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聚烯烃多层微多孔膜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层叠多层微多孔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聚烯烃多层微多孔膜及其制造方法。更详细而言,涉及可以适合用于电池隔膜等的聚烯烃多层微多孔膜及其制造方法,所述聚烯烃多层微多孔膜即使薄膜化,也具有高的机械强度和熔化特性。
技术介绍
[0002]微多孔膜被用于过滤膜、电池用隔膜、电解电容器用的隔膜等各种领域。尤其是作为电池用隔膜,使用了耐化学药品性、机械强度优异并且具有关闭特性的聚烯烃微多孔膜。进一步,对于锂离子电池用隔膜,从安全性的观点考虑,需要更高的熔化特性、机械强度。
[0003]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包含由聚乙烯构成的微多孔质层和含有聚丙烯的微多孔质层的聚烯烃多层微多孔膜在高温时的耐异物性优异。
[0004]在专利文献2中,针对由聚丙烯和聚乙烯构成的单层膜,公开了对耐氧化性有效的聚丙烯的浓度和分布。
[0005]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聚烯烃微多孔膜,其通过将均聚聚丙烯与共聚聚丙烯掺混来提高聚乙烯与聚丙烯的相容性,由此耐热性优异。
[0006]现有技术文献r/>[0007]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聚烯烃多层微多孔膜,其含有包含聚丙烯及聚乙烯的第一层、和由聚乙烯构成的第二层,所述聚烯烃多层微多孔膜满足下述(I)、(II)的要件:(I)具有利用显微拉曼光谱法得到的聚丙烯相对于聚乙烯的拉曼强度比为0.018以上且0.040以下的区域,该区域相互连接而成的网络结构占所述聚烯烃多层微多孔膜的表面的面积的68%以上,并且,PP/PE的拉曼强度比的变动系数为8%以上且30%以下;(II)将所述聚烯烃多层微多孔膜的单位面积重量的穿刺强度除以最大孔径而得到的值为13以上且30以下,穿刺强度的单位为N
·
m2/g,最大孔径的单位为μ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烯烃多层微多孔膜,利用显微拉曼光谱法得到的聚丙烯的拉曼谱带的半值宽度为7.20cm
‑1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烯烃多层微多孔膜,其膜厚为6μm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多层微多孔膜,其用作电池用隔膜。5.一种层叠多层微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崎高志,金田敏彦,泷泽阳介,
申请(专利权)人:东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