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系统的集成式温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70446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1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储能系统的集成式温控系统,具体涉及储能电池技术领域。该集成式温控系统包括汽车电池组外壳架,汽车电池组外壳架的内部中央固定连接有电池安装架,电池安装架的内部插接有电池组,电池组作为驱动,带动汽车电池组外壳架内部各个电子元件运转,而所有机构与滑行板形成一套具有散热功能电池组,电池安装架的两端设置有两组散热窗,将其设于内置散热壁与外置散热壁之间,不用直接与水流接触,当需要散热效果较大时,注液橡胶块利用橡胶材质变形,将与内置散热壁侧壁靠近的一端,也就是含有石墨烯的一端将内置散热壁表面的热量进行传导,从而在保护散热水管内部的同时,提高了电池组的散热效果。提高了电池组的散热效果。提高了电池组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能系统的集成式温控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储能电池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储能系统的集成式温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提供热管理的温控系统成为储能系统效率关键因素,也是系统效率的保证,而目前智能电车内部的电池组主要依靠以液冷和风冷为主的散热方式技术路线,由于温度直接影响电池的活性,温差过高或者过低影响储能系统的可用率、寿命和效率等性能,甚至带来安全隐患,而传统风冷系统结构简单成本较低,随着系统的发展低功耗、高集成度、高换热效率的液冷逐渐占据主要热管理市场。中国专利号CN212874664U中所述,其通过水循环完成对电池温度的控制,实现各接触点温度恒定,避免受热或受冷不均;通过水浴法完成对电池的加热或制冷,降低温度变化速率,最大程度的保护电池且完成温度控制。
[0003]但是上述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有以下缺陷:上述方案只是利用一根折叠的水管对局部电池表面散热,而智能电车的电池组位于汽车发动机的周测,而上述水管覆盖较少,汽车内部的散热效果较差,且由于汽车在行驶路上由于路面陡峭,若汽车内部线路老化,那么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系统的集成式温控系统,包括汽车电池组外壳架(1),其特征在于:汽车电池组外壳架(1)的内部中央固定连接有电池安装架(8),电池安装架(8)的内部插接有电池组(9),电池安装架(8)的两端设置有两组散热窗(26),汽车电池组外壳架(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制冷组件(22);制冷组件(22)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水冷头(23),制冷组件(22)的两端通过水冷头(23)固定连接有散热管道(20),散热管道(2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线端口块(24);连线端口块(2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外置散热壁(29),外置散热壁(29)朝向连线端口块(2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内置固定块(35),内置固定块(35)朝向连线端口块(2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呈环形筒状的内置散热壁(28),内置散热壁(28)朝向外置散热壁(2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部为空腔的内置固定块(35),内置固定块(3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36),第二弹簧(3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活塞推杆(3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系统的集成式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活塞推杆(38)滑动连接在内置散热壁(28)和内置固定块(35)的内部,且活塞推杆(38)与内置散热壁(28)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漏水的密封橡胶套;活塞推杆(38)远离内置固定块(3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真空吸附垫(39),真空吸附垫(39)的两端铰接有支撑折叠架(40),连线端口块(2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活塞柱(15),真空吸附垫(39)与活塞柱(15)插接呈负压状态设置,内置散热壁(28)为两段,一段内置散热壁(2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包裹架,另一段内置散热壁(28)在包裹架内呈滑动状态设置,两段内置散热壁(28)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3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储能系统的集成式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内置散热壁(28)朝向外置散热壁(2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多组承受橡胶(30),承受橡胶(3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组含有石墨烯与橡胶制成的注液橡胶块(31),两组注液橡胶块(31)之间固定连接有中部定位杆(32),两组注液橡胶块(31)通过承受橡胶(30)受到内置散热壁(28)挤压而向着中部定位杆(32)的两端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储能系统的集成式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一组注液橡胶块(3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接受球(33),另一组注液橡胶块(31)的一端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伟锋张伟立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艾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