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白菊花早花品种的选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01 阅读:5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药用白菊花早花品种的选育方法,属于植物品种选育技术领域。将药用白菊花大田主栽品种红心菊盆栽,置于日光温室中生长,秋季收籽,进行实生苗选择育种。对提早开花的单株进行单株选育。通过扦插进行扩繁。结合品比试验和生产试验,获得早花1号新品种,叶片平展、绿色,头状花序花头数172~412个、舌状花花瓣数76~131个、颜色本白,管状花花心直径1.3~1.8cm、桔黄色,花香味浓郁,烘箱干燥后菊花总黄酮含量为6.45%~6.70mg/g,绿原酸含量为0.28~0.32%(重量比),挥发油呈黄色、含量为0.15~0.35ml/100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用白菊花早花品种的选育方法,属于植物品种选育
,专用于 选育性状稳定的药用白菊花早花新品种。二
技术介绍
白菊花(Z)e^Y^/zeOTww7;/b^w)属菊科菊属,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又是重要的出口药材之一。性寒,味甘、苦,具有疏风散热、平肝明目等功效,用于风热感冒, 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最新的研究还发现,药用菊花还具抗癌、抗艾滋病毒 的功效。随着国内外医药、食品和饮料加工业的迅猛发展,作为药食两用的菊花用量急 剧增加。社会需求量较大,每年国内外市场量为6000 7000吨,其中40%左右供出口。 菊花入药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 李时珍对菊花功效大加赞赏,菊花可蔬,叶可啜,花可饵,根实可药,囊之可枕,酿 之可饮,是群芳中的上品。白菊花中主要含有黄酮类、挥发油类、绿原酸等成分。应 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可以从白菊花中提取更多具有药用价值的成分。药用菊花的花期多集中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在江苏地区种植,易遭受冷霜 的危害,使菊花的舌状花变红,影菊花商品感官品质。同时在菊花饼晾晒过程中,常遇 阴雨天气,易导致霉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药用白菊花早花品种的选育方法,包括:1)种子采集与单株栽培:供试品种为目前大田主栽品种红心菊,选择生长健壮无病植株盆栽200盆,置于日光温室内生长,于败花后收集管状花瘦果,翌年3月份,统一播种于日光温室中,对F1代栽培群体,进行常规田间管理;2)早花性状单株筛选:在F1代栽培群体中,对江苏产地10月20日前开花的早开花单株挂牌,记录始花日期,并考察早花单株的植物学性状株高、茎色、叶形、叶片大小和皱度、叶色、头状花序的花头数和直径、舌状花的层数、舌状花长度和颜色、管状花花心直径和颜色、花香味,采集单株的头状花序,分别进行成分黄酮类、绿原酸和挥发油类含量测定,挑选头状花序舌状花4~5层,舌状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用白菊花早花品种的选育方法,包括1)种子采集与单株栽培供试品种为目前大田主栽品种红心菊,选择生长健壮无病植株盆栽200盆,置于日光温室内生长,于败花后收集管状花瘦果,翌年3月份,统一播种于日光温室中,对F1代栽培群体,进行常规田间管理;2)早花性状单株筛选在F1代栽培群体中,对江苏产地10月20日前开花的早开花单株挂牌,记录始花日期,并考察早花单株的植物学性状株高、茎色、叶形、叶片大小和皱度、叶色、头状花序的花头数和直径、舌状花的层数、舌状花长度和颜色、管状花花心直径和颜色、花香味,采集单株的头状花序,分别进行成分黄酮类、绿原酸和挥发油类含量测定,挑选头状花序舌状花4~5层,舌状花长度2.0~2.1cm,白色,茎杆硬、成分含量符合2005年药典要求的早花单株;3)早花单株无性株系评价与选择对上述挑选出的早花单株,采花后保留所选的植株根越冬,第二年将所选各单株越冬根上生长的菊苗扦插育苗后,建立无性株系圃,观察早花性状是否稳定遗传,考察植株的植物学性状,并分别进行有效成分测定,确定头状花序舌状花4~5层,舌状花长度2.0~2.1cm,白色,茎杆硬、成分含量符合2005年药典要求的早花无性株系;4)早花无性株系扩繁及壮苗筛选对确定的早花无性株系进行大田扩繁,选择具有株高53~70cm,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康才张媛陈暄唐晓清刘德辉汤兴利孙晓东严秀贵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