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性密封装置及回转窑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9100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弹性密封装置及回转窑,属于密封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环部和密封部,该环部套设在转动筒体的外周壁上,其中,环部包括若干个沿环向分布的单体,所述单体的一端开设凹槽,另一端开设有凸块,相邻单体之间通过凹槽与凸块相互配合连接。所述的密封部包括多个沿环部外周壁依次层压设置的第一密封件,该第一密封件的一端与单体相连接,且覆盖相邻单体之间的连接处,另一端与固定筒体上的支撑体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环部的设置,能有效避免第一密封件与转动筒体的直接接触,从而提高了密封装置的使用寿命。另外,凹凸面的连接形式与第一密封件的组合设置,不仅保证了筒体膨胀后单体的准确定位,还确保了筒体膨胀后密封装置的可靠性。筒体膨胀后密封装置的可靠性。筒体膨胀后密封装置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性密封装置及回转窑


[0001]本技术属于密封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弹性密封装置及回转窑。

技术介绍

[0002]回转窑是煅烧工艺的主机设备,是对散料或浆料状物料进行热处理的高温热工设备,其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回转窑主要由窑头、窑体、窑尾和支撑架等组成,为了防止窑体中的物料和气体泄漏,在窑头和窑尾处需要设置密封装置。
[0003]以锂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的生产为例,市场上存在较多企业使用外热式回转窑进行石墨负极材料的造粒或炭化。但在日常生产中发现,回转窑密封处会存在漏粉或物料挥发分外泄的情况。尤其是负极材料需要在保护性气体的氛围中进行造粒或炭化,一旦外界的空气被吸入回转窑内,或者回转窑内挥发分携带物料外泄,将会引起挥发分甚至物料燃烧,导致产品产量和质量严重下降。因而,回转窑密封装置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回转窑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0004]经检索,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11060627U,授权公告日为2020.07.21的申请案,公开了一种回转窑及其双层弹性密封装置,该申请案中,密封组件远离环形锥体的一端与筒体的外壁相抵,密封组件的外侧设置有压紧机构,密封组件包括沿筒体周向呈鱼鳞片排布的内弹性密封片,内弹性密封片的外侧设置有沿筒体周向呈鱼鳞片排布的外弹性密封片,内弹性密封片和外弹性密封片之间设置有隔热板。该申请案回转窑的动静结合部位采用双层弹性密封装置,确保无粉尘和废气泄漏。但该申请案中,内弹性密封片直接和筒体的外壁相接触,内弹性密封片易摩擦破损,导致长期使用状态下,密封装置密封效果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1、要解决的问题
[0006]为了提高回转窑的密封性能,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弹性密封装置及回转窑。本技术的弹性密封装置一方面能够很好地适应筒体的径向扩张,保证密封效果,另一方面,能够减少弹性密封片的磨损,从而延长密封装置的使用寿命。
[0007]2、技术方案
[0008]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9]本技术的一种弹性密封装置,包括环部和密封部,所述环部包括多个单体,多个单体首尾插接,组成环状封闭式结构;所述密封部包括多个第一密封件,多个第一密封件沿环部外周壁依次层压设置,第一密封件的一端与单体相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单体的一端开设凹槽,另一端设置凸块,相邻单体之间通过凹槽与凸块相互配合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密封件覆盖相邻单体之间的连接处。
[0012]进一步地,相邻第一密封件的搭接处设有第二密封件,第二密封件同样沿环向层压重叠设置。
[0013]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密封件与第二密封件之间设有第三密封件。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中间部和第二连接部,其中,第一连接部与支撑体相连接,第二连接部与单体相连接。
[0015]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密封件外周缠绕有牵引件,支撑体上设有支撑件,牵引件穿过该支撑件后两端连接配重。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密封件为耐火陶瓷纤维材料或碳硅铝复合板。
[0017]本技术的一种回转窑,包括上述的密封装置。
[0018]进一步地,所述的回转窑还包括窑头、窑体和窑尾,所述的环部套设于窑体两端外周壁,支撑体与窑头、窑尾固定连接,实现窑体与窑头、窑体与窑尾的密封。
[0019]3、有益效果
