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电动汽车底盘系统及汽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72004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块化电动汽车底盘系统及汽车。该模块化电动汽车底盘系统包括前端模块、中部电池模块和后端模块。其中,前端模块包括前车架组件、前悬架、前车轮和转向器,中部电池模块包括电池框架主体和电芯模组,后端模块包括后车架组件、后悬架和后车轮。车身主体分别与前车架组件、电池框架主体和后车架组件固定连接。相较于以往的技术方案,通过车身主体将前车架组件、电池框架主体和后车架组件固定连接在一起,提高了模块化电动汽车底盘系统的整体性,增强模块化电动汽车底盘系统的强度,从而可以提高电动汽车使用的安全性。从而可以提高电动汽车使用的安全性。从而可以提高电动汽车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块化电动汽车底盘系统及汽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模块化电动汽车底盘系统及汽车。

技术介绍

[0002]在不可生能源日益稀缺的大前提,新能源汽车行业获得巨大的发展,纯电动车作为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的中游组成部分,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随着人们对于纯电动汽车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电动汽车的产销不断提高,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0003]随着电动车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大,对于电动车的制造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模块化设计的电动汽车,例如公开号为CN107878565A的中国专利中,就记载了一种模块化设计的底盘结构,虽然该底盘结构通过将底盘分为前段、中段和后段,可以达到分别模块化制造生产以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但是组装之后整体性相对较弱,因此对于电动汽车使用的安全性造成了一定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电动汽车底盘系统及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模块化设计的底盘结构安全性能不足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电动汽车底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模块(10),所述前端模块(10)包括:前车架组件(11);前悬架(12),安装在所述前车架组件(11)上;前车轮(13),安装在所述前悬架(12)上;转向器(14),安装在所述前车架组件(11)上,并与所述前悬架(12)驱动连接;中部电池模块(20),所述中部电池模块(20)包括:电池框架主体(21),所述电池框架主体(21)的第一端与所述前车架组件(11)可拆卸的连接;电芯模组(22),安装在所述电池框架主体(21)上;后端模块(30),所述后端模块(30)包括:后车架组件(31),所述后车架组件(31)与所述电池框架主体(21)的第二端可拆卸的连接;后悬架(32),安装在所述后车架组件(31)上;后车轮(33),安装在所述后悬架(32)上;车身主体(40),所述车身主体(40)分别与所述前车架组件(11)、所述电池框架主体(21)和所述后车架组件(31)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电动汽车底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模块(10)还包括前驱动总成(15),所述前驱动总成(15)安装在所述前车架上,所述前驱动总成(15)由前电机、前悬置和前半轴组成,所述前驱动总成(15)与所述前悬架(12)驱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电动汽车底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模块(10)还包括减震塔(16),所述减震塔(16)安装在所述前车架组件(11)上,并与所述前悬架(12)相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电动汽车底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模块(10)还包括冷凝器总成(17),所述冷凝器总成(17)安装在所述前车架组件(11)的前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电动汽车底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模块(30)还包括后驱动总成(34),所述后驱动总成(34)安装在所述后车架上,所述后驱动总成(34)由后电机、后悬置和后半轴组成,所述后驱动总成(34)与所述后悬架(32)驱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亦航洪日敏何仕普王文龙刘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龙创汽车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