板的下端、散热器设置在下边框的槽体内,玻璃盖板的下部贴合于下边框的外侧壁。
[0011]进一步地,上边框的截面呈T形,包括横壁和竖壁,玻璃盖板的上部前侧面通过胶体贴合于竖壁的后侧面,玻璃背板的上部后侧面通过胶体贴合于竖壁的前侧面,玻璃导光板的上部后侧面贴合于反射片,液晶面板的上部后侧面和玻璃导光板的上部前侧面之间贴合有双面泡棉胶。
[0012]优选地,胶体为PUR胶。
[00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全玻璃平面外观结构的显示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0014]现有设计中显示装置由金属背板、固定结构件、灯条、反射片、塑胶导光板、膜片、中框、液晶玻璃和前框(面框)构成,改为玻璃盖板贴合上下两边框,再将玻璃背板、反射片、玻璃导光板和液晶玻璃安装,从而实现外玻璃外观的全平面玻璃模组的设计。
[0015]另外,在背光模组的底部,相比现有背光模组,改变了中框的结构,使液晶面板与膜片之间的间距更小,玻璃导光板比现有的塑胶导光板更薄,整体上缩小了背光模组的厚度,使得整机结构超薄,成本低且外观精美。从而实现超薄和低成本,同时易于自动化生产,改变现有的背光方式,无需使用螺丝和卡扣设计,既省材省工序。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现有技术背光模组剖面结构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全玻璃平面外观结构的显示装置剖面结构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针对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针对图2中B处的放大图;
[0020]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针对图2中C处的放大图。
[0021]图中:1、液晶面板;2、前框;21、下边框;3、膜片;4、塑胶导光板;41、玻璃导光板;5、灯条;6、反射片;7、金属背板;71、玻璃背板;8、中框;81、散热器;9、玻璃盖板;10、上边框;11、双面泡棉胶;12、胶体;13、垫块;15、转接固定板;16、固定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3]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全玻璃平面外观结构的显示装置,包括玻璃导光板41和设置在玻璃导光板41后侧的玻璃背板71,玻璃导光板41与玻璃背板71之间贴合有反射片6,玻璃导光板41的前侧贴合有膜片3,膜片3的前侧贴合有液晶面板1;玻璃导光板41的底端设置有灯条5,灯条5的外侧包裹有散热器81,玻璃背板71的后侧设置有底部转
接固定板15,转接固定板15上设置有固定支架16,固定支架16上设置有引线口,显示装置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显示装置的下边框21,显示装置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显示装置的上边框10,固定支架16与上边框10、下边框21之间分别设置有玻璃盖板9。
[0024]现有设计中显示装置由金属背板7、固定结构件、灯条5、反射片6、塑胶导光板4、膜片3、中框8、液晶玻璃和前框2(面框)构成,改为玻璃盖板9贴合上下两边框,再将玻璃背板71、反射片6、玻璃导光板41和液晶玻璃安装,从而实现外玻璃外观的全平面玻璃模组的设计。
[0025]另外,在背光模组的底部,相比现有背光模组,改变了中框8的结构,使液晶面板1与膜片3之间的间距更小,玻璃导光板41比现有的塑胶导光板4更薄,整体上缩小了背光模组的厚度,使得整机结构超薄,成本低且外观精美。从而实现超薄和低成本,同时易于自动化生产,改变现有的背光方式,无需使用螺丝和卡扣设计,既省材省工序。
[0026]参阅图5,在一实施方式中,散热器81的后侧向上延伸并包裹玻璃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玻璃平面外观结构的显示装置,包括玻璃导光板(41)和设置在玻璃导光板(41)后侧的玻璃背板(71),所述玻璃导光板(41)与玻璃背板(71)之间贴合有反射片(6),所述玻璃导光板(41)的前侧贴合有膜片(3),所述膜片(3)的前侧贴合有液晶面板(1);所述玻璃导光板(41)的底端设置有灯条(5),所述灯条(5)的外侧包裹有散热器(81),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背板(71)的后侧设置有底部转接固定板(15),所述转接固定板(15)上设置有固定支架(16),所述固定支架(16)上设置有引线口,所述显示装置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显示装置的下边框(21),所述显示装置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显示装置的上边框(10),所述固定支架(16)与上边框(10)、下边框(21)之间分别设置有玻璃盖板(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玻璃平面外观结构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81)的后侧向上延伸并包裹玻璃背板(71)的下部,所述散热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朝新肖葵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超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