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电站机组导水机构的导叶轴套检修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67145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33
一种水电站机组导水机构的导叶轴套检修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支撑板放置在导叶下轴套下端的支撑环上并对每根可调节支腿的长度进行微调,拨动固定装置使固定装置与导叶下轴套的内壁相抵,通过升降台和进刀控制系统调整铣刀的位置,启动工作电机和旋转控制系统,使铣刀围绕旋转底座的中心旋转并进行环形洗削加工,加工完毕后停止旋转控制系统和工作电机,并在铣刀上架设百分表检查导叶下轴套台阶轴径加工后的圆度、同心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叶轴套孔检修质量及效率,保证导叶轴套孔与导叶轴颈间隙在设计范围内,进而确保水轮发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全稳定运行。全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电站机组导水机构的导叶轴套检修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电站构件检修方法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水电站机组导水机构的导叶轴套检修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导水机构是水轮发电机组中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调节过机流量、截断水流,起开停机及调节机组出力的作用,其检修质量对大型水电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0003]大型水电站机组导水机构在运行过程中开启、关闭困难,导水机构开启、关闭力矩较大,并对机组调节造成了不利影响。同时机组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受水力空化作用及硬质杂物磨损,导叶轴套孔台阶处容易产生气蚀及划痕,对水电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了严重危害和隐患;因此在日常检修工作中,需要对导叶轴套孔台阶部位进行加工,扩大其内径;对产生气蚀、划痕等缺陷部位,需要补焊后再进行打磨处理;在目前导叶轴套孔缺陷检修的工作中,采取的方法通常是先人工补焊再人工打磨来修复缺陷,采用此类方法,不仅在工作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噪音、粉尘和有害烟雾,而且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且修复质量不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水电站机组导水机构的导叶轴套检修方法,用于导叶轴套孔铣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电站机组导水机构的导叶轴套检修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了一种铣削加工装置,装置包括座板(1)、固定底座(2)、旋转底座(9)、升降台(8)和支撑板(5),底座板(1)上端面的四角处安设有固定装置(6)并与导叶下轴套(4)的内壁相抵,底座板(1)下端面的四角处垂直连接有可调节支腿(3),所述支腿的另一端放置在支撑板(5)上,底座板(1)上端面的中心位置安设有固定底座(2),所述固定底座(2)上安设有旋转底座(9),旋转底座(9)由旋转控制系统(11)控制并围绕自身轴心旋转;旋转底座(9)的上端面放置有滑动板(13),所述滑动板(13)由进刀控制系统(7)控制并沿着径向方向滑动,滑动板(13)的上端面垂直安设有背板(10),背板(10)的正面与升降台(8)滑动连接,背板(10)的背面固定安设有控制箱(14),升降台(8)的下端面安设有铣刀(12),升降台(8)的上端面安设有工作电机(15);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tep1、将支撑板(5)放置在导叶下轴套(4)下端的支撑环(401)上;Step2、对每根可调节支腿(3)的长度进行微调,使支撑板(5)保持水平,并使整体误差控制在0.02mm/m范围内;Step3、拨动固定装置(6),使固定装置(6)与导叶下轴套(4)的内壁相抵,或直接将固定装置(6)卡接在叶下轴套(4)的上端开口处;Step4、通过调整升降台(8)的位置来调整铣刀(12)高度;Step5、通过进刀控制系统(7)调整滑动板(13)的位置,并最终确定铣刀(12)的进刀量;Step6、铣刀(12)的位置最终确定后,启动工作电机(15)并使铣刀(12)高速旋转进行洗削加工;Step7、启动旋转控制系统(11),使铣刀(12)围绕旋转底座(9)的中心旋转并进行环形加工;Step8、加工完毕后停止旋转控制系统(11)和工作电机(15),在铣刀(12)上架设百分表检查导叶下轴套(4)台阶轴径加工后的圆度、同心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电站机组导水机构的导叶轴套检修方法,其特征在于:Step2中,可调节支腿(3)包括支杆(301),所述支杆(301)的上端设有螺纹连接柱(302),支杆(301)的下端设有防滑底座(303),底座板(1)下端面的四角处对应设置有螺纹连接头(101),所述螺纹连接柱(302)与螺纹连接头(101)螺纹连接并对可调节支腿(3)的安装长度进行微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美文熊冬冬段洪朝朱科蒋鹏黄紫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