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新能源汽车用水冷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9365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新能源汽车用水冷板,包括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包括:用于对新能源汽车电池箱进行起到冷却作用的水冷件;用于将水冷件与新能源汽车电池箱进行快速拆装的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设置于水冷件上,所述安装组件包括缓冲组件以及锁紧件;通过设置安装组件,通过缓冲组件以及锁紧件二者配合实现拆装,并且拆装操作简单,效率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通过设置有弹簧,在安装结束后,弹簧处于压缩极限状态,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发生晃动,晃动导致水冷箱的底端与电池箱之间产生间隙,弹簧会迅速伸长,将水冷箱向下压,使得其始终保持与电池箱接触,确保装置的冷却效果,进一步增强装置的实用性。一步增强装置的实用性。一步增强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新能源汽车用水冷板


[0001]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池配件
,具体为一种装配式新能源汽车用水冷板。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锂电池已经广泛应用于电池汽车以及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而锂电池的电池寿命,续航里程等是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所需要突破的瓶颈问题,现有技术中,为保证电池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电池冷却已逐渐有风冷转变为水冷。而冷板是电池水冷却系统不可缺少的一个关键性部件,冷板的结构形式也因整车的布置而有所不同,但其工作原理都是将电池工作时散发的热量通过与冷板的表面接触而传递给冷板内部冷却液,冷却液通过低温散热器或电池冷机散发出去,周而复始的循环从而保证电池的正常工作环境和使用寿命。
[0003]公告号为:CN111224191A的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箱体的水冷板,包括铝合金平板、水冷层和封板。铝合金平板与电池表面贴合,水冷层为铝合金型材,内部设有循环冷却水道,外部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两端通过封板封住。水冷层与铝合金平板和封板之间通过焊接形成一整体,水冷板的两端设置有可与动力电池箱体可拆卸连接的连接结构。该技术加工成型性好,工艺简单实用性强,不仅保证了良好的密封性,而且具有优异的耐久性,耐蚀性,能够显著改善电池工作环境。
[0004]然而其需要提前在电池箱上开设螺孔,否则将无法对水冷板进行安装,并且在电池箱上预设的螺孔若位置与水冷板上预留位置不对应时,则水冷板同样难以安装,然而,在实际市场中,水冷板与电池箱通常分派至不同工厂生产,对装置的加工尺寸要求过高,装置的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新能源汽车用水冷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新能源汽车用水冷板,包括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包括:
[0007]用于对新能源汽车电池箱进行起到冷却作用的水冷件;
[0008]用于将水冷件与新能源汽车电池箱进行快速拆装的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设置于水冷件上,所述安装组件包括缓冲组件以及锁紧件。
[0009]进一步地,所述水冷件包括水冷箱,所述水冷箱的内部设置有循环水道,所述水冷箱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出水口以及进水口。
[0010]进一步地,所述水冷件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置于水冷箱的底端外侧,所述连接板上左右对称设置有四组外延板,所述外延板上设置有滑孔,所述滑孔贯穿外延板的上下两端。
[0011]进一步地,所述缓冲组件左右对称设置有两组,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置于外延板的上方,所述安装板的底端左右对称设置有两组延伸杆,所述延伸杆滑动连接于滑孔内,所述延伸杆贯穿滑孔的上下两端。
[0012]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的顶端设置有压柄。
[0013]进一步地,所述缓冲组件还包括缓冲件,所述缓冲件包括滑动连接于延伸杆外侧的滑筒,所述滑筒的底端与外延板的顶端接触连接,所述滑筒的顶端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套接于延伸杆的外侧,所述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于安装板的底端。
[0014]进一步地,所述延伸杆的底端设置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上设置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贯穿调节板的左右两端,所述调节槽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杆。
[0015]进一步地,所述锁紧件与调节板对应共设置有四组,所述锁紧件包括与调节槽对应的滑动板,所述滑动板滑动连接于调节槽内,所述滑动板上设置有与限位杆对应的滑槽,所述滑槽贯穿滑动板的上下两端,所述滑槽滑动连接于限位杆的外侧,所述滑动板的外侧左部前后对称设置有两组限位肋。
[0016]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板的左端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左端设置有拉柄。
[0017]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板的右端设置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上通过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的底端设置有转柄,所述锁紧螺栓的顶端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的顶端设置有接触垫,所述接触垫的材质为聚氨酯。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通过设置安装组件,在将设备主体与电池箱进行安装时,使用人员首先向下按压压柄,使得延伸杆在滑孔内向下滑动,直到接触垫到水冷箱底端之间的距离大于电池箱的厚度,随后使用人员将设备主体套装在电池箱外侧,使用人员向内侧推动拉柄,使得滑动板在调节槽内向内侧滑动,直到螺纹筒位于电池箱的下方,使用人员松开压柄,弹簧回弹复位,带动锁紧件向上移动,直到接触垫与电池箱的底端接触,随后,使用人员转动锁紧螺栓,使得压板向上移动,促使缓冲组件中的弹簧再度被压紧,处于压缩极限状态,对电池箱实现安装,本技术通过设置安装组件,相比传统技术,无需在电池箱上开设对应的螺孔,通过缓冲组件以及锁紧件二者配合实现拆装,并且拆装操作简单,效率高,本技术还通过设置有弹簧,在安装结束后,弹簧处于压缩极限状态,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发生晃动,晃动导致水冷箱的底端与电池箱之间产生间隙,弹簧会迅速伸长,将水冷箱向下压,使得其始终保持与电池箱接触,确保装置的冷却效果,进一步增强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21]图1为本技术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水冷件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缓冲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锁紧件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设备主体;2、水冷件;21、水冷箱;211、进水口;212、出水口;22、连接板;221、外延板;2211、滑孔;3、安装组件;4、缓冲组件;41、安装板;411、压柄;42、延伸杆;43、缓冲件;431、滑筒;432、弹簧;44、调节板;441、调节槽;442、限位杆;5、锁紧件;51、滑动板;511、滑槽;512、限位肋;513、连杆;514、拉柄;52、螺纹筒;53、锁紧螺栓;531、转柄;54、压板;541、接触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新能源汽车用水冷板,包括设备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1)包括:用于对新能源汽车电池箱进行起到冷却作用的水冷件(2);用于将水冷件(2)与新能源汽车电池箱进行快速拆装的安装组件(3),所述安装组件(3)设置于水冷件(2)上,所述安装组件(3)包括缓冲组件(4)以及锁紧件(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新能源汽车用水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件(2)包括水冷箱(21),所述水冷箱(21)的内部设置有循环水道,所述水冷箱(2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出水口(212)以及进水口(2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新能源汽车用水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件(2)还包括连接板(22),所述连接板(22)设置于水冷箱(21)的底端外侧,所述连接板(22)上左右对称设置有四组外延板(221),所述外延板(221)上设置有滑孔(2211),所述滑孔(2211)贯穿外延板(221)的上下两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新能源汽车用水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4)左右对称设置有两组,所述缓冲组件(4)包括安装板(41),所述安装板(41)设置于外延板(221)的上方,所述安装板(41)的底端左右对称设置有两组延伸杆(42),所述延伸杆(42)滑动连接于滑孔(2211)内,所述延伸杆(42)贯穿滑孔(2211)的上下两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新能源汽车用水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41)的顶端设置有压柄(41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新能源汽车用水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4)还包括缓冲件(43),所述缓冲件(43)包括滑动连接于延伸杆(42)外侧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国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瑞泰克散热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