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包,该电池包包括:箱体,以及位于箱体内的多个堆叠的电池以及第一换热板;沿堆叠方向,电池和第一换热板交替排列;其中,电池具有大侧面以及小侧面;其中,多个电池的大侧面相对堆叠;位于最外侧的电池背离其他电池的一侧设置有换热组件。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第一换热板对电池进行散热或保温,同时,通过在位于最外侧的电池的外侧设置换热组件,对位于边沿的电池进行散热或保温,从而减少位于最外侧的电池与中部电池的温度差,提高了电池包的热均衡。提高了电池包的热均衡。提高了电池包的热均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包
[0001]本申请涉及到电池
,尤其涉及到一种电池包。
技术介绍
[0002]电池组采用大侧面液冷方案时,位于最外侧的电池若两个大侧面都采用相同液冷板进行液冷,则会使得位于最外侧的电池温度较中部电池温度较低,造成电池组热量不均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包,用以提高电池之间的热均衡。
[0004]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该电池包包括:箱体,以及位于所述箱体内的多个堆叠的电池以及第一换热板;沿堆叠方向,所述电池和所述第一换热板交替排列;其中,所述电池具有大侧面以及小侧面;其中,多个所述电池的大侧面相对堆叠;位于最外侧的电池背离其他电池的一侧设置有换热组件。
[000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第一换热板对电池进行散热或保温,同时,通过在位于最外侧的电池的外侧设置换热组件,对位于边沿的电池进行散热或保温,从而减少位于最外侧的电池与中部电池的温度差,提高了电池包的热均衡。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
[0007]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的内部结构图;
[0008]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电池包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进一步详细说明。通过这些说明,本申请的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为清楚明确。
[0010]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0011]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申请不同实施方式中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0012]为方便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首先说明一下其应用场景。电池包作为电池包的能量载体,用以存储电能。在电池包使用时,需要考虑到电池的温度,在电池温度过高时,对电池的性能均会造成较大的影响。为此,电池包中设置换热板来调整电池的温度,但是当前的电池包并未考虑到电池包中电池的热均衡。导致不同电池的温度存在较大的差异。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用以改善电池的热均衡。下面结合具体的附
图以及实施例对其进行详细的说明。
[0013]参考图1,图1示出了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包括箱体10以及设置在箱体10内的电池组20,其中,电池组位于箱体10内,并进行固定。
[0014]电池组20包括多个堆叠的电池21以及第一换热板22。电池21的个数为多个(两个及两个以上),如两个、三个等不同的个数。在堆叠时,电池21可排列成阵列,如n*m阵列(n、m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0015]沿堆叠方向,电池21和第一换热板22交替排列。示例性的,第一换热板22位于相邻行或相邻列的电池21之间。在具体堆叠时,多个第一换热板22及多个电池21交替排列,并且在任一第一换热板22的两侧均分布有一行或一列电池21。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位于中间部分的电池21相对的两面均设置有第一换热板22,且位于最外侧的电池21仅朝向相邻的电池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换热板22。也即在电池21及第一换热板22堆叠形成的组件中,电池21位于最外侧。
[0016]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换热板22用以对电池21进行散热,示例性的,如该第一换热板22可为液冷板,也即通过液态的流体作为介质对电池21进行散热的结构。当然除液冷板外,还可采用其他的第一换热板,如以气体作为介质进行散热的第一换热板,或者其他类型介质的第一换热板,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再详细赘述。
[0017]为方面描述第一换热板22的设置方式,说明一下电池21的各个表面。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池21为长方体形结构,其具有相对的顶面和底面以及位于顶面和底面之间的四个侧面。极柱设置的面为顶面,相对的另一个面为底面;其余的表面为侧面。另外,对于四个侧面,按照面积可划分为大侧面和小侧面,其中,大侧面为电池21的侧面中面积较大的侧面,小侧面为电池21的侧面中面积较小的侧面。在电池21排列成行时,同行中相邻的电池21的小侧面相对而置,不同行的电池21之间大侧面相对而置,也即多个电池的大侧面相对堆叠。在设置第一换热板22时,以第一换热板22位于相邻行的电池21之间为例,任意相邻的两行电池21之间夹设一第一换热板22。第一换热板22的长度方向沿一行电池21的排列方向,第一换热板22垂直于电池21的底面。第一换热板22的厚度方向相对的两侧面分别与两行电池21中的电池21的大侧面贴合,以提高对电池21的换热效果。
[0018]由上述结构可看出,在电池包中,位于中间部分的电池21两侧均夹设有第一换热板22,而位于最外侧的电池21仅一面与第一换热板22贴合,从而造成位于最外侧的电池21调整温度的效果没有位于中间部分的电池21的效果好。为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位于最外侧的电池21背离其他电池21的一侧设置有换热组件,该换热组件可对位于最外侧的电池进行换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换热组件可采用不同的结构。下面分别对其进行说明。
[0019]参考图2,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的内部结构图。在图2所示的结构中,换热组件采用导热绝缘层23。导热绝缘层23可传递热量,在电池组20固定在箱体10内时,导热绝缘层23与箱体10的侧壁导热连接,从而可通过导热绝缘层23将电池21的热量传递到箱体10的侧壁,使得箱体10参与到电池21的散热中来。应理解,上述箱体10的侧壁可指代为围成箱体10的侧板,或者为设置在箱体内的分隔梁。
[0020]在采用该结构时,位于最外侧的电池21一侧通过第一换热板22散热,另一侧导热绝缘层23将热量传递到箱体10的侧壁11散热,相比位于最外侧的电池21仅一侧通过第一换热板22散热的情况,可改善位于最外侧的电池21与中部电池21的温度差,提高了电池包的
热均衡。
[0021]应理解,上述导热绝缘层23仅实现热量的传递,其绝缘性能可保证箱体10与电池21之间的绝缘性。在具体设置时,导热绝缘层23可采用金属板与绝缘膜、导热硅胶片等材质制备而成。如采用金属板包裹绝缘膜,或金属板包裹导热硅胶片等不同的形式。
[0022]示例性的,导热绝缘层23的绝缘系数满足≥10MΩ。如导热绝缘层23的绝缘系数可为10MΩ、15MΩ、20MΩ等不同的绝缘系数,从而保证在导热绝缘层23具有较高的绝缘性,在电池21与箱体10的侧壁之间设置导热绝缘层23时,可保证箱体10的侧壁与电池21之间的绝缘性。
[0023]导热绝缘层23的导热系数介于0.3
‑
2.0W/(m
·
K)。如导热绝缘层23的导热系数可为0.3W/(m
·
K)、0.5W/(m
·
K)、1W/(m
·
K)、1.5W/(m
·
K)、2W/(m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以及位于所述箱体内的多个堆叠的电池以及第一换热板;沿堆叠方向,所述电池和所述第一换热板交替排列;其中,所述电池具有大侧面以及小侧面;其中,多个所述电池的大侧面相对堆叠;位于最外侧的电池背离其他电池的一侧设置有换热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组件包括第二换热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换热板背离所述电池一侧的阻热件;其中,所述阻热件与所述箱体的侧壁抵压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第一面积和第二面积的比值介于0.5~1.0;所述第一面积为所述阻热件覆盖在所述第二换热板的面积;所述第二面积为所述第二换热板朝向阻热件的表面的面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热件的绝缘系数n满足n≥10MΩ。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热件的导热系数≤0.3W/(m
·
K)。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热件的高度小于等于与所述阻热件抵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冬,
申请(专利权)人: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