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联动式筒体及回转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7003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联动式筒体及回转窑,涉及回转窑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联动式筒体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和贯通部,所述第二筒体设置至少2段,相邻两段第二筒体之间设置贯通部,第一筒体贯穿第二筒体和贯通部,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贯通部之间形成通道;所述第一筒体与贯通部联动旋转。贯通部包括第三筒体和支撑件,支撑件一端连接第一筒体,另一端连接第三筒体。所述的回转窑利用驱动部驱动第一筒体旋转。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回转窑能量利用率高、结构紧凑,能够实现多工序连续生产,具有较大的环保意义和经济效益。经济效益。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联动式筒体及回转窑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回转窑设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联动式筒体及回转窑。

技术介绍

[0002]回转窑是煅烧工艺的主机设备,是对散料或浆料状物料进行热处理的高温热工设备,其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回转窑主要由窑头、窑体、窑尾和支撑架等组成,窑头、窑体和窑尾组成回转窑的核心,完成进料、煅烧和排料等生产任务。窑体(也可称筒体)是回转窑的主体,通常有30

150米长,圆筒形,中间轮带部分用于支撑窑体和限制窑体的运动,避免其在转动过程中掉落。
[0003]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主要来源于人造石墨,现有锂电池石墨负极材料制备工序中涉及到的主要设备,如热包釜、冷却釜,均为间断性设备,只适用于小批量间断性生产,生产效率较低;而隧道窑等属于静态加热,相对于动态加热,其传热效率较低,受热不均匀,且盛放物料的坩埚在炭化过程中也吸收了大量热量,需要一并冷却导致能耗较高。此外,物料在热包釜中被加热到650℃,进行造粒和初步炭化,造粒完成的物料还需降温到常温再进入隧道窑等窑炉,重新从常温升温到1000℃左右,这样的工艺不仅繁琐,还会严重浪费能源。
[0004]因此,开发出一款回转窑能够适用于锂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具有非常大的应用价值。
[0005]经检索,中国专利号ZL201921255044.3,授权公告日为2020年4月17日,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一种回转窑支撑结构;该申请案包括回转窑筒体、若干支撑片以及支撑轮,支撑轮通过支撑片安装在回转窑筒体的外壁上,回转窑筒体与支撑轮同轴心线,支撑片的一端安装有铆钉,支撑片通过铆钉均布在回转窑筒体的外壁上,支撑片所在的面与回转窑筒体的外圆相切,支撑片的另一端连接有安装臂,安装臂远离支撑片的一端与支撑轮铰接。但该申请案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支撑片将回转窑筒体与转动轮连接,使转动轮与回转窑筒体之间拉开一定距离,以减小转动轮承受的回转窑筒体的高温,与锂电池石墨负极材料制备工序中涉及的问题缺乏相关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联动式筒体及回转窑,该回转窑能量利用率高、结构紧凑、节能环保,且能够实现多工序(如造粒、炭化)连续生产,具有较大的环保意义和经济效益。
[0008]2.技术方案
[0009]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10]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联动式筒体,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和贯通部,所述第二筒体设置至少2段,相邻两段第二筒体之间设置贯通部,第一筒体贯穿第二筒体和贯通部,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贯通部之间形成连续通道;所述第一筒体与贯通部联动旋转。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贯通部包括第三筒体和支撑件,支撑件一端
连接第一筒体,另一端连接第三筒体。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支撑件沿第一筒体的圆周方向设置多个。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支撑件一端与第一筒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三筒体铰接。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支撑件一端与第一筒体铰接,另一端与第三筒体固定连接。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支撑件一端与第一筒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三筒体固定连接。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支撑件与第一筒体的外壁相切固定。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第三筒体沿其内侧壁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连接件,支撑件一端焊接固定于第一筒体;另一端焊接固定于连接件上,或者另一端通过螺栓紧固于连接件上。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第三筒体与第二筒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部。
[0019]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回转窑,包括驱动部,还包括所述的联动式筒体,所述的驱动部驱动第一筒体旋转。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第一筒体伸出第二筒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的贯通部设置有第三支撑部。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第二筒体与贯通部组成回转窑外筒体,该外筒体的一端设置热源入口,另一端设置热源出口,其中,热源入口靠近出料端,热源出口靠近进料端,热源入口经所述通道连通热源出口。
[0022]3.有益效果
[0023]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效果:
[0024](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回转窑,采用含支撑件的贯通部,该贯通部的支撑结构有效的补偿了第一筒体受热径向膨胀,减少了由膨胀形变导致的第一筒体的内部应力,一方面采用多点支撑第一筒体,使得结构更加可靠安全,另一方面减少了回转窑全部分段造成的热损失及空间的浪费,使得能量利用率提高,结构更加紧凑,设备占地面积更小。
[0025](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回转窑,其第二筒体设置至少2段,相邻两段第二筒体之间设置贯通部,回转窑可划分成至少2个处理区,不同处理区完成生产的不同工序,如实现石墨负极材料造粒、炭化2个工序的连续生产,无需多次升温降温,工艺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并且动态旋转加热物料,使得物料受热更均匀,相对传统静态加热,传热效果得到很大提高,同时避免了传统炭化工艺中坩埚吸热等能量浪费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回转窑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支撑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支撑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支撑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支撑结构示意图;
[0031]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筒体与第三筒体的装配示意图;
[0032]图7为第二筒体与第三筒体间密封示意图。
[0033]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0034]1、第一筒体;2、第二筒体;21、热源入口;22、热源出口;3、第一支撑部;4、第二支撑部;5、贯通部;51、支撑;52、滚圈;53、第三筒体;54、支撑件;55、连接件;551、螺孔;6、驱动部;7、密封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描述。
[0036]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37]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联动式筒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筒体(1)、第二筒体(2)和贯通部(5),所述第二筒体(2)设置至少2段,相邻两段第二筒体(2)之间设置贯通部(5),第一筒体(1)贯穿第二筒体(2)和贯通部(5),第一筒体(1)与第二筒体(2)、贯通部(5)之间形成连续通道;所述第一筒体(1)与贯通部(5)联动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动式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贯通部(5)包括第三筒体(53)和支撑件(54),支撑件(54)一端连接第一筒体(1),另一端连接第三筒体(5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联动式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件(54)沿第一筒体(1)的圆周方向设置多个。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联动式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件(54)一端与第一筒体(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三筒体(53)铰接。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联动式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件(54)一端与第一筒体(1)铰接,另一端与第三筒体(53)固定连接。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晨军刘春华金玲玲李挺白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科达锂电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