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化温成型的前围板横梁、成型方法及其应用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设计和制造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一体化温成型的前围板横梁、成型方法及其应用车辆。
技术介绍
[0002]传统车型受制造工艺、转向管柱的限制,前围板横梁往往是由几个零件拼接而成,没有形成一个整体式的横梁结构,随着汽车的发展,目前的结构形式已经不能满足车身碰撞安全和轻量化的要求,一体化成型技术为结构的合理性及轻量化发展提供了一种有益思路。目前多数乘用车型,其安全件(A/B/C柱、保险杠、防撞梁等)大多采用热成型高强度钢,抗拉强度达1500MPa、屈服强度达1200MPa,其中热成型材料主要为硼锰钢材质,该材料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一体化成型需求但也存在生产过程成本能耗高、Al
‑
Si镀层专利限制、大型零件成型困难等问题。与热成形硼钢相比,高温条件下,中锰钢具有更好的高温均匀变形能力和加工硬化性能,其均匀变形量约是硼钢的两倍,从而,更利于零件上厚度均匀分布,避免局部减薄现象的出现,尤其是较高的加工硬化能力能够保证中锰钢有望在高温条件下完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化温成型的前围板横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围横梁本体零件(40),所述前围横梁本体零件(40)包括前围板上横梁(10)、左侧围板总成部件(20)和右侧围板总成部件(30),所述前围板上横梁(10)左侧设有左侧围板总成部件(20),所述前围板上横梁(10)右侧设有右侧围板总成部件(30),所述前围横梁本体零件(40)为一体化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温成型的前围板横梁,其特征在于:一体化温成型的前围板横梁的材质为中锰钢,所述中锰钢的成分为0.1wt.%C,5wt.%Mn,余量为Fe。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温成型的前围板横梁,其特征在于:一体化温成型的前围板横梁的截面为U形结构。4.一体化温成型的前围板横梁的成型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
‑
3任一所述的一体化温成型的前围板横梁,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执行落料工序;S2、执行加热工序;S3、执行温成形冲压工序;S4、成型后执行冷却工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化温成型的前围板横梁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的落料工序,包括以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武成,孟宪明,吴志新,张赛,朱向雷,吴昊,任鹏飞,田杰斌,郑崇嵩,郑鑫福,郝剑虹,崔东,刘佳文,石兴博,李涛,宋通,杨明远,李璐瑶,王思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