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生命安全报警防护系统及其应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72284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电子设备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车载生命安全报警防护系统及其应用。该车载生命安全报警防护系统,包括安装在车辆内部、连接电源的主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系统包括单片机,单片机分别与二氧化碳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GPS定位器、声光报警器、通信装置和连接交互按钮的提示灯连接,同时单片机通过CAN总线与车辆自身的鸣笛装置、窗控装置、灯控装置、发动机控制装置、空调装置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车内环境进行检测可及时保证车内环境稳定,有效保证了车内生命体的安全系数,对车辆状态进行记录,系统合理性高。系统合理性高。系统合理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生命安全报警防护系统及其应用
[0001](一)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电子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载生命安全报警防护系统及其应用。
[0002](二)
技术介绍
近年来频繁出现儿童被遗忘在汽车内致死的事故,国内外至今没有出现比较好的措施来应对这一问题,类似地悲剧还在不断上演。即便有些被遗忘在车内的小孩幸免于死亡,高温对大脑的损害也是不可修复的。
[0003]另外,对于驾驶员来说,在长途驾驶中长时间汽车门窗紧密后,车内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加之长时间的无聊驾驶极易导致驾驶员昏昏欲睡从而引发意外事故,因此在长途驾驶过程中需要降低车内二氧化碳含量,同时提醒驾驶员消除困意。
[0004]针对上述问题,目前亟需一种可有效减少此类事故发生的装置。
[0005](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及时有效、检测成功率高的车载生命安全报警防护系统及其应用。
[0006]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车载生命安全报警防护系统,包括安装在车辆内部、连接电源的主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系统包括单片机,单片机分别与二氧化碳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GPS定位器、声光报警器、通信装置和连接交互按钮的提示灯连接,同时单片机通过CAN总线与车辆自身的鸣笛装置、窗控装置、灯控装置、发动机控制装置、空调装置连接;所述主控系统与上位机云平台双向连通并连接移动终端。
[0007]本专利技术中,当车主下车熄火时,主控系统的单片机检测到发送机控制装置关闭,主控系统开始运行;如车主通过移动终端设置车内有人模式,则主控系统自动监测车内环境参数,如参数超过阈值,则控制窗控装置、发动机控制装置及空调装置对车内参数进行调节,以适合人的正常活动;如车主未设置模式,主控系统通过红外传感器检测到车内有生命体,则自动控制灯控装置提升灯亮,并通过鸣笛装置提醒车主,车主通过按压交互按钮熄灭提示灯,并设置车内有人模式或将车内的人带走;上位机云平台与主控系统通过网络实时双向数据传输,实时显示车辆位置信息,提供简便直观的人机交互界面,在有车辆报警时,提示报警信息。
[0008]本专利技术的更优技术方案为:所述电源包括连接充电电路的充电电池,充电电池连接微型控制器;充电电路连接车辆内部电池的弱电输入,为系统中的其他部分供电,电源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充电电池,另一部分为蓄电池。
[0009]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单片机为STM32F4系列单片机,为系统的控制核心,接收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并通过程序控制其他部分的运行。
[0010]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单片机通过通信装置连接上位机云平台和移动终端,实现数据传输以及对紧急联系人的通信。
[0011]窗控装置、鸣笛装置和灯控装置通过CAN总线受单片机控制,控制车辆窗户、鸣笛、车灯的开启;发动机控制装置和空调装置通过CAN总线受单片机控制,控制发送机的启动,进而可以开启空调装置,对车内环境参数进行调节;声光报警器为当车内环境参数异常后,车内单片机控制声光报警器提示车内人员,可有效警醒司机。
[0012]本申请的传感器包括检测车内二氧化碳气体浓度的二氧化碳传感器、检测车内一氧化碳浓度的一氧化碳传感器、检测车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通过红外信号检测车内有无生命体的红外传感器和定位当前车辆位置信息的GPS定位器。
