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推重比涵道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03031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1 23:4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推重比涵道风扇,包括:涵道前部蒙皮、涵道后部蒙皮、支撑导叶、环形隔框、桨叶组件、整流罩、驱动系统;其中,所述涵道前部蒙皮与涵道后部蒙皮通过环形隔框连接,形成涵道主体;所述驱动系统安装在所述整流罩中,所述整流罩位于涵道的中轴上,通过支撑导叶与所述环形隔框连接;所述桨叶组件安装在整流罩前缘上。本申请的涵道风扇具有高推重比,且桨叶组件可以承受更高的拉力,性能高、易维护,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推重比涵道风扇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可用于喷气推进器的涵道风扇结构,属于喷气推进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推重比的涵道风扇。

技术介绍

[0002]涵道风扇具有气动效率高、安全性好以及噪音低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海等领域。随着无人机应用需求的拓展,对涵道风扇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涵道风扇的功质比、风扇桨叶的气动性能,是进一步满足高拉力、低能耗的需求的有效手段,而性能的提高对涵道风扇的结构强度要求更为严苛。如何在保证成本重量的基础上,使涵道风扇成为满足高性能、高强度、好维护的产品,是本专利技术解决的关键问题。
[0003]涵道风扇壳体轴向剖面为中空翼型,利用推进

气动耦合效应,使涵道壁可产生附加升力,提高涵道比。涵道风扇作为一个高度集成的产品,需要较好的可达性与维护性,以对内部设备结构进行维护。目前涵道壳体多为一体式,或复杂的多级滚动连接,追求外形的流畅与美观,但为涵道风扇内部结构的维护带来不便。
[0004]涵道风扇桨叶组件作为涵道风扇重要的动力来源,桨叶外形的优化设计使其能提供更大的拉力,同时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推重比涵道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涵道前部蒙皮、涵道后部蒙皮、支撑导叶、环形隔框、桨叶组件、整流罩、驱动系统;其中,所述涵道前部蒙皮与涵道后部蒙皮通过环形隔框连接,形成涵道主体;所述驱动系统安装在所述整流罩中,所述整流罩位于涵道的中轴上,通过支撑导叶与所述环形隔框连接;所述桨叶组件安装在整流罩前缘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推重比涵道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涵道前部蒙皮与所述环形隔框固定连接,所述涵道后部蒙皮与所述环形隔框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导叶通过耳片与所述环形隔框可拆卸连接;优选地,所述涵道后部蒙皮的内侧设置加强框;优选地,所述涵道后部蒙皮的内侧通过所述支撑导叶压紧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推重比涵道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涵道前部蒙皮、涵道后部蒙皮与所述支撑导叶的贴合面处做下陷处理,所述支撑导叶的外环内壁与涵道的内壁平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推重比涵道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导叶的内环外表面设有翅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推重比涵道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隔框的腹板在开孔处局部加强;优选地,所述腹板的后部无凸缘;优选地,所述开孔在所述环形隔框的腹板上呈环向均匀分布;优选地,所述环形隔框的外凸缘预留不同孔径、间距的螺栓孔,用于兼容不同规格的连接件,支持单个涵道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新民陆佳南徐茂熊俊辉俞浪胡文晓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