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寄生蜂的基因沉默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2319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过针刺破蛹、壳内点滴的纳米点滴法对体型微小的内寄生蜂进行基因沉默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巧妙地借助昆虫即将羽化前的保护罩—蛹壳,通过刺破蛹壳滴入dsRNA,再借助纳米材料渗透进入虫体,从而为一类体型微小、内部寄生、无法有效注射的昆虫提供了一种基因干扰方法,也供其他昆虫开展相关技术研究提供新的方式。技术研究提供新的方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2020, 65:293

311),通常难以实现。浸泡法是将试验材料直接浸泡在候选基因的dsRNA溶液中而引起RNAi的方法,这种方法也称为细胞外RNAi,显然绝昆虫并不适合浸泡法的操作。饲喂法通常将dsRNA与昆虫饲料混合,通过昆虫的主动取食消化吸收来实现RNA干扰的目的,采用饲喂法进行昆虫的RNA干扰,具有省力、省时和易于操作等优点(Tian et al., Transgenic cotton plants expressing double

stranded RNAs target HMG

CoA reductase(HMGR) gene inhibits the growth,development and survival of cotton bollworms.Int. J. Biol. Sci., 2015,11(11):1296

1305),且对于个体比较小的昆虫不易对其造成机械损伤而提高存活率(Yang et al., MAPK

directed activation of the whitefly transcription factor CREB leads to P450

mediated imidacloprid resistance. PNAS,2020, 117(19):10246

10253),也更利于后续的实验开展。然而很明显,对于特定昆虫而言,饲喂法也存在其不易克服的缺点,第一,昆虫个体如果未取食,则不能实现其RNA干扰的目的;第二,每头昆虫根据自己的饥饿程度和取食需要进行饲料摄取,因此取食进去的dsRNA量不一致,会导致个体间干扰效率的巨大差异。
[0005]丽蚜小蜂Encarsia formosa属膜翅目(Hymenoptera)蚜小蜂科(Aphelinidae),是一种专性寄生粉虱类害虫的内寄生蜂,雌蜂会把卵产在粉虱若虫体内,孵化后以若虫为食,最终导致若虫死亡。国内外广泛将丽蚜小蜂应用于保护地蔬菜、花卉等作物的粉虱类害虫防控上并取得优良防效,成为全球生物防治的典范(Liu et al., Whitefly parasitoids: distribution, life history, bionomics, and utilization. Annu. Rev. Entomol., 2015, 60: 273

292 ;王玉波等,丽蚜小蜂及配套措施联合控制技术对温室粉虱的防治效果.河北农业科学, 2015,19(2):36

40, 55)。为了研究丽蚜小蜂搜寻和寄主定位的嗅觉相关基因、毒液蛋白、免疫基因等相关基因的功能,有必要采用RNAi技术开展相关研究,但丽蚜小蜂成虫体型微小、善飞、无法固定,其卵期和幼虫期均在寄主粉虱的若虫体内生活,这些都不利于开展其RNAi技术的实施。有研究采用饲喂法进行昆虫的RNA干扰,但由于取食的不确定性常常导致干扰结果的不稳定。而且,截至目前,尚未有关于丽蚜小蜂RNAi技术方面的较为成熟的研究报道。毋容置疑,这与丽蚜小蜂体型微小(成虫体长约0.5 mm)、体壁脆弱、寄主体内寄生、不易采用显微注射等特性密切相关,这也极大阻碍了该寄生蜂功能基因的深入研究。因此,研究建立一套适合于内寄生蜂的、可简便操作的、较为稳定的RNA干扰技术和方法,对于研究害虫关键基因的功能极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针对内寄蜂策小个体的特点,建立了一套适合于内寄生蜂的、可简便操作的、较为稳定的RNA干扰技术和方法,对于研究害虫关键基因的功能极具重要意义。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对内寄生蜂进行基因沉默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点滴液:根据靶标基因的序列设计和合成dsRNA,使用纳米材料溶液对靶标基因的dsRNA进行稀释至终浓度得到dsRNA混合液;(2)挑选蜂蛹:先体式显微镜下检查内寄生蜂的蛹,挑选生理状态一致的丽蚜小蜂蛹;(3)制备针管:将毛细玻璃针管的针头制成10

