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0256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1 2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即使在高温的使用环境中长时间被施加了电压,作为电极的金属层也不易氧化的薄膜电容器。薄膜电容器(10)具备包含热固化性氨基甲酸酯树脂的电介质树脂薄膜(13、14)、和设置在上述电介质树脂薄膜(13、14)的至少一个面的金属层(15、16),上述电介质树脂薄膜(13、14)至少包含异氰酸酯基以及羰基,波数:2200c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薄膜电容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薄膜电容器。

技术介绍

[0002]作为电容器的一种,有如下构造的薄膜电容器,即,一边将有挠性的树脂薄膜作为电介质来使用,一边配置夹着树脂薄膜而相互对置的第1以及第2对置电极。通常,薄膜电容器呈将上述的作为电介质的树脂薄膜卷绕而成的大致圆柱状的形态,并在该圆柱的相互对置的第1以及第2端面上分别形成有第1以及第2外部端子电极。而且,前述的第1对置电极与第1外部端子电极电连接,第2对置电极与第2外部端子电极电连接。
[0003]作为上述的薄膜电容器,在国际公开第2017/175511号(专利文献1)公开了如下的薄膜电容器,该薄膜电容器具备电介质树脂薄膜、和夹着所述电介质树脂薄膜而相互对置的第1对置电极以及第2对置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介质树脂薄膜是包含第1有机材料和第2有机材料的交联物的电容器用薄膜,所述第2有机材料是具有多个异氰酸酯基的多异氰酸酯,所述第1有机材料具有多个羟基并且具备分支构造(branched structure)。
[0004]在专利文献1记载了如下内容,即,作为第1有机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薄膜电容器,具备:电介质树脂薄膜,包含热固化性氨基甲酸酯树脂;和金属层,设置在所述电介质树脂薄膜的至少一个面,所述电介质树脂薄膜至少包含异氰酸酯基以及羰基,波数:2200cm
‑1以上且2350cm
‑1以下的范围内检测出的所述异氰酸酯基的吸收峰值强度相对于波数:1650cm
‑1以上且1800cm
‑1以下的范围内检测出的所述羰基的吸收峰值强度之比、即异氰酸酯基的吸收峰值强度/羰基的吸收峰值强度为0.08以上且1.15以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电容器,其中,所述电介质树脂薄膜所包含的水分的含有量为0.4重量%以下。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笹千一市川智道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