[002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1](1)本技术的一种弹性密封装置,包括环部和密封部,该环部套设在转动筒体的外周壁上,通过环部的设置,避免了第一密封件与转动筒体的直接接触,可有效防止第一密封件与转动筒体的长期摩擦,而导致第一密封件磨损,从而提高其使用寿命;另外,环部由多个沿环向分布的单体组成,且相邻单体之间插接配合,这种设计使得环部能够适应筒体的径向扩张,防止环部因受到过大的径向挤压力而发生破裂,影响密封效果。
[0022](2)本技术的一种弹性密封装置,通过对单体具体结构的优化设计,单体的一端开设凹槽,另一端开设有凸块,通过凹槽和凸块的紧密配合,不仅能够适应筒体的径向扩张;同时,对单体的移动具有一定的导向、限位作用,可有效防止单体之间发生错位,从而影响密封效果;
[0023](3)本技术的一种弹性密封装置,第一密封件覆盖相邻单体之间的连接处,当筒体受热膨胀后,单体之间的间隙会随筒体增大而增大,但由于圆周方向上单体之间的凹凸面仍然贴合,而径向的间隙由第一密封件进行密封,从而保证了膨胀后的密封性。
[0024](4)本技术的一种弹性密封装置,相邻第一密封件外层设有第二密封件,第一密封件与第二密封件之间设有第三密封件,第二密封件和第三密封件的设置,进一步保证了整个密封装置的密封效果;另外,牵引件缠绕第二密封件后,两端悬挂有配重块,可保证密封装置各部件之间接触更加紧密,保证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的弹性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中单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技术的密封装置的剖视图;
[0028]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0029]图5为本技术中第一密封件展开示意图;
[0030]图6为本技术中第一密封件与单体的连接示意图。
[0031]图中:1、环部;11、单体;111、凹槽;112、凸块;
[0032]2、密封部;21、第一密封件;211、第一连接部;212、中间部;213、第二连接部;22、第二密封件;23、第三密封件;
[0033]3、支撑件;4、牵引件;5、支撑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进行描述。
[0035]实施例1
[0036]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弹性密封装置,包括环部1和密封部2,其中,所述的环部1包括多个单体11,多个单体11沿环形首尾插接,形成一环状封闭式结构。所述密封部2包括多个第一密封件21,多个第一密封件21沿环部1外周壁依次层压设置,第一密封件21的一端与单体11相连接。该第一密封件21为弹性密封片,对单体11进行压紧,且随着单体11进行同步的径向扩张。
[0037]传统的密封装置由于弹簧片与筒体长期摩擦容易磨损失效,使用周期短,需经常更换维修。本实施例的一种弹性密封装置,使用时,该环部1套设在转动筒体的外周壁上,且与转动筒体之间紧密贴合。通过环部1的设置,避免了第一密封件21与转动筒体的直接接触,可有效防止第一密封件21与转动筒体的长期摩擦,而导致第一密封件21磨损,从而提高其使用寿命。另外,单体11之间插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使得整个环部1能够适应转动筒体的径向扩张,防止环部1因受到过大的径向挤压力而发生破裂,影响密封效果。
[0038]如图2所示,所述单体11的一端开设凹槽111,另一端设置凸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性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环部(1)和密封部(2),所述环部(1)包括多个单体(11),多个单体(11)首尾插接,组成环状封闭式结构;所述密封部(2)包括多个第一密封件(21),多个第一密封件(21)沿环部(1)外周壁依次层压设置,第一密封件(21)的一端与单体(11)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性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11)的一端开设凹槽(111),另一端设置凸块(112),相邻单体(11)之间通过凹槽(111)与凸块(112)相互配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弹性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密封件(21)覆盖相邻单体(11)之间的连接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弹性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第一密封件(21)的搭接处设有第二密封件(22),第二密封件(22)同样沿环向层压重叠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弹性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密封件(21)与第二密封件(22)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勇李挺刘春华朱晨军金玲玲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科达锂电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