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包覆造粒设备及石墨负极材料包覆造粒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66409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式包覆造粒设备及石墨负极材料包覆造粒方法,属于锂电池石墨负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设置的外壳、夹套、旋转中心筒以及搅拌装置,所述的外壳与夹套之间形成物料通道,夹套与旋转中心筒之间形成热源通道,搅拌装置贯穿旋转中心筒,一端延伸至外壳的空腔中,该搅拌装置将外壳空腔内的物料经旋转中心筒输送至下一工序。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能够实现锂电池负极材料的连续包覆造粒,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造粒区域长度只需传统长度的一半,因而单套装置处理能力得到提高,可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另外,物料先与高温烟气顺流换热,再与高温烟气逆流换热,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量的利用率。量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包覆造粒设备及石墨负极材料包覆造粒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电池石墨负极材料制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立式包覆造粒设备及石墨负极材料包覆造粒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的锂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生产工艺中,造粒是负极材料生产的关键步骤,包覆造粒环节一般在釜体中进行,造粒釜外安装有电阻丝,通过壁面将热量传递到釜内的物料,使物料在650℃以下搅拌混匀,通过搅拌轴反复搅拌混合石墨烯粉料和沥青粉料,使沥青粉料融化并包覆在石墨烯颗粒的外表面上,从而得到负极材料半成品,物料在造粒釜内升温搅拌的一个周期为8~10小时,到达反应时间后,物料经造粒釜放出来至冷却釜,然后造粒釜继续投料进行新一轮的造粒,造粒釜造粒过程中,造粒釜上料和放料工序均需要停釜,造粒釜为间歇式工作,生产效率低。
[0003]针对上述锂电池石墨负极材料包覆造粒工序,存在以下问题:1、造粒釜为间断性设备,生产效率较低;2、单体设置的产量较低,只适用于小批量间断性生产。
[0004]经检索,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 216224247 U,授权公告日为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包覆造粒设备,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夹套(2)、旋转中心筒(3)以及搅拌装置(4),搅拌装置(4)贯穿旋转中心筒(3),夹套(2)设置于旋转中心筒(3)外部,外壳(1)与夹套(2)之间形成物料通道,该物料通道与旋转中心筒(3)内部连通;夹套(2)与旋转中心筒(3)之间形成热源通道;所述的搅拌装置(4)将物料通道内的物料经旋转中心筒(3)输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包覆造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1)上设置物料进口(11),旋转中心筒(3)顶部设置物料出口(51);所述的夹套(2)上设置热源入口(21)以及热源出口(22),热源入口(21)高于热源出口(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立式包覆造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中心筒(3)的顶部设有固定外罩(5),物料出口(51)设置在该固定外罩(5)上,且旋转中心筒(3)位于固定外罩(5)内的外壁上设有若干刮刀(3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立式包覆造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中心筒(3)外壁上设置有肋板(32),肋板(32)沿旋转中心筒(3)轴向间隔设置多个。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立式包覆造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中心筒(3)内壁上设置有筒体搅齿(33),筒体搅齿(33)沿旋转中心筒(3)轴向间隔设置多个。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立式包覆造粒设备,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玲玲朱晨军丁明雷李挺白勇刘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科达锂电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