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系统及基站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67207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34
本公开涉及一种清洁系统及基站,清洁系统包括基站以及用于与基站对接的清洁设备,以清洁设备面向用户的一侧方向记为后侧,以远离用户的一侧方向记为前侧,基站包括基座、托盘、对接平台。基座被构造为沿高度方向延伸;托盘在水平方向上延伸且与基座的底部连接,以与基座共同支撑在支撑面上;托盘被构造为用于承载所述清洁设备的第一对接区;对接平台设置在基座邻近所述托盘一侧的侧壁上,且被构造为由基座的侧壁延伸至位于托盘上方的位置;对接平台被构造为用于与清洁设备的第二对接区对接。基站的托盘和对接平台分别支撑清洁设备的第一对接区、第二对接区,使得基站可以为清洁设备提供稳定的支撑结构,有利于基站上各种功能的部件进行合理布置。件进行合理布置。件进行合理布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清洁系统及基站


[0001]本公开涉及家用电器
,特别涉及一种清洁系统;以及特别涉及一种基站。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水平的发展,市面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清洁设备,人们依靠清洁设备的清洁功能可以从日常清洁工作中解放出来,极大地减小了人们在日常清洁方面的压力,提高了生活质量。
[0003]清洁设备被广泛应用于清洁地面、沙发、毛毯等工作面,使用时,用户可以手握清洁设备上的把手,推动清洁设备在工作面上移动,利用清洁设备的滚刷通过摩擦将工作面上的脏污剥落,进而通过清洁设备的脏污吸纳功能将脏污吸入到污水桶中储存,方便后续集中处理。现有技术中,清洁设备一般作为独立产品存在,在清洁设备使用完成之后,用户需要手动将对清洁设备进行清洁、维护以及充电等后续工作,增加了日常清洁的工作量;还存在清洁设备和基站配合使用的少量产品,但是清洁设备与基站对接时,地刷会与基站发生干涉,导致清洁设备与基站的对接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公开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清洁系统及基站。
[0005]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清洁系统,包括基站以及用于与所述基站对接的清洁设备,以所述清洁设备面向用户的一侧方向记为后侧,以远离用户的一侧方向记为前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
[0006]基座,所述基座被构造为沿高度方向延伸;
[0007]托盘,所述托盘在水平方向上延伸且与所述基座的底部连接,以与所述基座共同支撑在支撑面上;所述托盘被构造为用于承载所述清洁设备的第一对接区;
[0008]对接平台,所述对接平台设置在所述基座邻近所述托盘一侧的侧壁上,且被构造为由所述基座的侧壁延伸至位于所述托盘上方的位置;所述对接平台被构造为用于与所述清洁设备的第二对接区对接。
[0009]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清洁设备的第二对接区设置有对接部,所述对接平台上设置有配合部,所述对接部被构造为与所述配合部插接。
[0010]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清洁设备包括设置在所述机身后侧的污水桶,所述对接部包括设置在所述污水桶底部的排污口;在所述基座内设置有排污槽组件,所述配合部包括所述排污槽组件延伸至所述对接平台的污水口;所述排污口被构造为与所述污水口插接。
[0011]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基座内设置有冲洗机构,所述冲洗机构包括喷水管道;所述冲洗机构被配置为能够将所述喷水管道通过所述污水口伸入所述污水桶的内腔中;所述喷水管道被配置为通过设置的出水口向所述污水桶的内壁喷射液体。
[0012]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接部包括设置在机身底部的注水口,所述配合
部包括凸出于对接平台顶部端面的注水头组件,所述注水头组件被构造为伸入所述注水口内,以与所述注水口对接。
[0013]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注水头组件包括上水管道,以及位于上水管道内的顶杆;所述清洁设备底部的注水口内设置有上水阀;所述上水管道与所述注水口对接后,所述顶杆被构造为推动所述上水阀运动至打开状态。
[0014]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接平台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套,所述注水头组件通过第一密封套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位置;所述第一密封套被配置为在自身形变的范围内允许注水头组件相对于对接平台发生偏移。
[0015]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接部包括设置在所述机身底部的定位口;所述对接平台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被构造为与定位口对接;其中,所述污水口设置在对接平台的中部,所述定位柱、注水头组件分别位于所述污水口的相对两侧。
[0016]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接平台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套,所述定位柱通过第二密封套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位置;所述第二密封套被配置为在自身形变的范围内允许定位柱相对于对接平台发生偏移。
[0017]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定位口与所述定位柱之间还设置有磁吸机构,所述磁吸机构被构造为当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口对接之后,在所述定位柱与定位口之间形成吸附力。
[0018]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污水桶上设置有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被构造为打开或者关闭所述排污口;所述基座内设置有触发机构,所述触发机构包括触发推杆和复位推杆,所述触发推杆被构造为触发所述密封组件打开所述排污口,所述复位推杆被构造为推动所述密封组件运动至关闭所述排污口。
[0019]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发推杆位于所述基座内高于所述污水口顶部端面的位置;所述复位推杆位于所述基座内低于所述污水口顶部端面的位置。
[0020]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对接平台设置有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被配置为当清洁设备的第二对接区与所述对接平台对接后触发对接电信号。
