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由非变频电机控制驱动的高精度数字计量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7719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计量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由非变频电机控制驱动的高精度数字计量泵,由泵头、膜片、机芯、直线丝杆、非变频电机和集成电路控制板组成,所述泵头一侧与所述机芯一侧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机芯另一侧与所述非变频电机固定连接,所述非变频电机与所述集成电路控制板进行电路控制连接,所述非变频电机驱动所述直线丝杆进行正反转动从而带动所述膜片做往复运动,所述膜片设置在所述泵头的内部。该由非变频电机控制驱动的高精度数字计量泵,是软硬件相结合的技术创新,可将各种复杂性质的流体更加精确的输送,比传统的变频控制计量泵集成度高、输送精确、体积小、性能稳定、多种报警预报警功能,让其具备比传统计量泵更加智能的性能。的性能。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由非变频电机控制驱动的高精度数字计量泵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计量泵
,尤其涉及一种由非变频电机控制驱动的高精度数字计量泵。

技术介绍

[0002]计量泵又称比例泵,是求送液量改变时,可以方便而准确地借助调节偏心轮的偏心距离,来改变栓塞的冲程而实现。而可调流量的计量泵是通过变频器控制电机进行吸入和推出流体,从而对流体的流量进行控制,目前现有的可调流量的计量泵主要存在以下技术问题:(1)一套带可调流量的计量泵系统需要由触摸屏、变频器、PLC、和配备变频电机的计量泵组成,整套系统体积较大,成本较高。
[0003](2)采用变频器控制电机的旋转速度,其控制范围由电机的最低转速决定,通常在低于15Hz频率时电机转速过慢会导致无法吸入液体,因此变频计量泵系统的可控范围较小。
[0004](6)计量泵需要安装安全阀,当管道压力过高时,安全阀自动泄压,如不安装安全阀,则压力过高时会导致泵头破裂,造成现场安全隐患。
[0005](4)计量泵无法输送高粘度液体,当输送流量较大,隔膜运动速度较快时,无法将高粘度液体充分吸入泵头,这就造成了流量精度无法可控。
[0006](5)电机高转速和低转速时,膜片往复运动速度变化较大,会造成不同流量区间其输送流体的重复精度误差较大,需要人工二次标定,增加了人工维护时间。
[0007](6)计量泵的膜片破裂后输送的液体会直接从泵头泄漏,导致现场安全隐患。
[0008](7)计量泵无法对管道压力进行监控,因此当管道压力异动时,无法及时判断并发送管道堵塞报警,预付压力过高造成的爆管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由非变频电机控制驱动的高精度数字计量泵。该由非变频电机控制驱动的高精度数字计量泵,具有软硬件相结合的技术创新,可将各种复杂性质的流体更加精确的输送,比传统的变频控制计量泵集成度高、输送精确、体积小、性能稳定、多种报警预报警功能,让其具备比传统计量泵更加智能的性能等优点,本专利技术为实现其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由非变频电机(非变频电机包括但不限于步进电机、伺服电机、直流无刷电机或永磁同步电机)控制驱动的高精度数字计量泵,由泵头、膜片、机芯、直线丝杆、非变频电机和集成电路控制板组成,所述泵头一侧与所述机芯一侧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机芯另一侧与所述非变频电机固定连接,所述非变频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机芯上,所述非变频电机与所述集成电路控制板进行电路控制连接,集成电路控制板根据微分算法函数公式将设定的流量转换成非变频电机控制信号,能够实
现对非变频电机的角度转速的精确控制。
[0010]所述非变频电机驱动所述直线丝杆进行正反转动从而带动所述膜片做往复运动,通过非变频电机的正反转动,从而带动膜片做往复运动,所述膜片设置在所述泵头的内部。
[0011]所述直线丝杆位于所述机芯的内部,所述非变频电机驱动轴穿过机芯与所述直线丝杆进行固定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直线丝杆的外部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两端滑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固定安装所述机芯内;直线丝杆螺纹连接在螺纹套的内部,而螺纹套又通过移动板滑动连接在固定杆上,固定杆将螺纹套和移动板进行位置限制,通过直线丝杆的转动,可使得螺纹套在机芯内进行左右移动。
[0013]所述螺纹套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柱,所述移动柱一端与所述膜片固定连接,通过螺纹套的左右移动,从而带动移动柱和膜片进行左右移动,进而膜片在泵头的内部,可将流体进行吸入和推出泵头。
[0014]优选地,所述泵头由第一泵外壳和第二泵外壳两部分组成,所述螺纹套一端滑动穿过所述第二泵外壳,且与所述移动柱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柱也设置在所述泵头的内部。
[0015]优选地,所述第一泵外壳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上止回阀,底部固定安装有下止回阀;通过上止回阀和下止回阀的设置,可通过膜片将流体进行吸入和推出泵头。
[0016]所述第一泵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电信号与集成电路控制板实时的信号交互,当压力大于安全设定压力式,数字泵的控制电路会自动停机保护,因此无需安装安全阀。
[0017]优选地,所述第二泵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漏液传感器,当膜片破裂液体会滴到漏液传感器的玻璃表面,漏液传感器会将信号发送到集成电路控制板,此时泵会自动停机并发出报警。