[0013]本专利技术所述车载生命安全报警防护系统的应用,主要为,通过二氧化碳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设置车内环境参数阈值,并进行实时检测,具体检测情况包括:(1)驾驶员在车内,车内环境参数超标,声光报警器开启,提示车内驾驶员,并通过通信装置发送信号到移动终端;(2)驾驶员不在车内,车辆CAN总线可控制车辆自身受控模块时,若车内环境参数超标,则单片机控制CAN总线控制窗控装置、灯光装置和鸣笛装置提示路人,控制发动机控制装置启动发送机,进而启动空调装置调节车内环境参数,并通过通信装置发送信号至移动终端,同时报警信息同步到上位机云平台;(3)驾驶员不在车内,同时车辆CAN总线不可控制车辆自身受控模块时,若车内环境参数超标,单片机通过通信装置将报警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询问是否启动应急处理,若收到“是”的回复,则启动发送机控制装置启动发送机,进而启动空调装置调节车内环境,同时将报警信息同步到上位机云平台;当判断车内无人时,主控系统检测部分不工作。
[0014]上述应用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步骤(1)

(3)中,通信装置发送短信或拨打电话到紧急联系人的移动终端。
[0015]本专利技术的整个系统由电源供电,由微型控制器采样完成电池电量的测量,当电池欠压时控制电池充电子模块充电,电源系统保证整个系统的正常反应。
[0016]本专利技术通过对车内环境进行检测可及时保证车内环境稳定,有效保证了车内生命体的安全系数;系统由电源供电,可保证在车祸中在车内电子系统受损情况下,本系统仍可正常运行;通过云平台实时定位车辆的位置信息,也可对车辆状态进行记录;同时可根据不同的人员发出不同的报警模式,意外情况可分轻重缓急做出处理,系统合理性提高。
[0017](四)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0019]图中,1电源,2交互按钮,3二氧化碳传感器,4单片机,5一氧化碳传感器,6温度传感器,5鸣笛装置,6窗控装置,7红外传感器,8通信装置,9 GPS定位器10上位机云平台,11移动终端,12 CAN总线,13声光报警器,14鸣笛装置,15窗控装置,16灯控装置,17发动机控制装置,18空调装置。
[0020](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便于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
[0021]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车载生命安全报警防护系统,电源1包括充电电路,本发
明采用5V2A到3.7V的充电线路,由微型控制器AD采样完成电池电量的测量,电池欠压时,对充电电池充电。
[0022]交互按钮2、提示灯为车辆停止后检测到车内有人则提示灯亮,用户通过按压交互按钮2熄灭提示灯。
[0023]二氧化碳传感器3、一氧化碳传感器5、温度传感器6用于检测车内环境稳定,具体为汽车车内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一氧化碳气体浓度及温度;红外传感器7用于检测车内有无生命体;GPS定位器9用于定位当前车体的位置信息;声光报警器13为报警模式下提供声光报警信号。
[0024]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核心采用单片机4,进一步的采用STM32F4系列单片机。
[0025]鸣笛装置14、窗控装置15、灯控装置16、发动机控制装置17、空调装置18为车内电子系统内部部件。
[0026]通信装置8负责系统信息到上位机云平台10之间的数据传输,以及到紧急联系人的信息传输,进一步的本系统采用海思Boucia120模块,该模块搭载Huawei LiteOS嵌入式物联网操作系统模块功能完善,扩展性好。
[0027]上位机云平台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生命安全报警防护系统,包括安装在车辆内部、连接电源(1)的主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系统包括单片机(4),单片机(4)分别与二氧化碳传感器(3)、一氧化碳传感器(5)、温度传感器(6)、红外传感器(7)、GPS定位器(9)、声光报警器(13)、通信装置(8)和连接交互按钮(2)的提示灯连接,同时单片机(4)通过CAN总线(12)与车辆自身的鸣笛装置(14)、窗控装置(15)、灯控装置(16)、发动机控制装置(17)、空调装置(18)连接;所述主控系统与上位机云平台(10)双向连通并连接移动终端(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生命安全报警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1)包括连接充电电路的充电电池,充电电池连接微型控制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生命安全报警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4)为STM32F4系列单片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生命安全报警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4)通过通信装置(8)连接上位机云平台(10)和移动终端(1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生命安全报警防护系统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通过二氧化碳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恩涛
申请(专利权)人:郓城隆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