20度的倾斜角;(4)吸取点滴液:向毛细玻璃针管内注入dsRNA混合液;
Inhibitor0.5 μL,T7 RNA Polymerase2 μL,并用无RNAase的水补足至总体积20 μL。在37
°
C孵育30 min,室温放置10 min,缓慢冷却形成dsRNA;随后加入 RNase

Free DNase I于37
°
C孵育、离心、漂洗等过程,合成dsOBP26和dsEGFP,使用前采用Nanodrop测定浓度。
[0027]采用纳米点滴法进行丽蚜小蜂的RNAi试验。采用的试虫为预计在24

48 h内即将羽化的丽蚜小蜂蛹,点滴液由纳米材料(Star polycation,SPC)(Shen et al., 2021)和dsRNA混合而成。将供试丽蚜小蜂分成两组,处理组点滴dsRNA溶液,对照组点滴dsEGFP溶液;每处理组设置三次重复,每重复处理丽蚜小蜂150

200头。
[0028]使用SZX10显微镜(Olympus, Japan)与InjectMan 4显微注射仪(Eppendorf, Hamburg, Germany)配合进行干扰试验的操作,显微注射仪压强设置为150 hPa,注射时间和防回吸压强分别设置为0.5 s和5 hPa。具体操作过程如下(图1)。
[0029](1)制备点滴液:根据靶标基因的序列设计和合成dsRNA,使用纳米材料(Star polycation,SPC)(Yan et al., Chronic exposure to the star polycation (SPc) nanocarrier in the larval stage adversely impairs life history traits in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 2022,20(1):515)溶液对靶标基因的dsRNA进行稀释,分别配制500 ng/mL、1000 ng/mL的终浓度。
[0030](2)挑选蜂蛹:先体式显微镜下检查丽蚜小蜂的蛹,挑选生理状态一致的丽蚜小蜂蛹,并将干瘪的、空壳的、畸形的、未被寄生的等非正常蛹壳以及背部朝下和体姿不正常的蛹壳,使用解剖针小心去除。
[0031](3)拉制针管:毛细玻璃管采用 P

97 micropipette拉针仪(Sutter Instrument, Novato, CA, USA)进行拉制获得,并使用EG

401 microgrinder (Narishige, Tokyo, Japan)磨针器进行针头处理,使其针头有15度左右的倾斜角。
[0032](4)吸取点滴液:采用10 ml艾本德Micr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内寄生蜂进行基因沉默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点滴液:根据靶标基因的序列设计和合成dsRNA,使用纳米材料溶液对靶标基因的dsRNA进行稀释至终浓度得到dsRNA混合液;(2)挑选蜂蛹:先体式显微镜下检查内寄生蜂的蛹,挑选生理状态一致的丽蚜小蜂蛹;(3)制备针管:将毛细玻璃针管的针头制成10

20度的倾斜角;(4)吸取点滴液:向毛细玻璃针管内注入dsRNA混合液;(5)针头破蛹:采用毛细玻璃针管的针头将即将羽化的丽蚜小蜂适龄蛹壳挑破;(6)点滴蜂蛹:注射仪从用毛细玻璃针头挑破的蛹壳小孔处滴入dsRNA混合液;(7)恒温培养:将内寄生蜂蛹放入培养箱中进行培养至羽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2)中将干瘪的、空壳的、畸形的、未被寄生的等非正常蛹壳以及背部朝下和体姿不正常的蛹壳,使用解剖针小心去除。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3)中毛细玻璃管采用 P

97 micropipette拉针仪进行拉制获得,并使用EG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少丽王克张友军郭兆将吴青君谢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