[0021]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清洁设备包括机身以及设置在所述机身下端的地刷组件,所述地刷组件的前侧位置为第一对接区,所述机身的底部为第二对接区;
[0022]所述清洁设备与所述基站对接时,所述地刷组件的第一对接区被构造为与所述托盘接触,所述机身底部的第二对接区与所述对接平台接触;所述清洁设备上除第一对接区、第二对接区的其余位置与所述基站之间具有间隙。
[0023]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地刷组件的前侧位置还设置有预对接区,所述预对接区、第一对接区、第二对接区之间的位置关系被配置如下:所述清洁设备以所述预对接区与托盘接触的位置为支点,向所述对接平台方向转动至使所述第二对接部与所述对接平台接触并对接、第一对接区与所述托盘接触,预对接区与所述托盘脱离。
[0024]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与第一对接区为设置在所述地刷组件上的辅助轮,所述预对接区为设置在所述地刷组件前侧的滚刷;所述托盘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滚刷配合的滚刷槽,以及用于与所述辅助轮配合的辅助轮槽。
[0025]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地刷组件的后侧的相对两侧还设置有后轮,所述后轮被构造为驱动所述地刷组件在工作面上行走;所述滚刷、辅助轮、后轮被构造为在地刷
组件的前后方向上依次分布。
[0026]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托盘上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后轮配合的后轮槽;所述后轮槽的外侧被构造为倾斜的导向面,在清洁设备往对接平台方向转动的过程中,所述导向面被构造为用于与所述后轮的外侧配合,以引导所述后轮偏移至与所述后轮槽对应。
[0027]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所述基站被构造为用于与清洁设备对接,所述基站包括:
[0028]基座,所述基座被构造为沿高度方向延伸;
[0029]托盘,所述托盘在水平方向上延伸且与所述基座的底部连接,以与所述基座共同支撑在支撑面上;所述托盘被构造为用于承载所述清洁设备的第一对接区;
[0030]对接平台,所述对接平台设置在所述基座邻近所述托盘一侧的侧壁上,且被构造为由所述基座的侧壁延伸至位于所述托盘上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洁系统,包括基站(1)以及用于与所述基站(1)对接的清洁设备(2),以所述清洁设备(2)面向用户的一侧方向记为后侧,以远离用户的一侧方向记为前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1)包括:基座(11),所述基座(11)被构造为沿高度方向延伸;托盘(15),所述托盘(15)在水平方向上延伸且与所述基座(11)的底部连接,以与所述基座(11)共同支撑在支撑面上;所述托盘(15)被构造为用于承载所述清洁设备(2)的第一对接区;对接平台(12),所述对接平台(12)设置在所述基座(11)邻近所述托盘(15)一侧的侧壁上,且被构造为由所述基座(11)的侧壁延伸至位于所述托盘(15)上方的位置;所述对接平台(12)被构造为用于与所述清洁设备(2)的第二对接区对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清洁设备(2)的第二对接区设置有对接部(23),所述对接平台(12)上设置有配合部,所述对接部(23)被构造为与所述配合部插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设备(2)包括设置在机身(21)后侧的污水桶,所述对接部(23)包括设置在所述污水桶底部的排污口(233);在所述基座(11)内设置有排污槽组件,所述配合部包括所述排污槽组件延伸至所述对接平台(12)的污水口(143);所述排污口(233)被构造为与所述污水口(143)插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座(11)内设置有冲洗机构,所述冲洗机构包括喷水管道(161);所述冲洗机构被配置为能够将所述喷水管道(161)通过所述污水口(143)伸入所述污水桶的内腔中;所述喷水管道(161)被配置为通过设置的出水口(162)向所述污水桶的内壁喷射液体。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部(23)包括设置在机身(21)底部的注水口(231),所述配合部包括凸出于对接平台(12)顶部端面的注水头组件(13),所述注水头组件(13)被构造为伸入所述注水口(231)内,以与所述注水口(231)对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头组件(13)包括上水管道(131),以及位于上水管道(131)内的顶杆(132);所述清洁设备(2)底部的注水口(231)内设置有上水阀(2311);所述上水管道(131)与所述注水口(231)对接后,所述顶杆(132)被构造为推动所述上水阀(2311)运动至打开状态。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平台(12)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套(121),所述注水头组件(13)通过第一密封套(121)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位置;所述第一密封套(121)被配置为在自身形变的范围内允许注水头组件(13)相对于对接平台(12)发生偏移。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部(23)包括设置在所述机身(21)底部的定位口(235);所述对接平台(12)上设置有定位柱(18),所述定位柱(18)被构造为与定位口(235)对接;其中,所述污水口(143)设置在对接平台(12)的中部,所述定位柱(18)、注水头组件(13)分别位于所述污水口(143)的相对两侧。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平台(12)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套(122),所述定位柱(18)通过第二密封套(122)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位置;所述第二密封套(122)被配置为在自身形变的范围内允许
定位柱(18)相对于对接平台(12)发生偏移。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位口(235)与所述定位柱(18)之间还设置有磁吸机构,所述磁吸机构被构造为当所述定位柱(18)与所述定位口(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鹏高鑫杨翔宇朱晓晨李安波何吾佳郁暄
申请(专利权)人:添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