[0018]优选地,所述第一泵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堵塞缓冲装置,所述堵塞缓冲装置设置有四组,且呈环形阵列分布在所述第一泵外壳的内部,所述第一泵外壳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一端内部吻合连接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一侧的两端铰接有活动撑杆,所述活动撑杆的一端铰接有第一滑套,所述第一滑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套,所述第一滑套和第二滑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两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槽的内壁,所述滑杆的两端套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设置为环形形状,套在滑杆的两端,且固定贴合在安装槽的内壁。当泵内部发生堵塞时,泵头内部具有压力,从而可使得缓冲块向内部进行移动,缓冲块使得活动撑杆向两侧进行打开,从而活动撑杆使得第二滑套和第一滑套在滑杆上进行滑动,进而可使得第二滑套一端顶在压力传感器上,从而使得压力传感器可进行压力的监测。
[0019]优选地,所述第二滑套的外部套有第一弹簧和固定板,所述第一弹簧一端顶在所述第一滑套上,另一端顶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槽的内部;通过第一弹簧和固定板的设置,可实现对第一滑套、活动撑杆和缓冲块产生回弹力和缓冲力。
[0020]优选地,所述第一滑套的两侧外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设置为T型杆,所述限位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顶柱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套在所述顶柱的外部,且一端与所述限位杆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的一端对应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也开设在所述第一泵外壳的内部,所述限位槽与所述安装槽相联通。
[0021]通过限位杆的设置,可在压力传感器进行压力监测时,避免第二滑套一端毫不限制的紧紧顶在压力传感器,限位杆随着第一滑套也向压力传感器的方向进行移动,但在顶柱的作用下,可在压力传感器完全接受压力时,顶柱顶在限位槽的内壁,从而进行支撑,进而实现第二滑套将压力传感器进行保护,避免压力传感器压碎或压力过载。
[0022]优选地,所述缓冲块一侧的中端固定连接有回弹柱,所述回弹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回弹柱的一端对应设置有回弹槽,所述回弹槽开设在所述第一泵外壳的内部,所述回弹槽与所述安装槽相联通。
[0023]通过回弹柱和第三弹簧的设置,一方面可在泵头内部堵塞时,第三弹簧可对缓冲块提供缓冲力,另一方面可在泵头内部不堵塞时,第三弹簧可对缓冲块提供回弹力,便于缓冲块复位。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由非变频电机控制驱动的高精度数字计量泵,是软硬件相结合的技术创新,可将各种复杂性质的流体更加精确的输送,比传统的变频控制计量泵集成度高、输送精确、体积小、性能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非变频电机控制驱动的高精度数字计量泵,由泵头(1)、膜片(103)、机芯(5)、直线丝杆(505)、非变频电机(6)和集成电路控制板(7)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头(1)一侧与所述机芯(5)一侧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机芯(5)另一侧与所述非变频电机(6)固定连接,所述非变频电机(6)与所述集成电路控制板(7)进行电路控制连接;所述非变频电机(6)驱动所述直线丝杆(505)进行正反转动从而带动所述膜片(103)做往复运动,所述膜片(103)设置在所述泵头(1)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由非变频电机控制驱动的高精度数字计量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丝杆(505)的外部螺纹连接有螺纹套(502),所述螺纹套(50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移动板(501),所述移动板(501)的两端滑动连接有固定杆(503),所述固定杆(503)固定安装所述机芯(5)内;所述螺纹套(502)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柱(504),所述移动柱(504)一端与所述膜片(103)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由非变频电机控制驱动的高精度数字计量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头(1)由第一泵外壳(101)和第二泵外壳(102)两部分组成,所述螺纹套(502)一端滑动穿过所述第二泵外壳(102),且与所述移动柱(504)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由非变频电机控制驱动的高精度数字计量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泵外壳(10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上止回阀(2),底部固定安装有下止回阀(3);所述第一泵外壳(101)的内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808)。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由非变频电机控制驱动的高精度数字计量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洋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威尔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