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去除精制溶剂中残留烯烃的装置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聚合物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去除精制溶剂中残留烯烃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溶液聚合是将单体、共聚单体溶于溶剂中加入引发剂(催化剂)在溶液状态下进行的聚合反应。此过程中,溶剂并未参与反应,而是作为传热介质,使反应温度易控制;单体、共聚单体以及反应生成的聚合物均匀地分散在溶剂中,可使聚合物在浓度较低的环境中反应,易于控制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以及结构状态。
[0003]但同时也因为溶剂的引入,增加了聚合物提纯、未反应单体的回收、以及溶剂分离的费用,工业中常用闪蒸精馏等方法将单体、共聚单体、溶剂以及聚合物进行分离,经过多级精馏得到精制溶剂,并进行循环使用。
[0004]但因单体或共聚单体极易溶解在溶剂中,无法通过精馏的方式将溶剂、单体与共聚单体彻底分离,微量单体或共聚单体会溶解在溶剂中,并会跟随循环溶剂至整个溶剂系统。
[0005]一旦单体与共聚单体跟随循环溶剂进入催化剂配置单元,在催化剂作用下,单体与共聚单体会提前反应生成聚合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去除精制溶剂中残留烯烃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氢膜组件(1),其内部具有高压侧流道(11)、低压侧流道(12),两者之间通过渗透膜(13)隔开,且所述高压侧流道(11)具有供氢气进出的氢气进口接管(11a)、氢气出口接管(11b),所述低压侧流道(12)具有供溶剂进出的溶剂进口接管(12a)、溶剂出口接管(12b),所述渗透膜(13)被布置成仅供高压侧流道(11)内的氢气通过;负载有催化剂的催化模块(2),设于所述低压侧流道(12)内;低压分离罐(3),其入口(31)与所述氢膜组件(1)之溶剂出口接管(12b)相连通,且低压分离罐(3)的底部具有供溶剂输出的排液口(32)、其顶部具有排气口(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氢膜组件(1)包括有壳体(10),壳体(10)内部中空而形成上述的高压侧流道(11);所述渗透膜(13)设于壳体(10)内,且渗透膜(13)呈管状体,管状体的内部空间即为所述的低压侧流道(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体有多个,且并排间隔布置,每个管状体内均设有上述的催化模块(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管状体内的催化模块(2)有多个,并沿管状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设于管状体内、供气液混合后通过的混合模块(4),所述混合模块(4)有多个,并在管状体的长度方向上,与催化模块(2)交替布置。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进口接管(12a)、溶剂出口接管(12b)分别对应管状体的两端设置,所述氢气进口接管(11a)设于壳体(10)底部,并靠近溶剂进口接管(12a)设置,所述氢气出口接管(11b)设于壳体(10)底部,并靠近溶剂出口接管(12b)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权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压缩机(5),其输出端与所述氢膜组件(1)之氢气进口接管(11a)相连,其输入端同时连通有用于输送氢气的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姗姗,甄崇汀,徐小武,
申请(专利权)人:金聚合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