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6859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用于围绕电线密封的密封件的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壳体、密封件和后支架。该连接器壳体具有一层接一层布置的板形壳体,每个板形壳体均具有接收端子的端子接收沟道。密封件具有围绕电线的密封主体和沿电线的纵向从密封主体突出的管部。后支架包括用以夹住密封件的管部的多个支架。每个支架均具有用以夹住密封件的管部的槽,并且当支架在它们之间夹住管部时该槽压缩管部的内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一 种相对于在连接器和电线之间的间隙具有防水构造 的连接器。
技术介绍
机动车辆安装有各种电子设备。电力或控制信号经由线束被供应 到电子设备。线束包括多个电线和连接器。电线具有导电芯线和覆盖 芯线的绝缘层。存在几种密封连接器以防止诸如水之类的液体进入连接器内。例如(日本)H05-152028A公开了一种具有连接器壳体和密封件的连接 器。该连接器壳体包括盒形第一壳体,其具有端子接收沟道以接收 与电线联结的端子;以及在其内接收第一壳体的管形第二壳体。密封件具有板形状,并且由诸如橡胶之类的弹性材料形成。该密 封件具有多个通孔,以允许与端子连接的电线进入。密封件被挤压装 配于接收第一壳体的第二壳体中并且密封连接器。该连接器以下面的方式装配。将电线通过密封件的通孔并且将端 子连接到电线的端部上。端子被插入第一壳体的端子接收腔内并且第 一壳体被接收在第二壳体中。然后将密封件挤压装配入第二壳体内并 且该连接器匹配于配合的连接器。密封件围绕电线密封并且防止诸如水之类的液体进入第一壳体的 端子接收腔内。(日本)H05-152028A的连接器具有接收电线进入的多个通孔。 因此,当电线拉伸或弯曲时,密封件弹性变形并且引起相对于电 线的间隙,导致诸如水之类的液体通过间隙进入。密封件能够被进一步挤压装配入第二壳体内以围绕电线密封。然而,相对密封件的弹性力来说需要大的挤压装配力来挤压装配密封件, 导致连接器装配的低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密封件的连接器,该密封件用于 围绕电线密封防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连接器包括用于接收端子的连接器壳 体;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密封件,该密封件连接到连接器壳体上,用于 密封被连接于端子的电线;以及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后支架,该后支架 能够连接到密封件上,其中,密封件包括能够连接到连接器壳体上的 密封主体和沿电线的纵向从密封主体向外突出并且覆盖电线的管部, 并且后支架具有用于在它们之间夹住管部的多个支架,多个支架具有 当支架夹住管部时用于压缩管部和减小管部内径的压缩部。由此,密封件的管部确保围绕电线密封。夹住管部的支架抑制管 部的弹性变形并且防止在电线和管部之间产生间隙。优选,支架的端部能够旋转地与能够弹性变形的联结部相连接, 并且支架的端部能够与锁定部结合在一起。由此,夹住密封件的管部的支架易于被装配到一起。附图说明图l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2是图1的连接器的横截面视图3是图1的连接器的一部分连接器块的透视图4是示出图3的后支架还未装配到密封件上的透视图5是图3的后支架的正视图6是图3的密封件和后支架的第二实施例的透视图;以及 图7是图6的后支架的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通过参照图1-7解释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的实施例。参照图1,连接 器1包括连接器壳体2、密封件3和后支架4。连接器壳体2包括壳主 体5、外壳6和连接器块7。壳主体由绝缘合成树脂形成。壳主体5是管形的,并且包括面壁 10,该面壁10具有多个孔12,以允许配合连接器的阳突出物(male tab ) 进入;以及从面壁10的外边缘延伸的多个周壁11。壳主体5接收连 接器块7。外壳6由绝缘合成树脂制成并且是管形的。接收连接器块7的壳 主体5被装配入外壳6内。参照图1和2,连接器块7包括多个阴端子13、多个板形壳体14 和罩15。阴端子13由导电金属板形成,并且其中每一个均包括电线连接部 和电接触部。电线连接部每个均被连接到电线16的端部上。电接触部 每个均是管形的,并且接收配合阳端子的阳突出物,以获得与阳端子 的电连接。本实施例示出连接器块7具有四个由绝缘合成树脂制成的板形壳 体14。每个板形壳体14均具有彼此平行布置的多个端子接收沟道17, 以接收阴端子13,并且随后彼此叠置板形壳体14。罩15具有U形并且由绝缘合成树脂制成。罩15具有上壁18和 从上壁18的边缘向下延伸的相向的侧壁19。罩15的上壁18覆盖最 上部的板形壳体14,并且相向的侧壁19在它们之间保持板形壳体14。以如下方式装配连接器块7:具有端子接收沟道17的板形壳体14 被彼此叠置并且由罩15覆盖和保持,上述端子接收沟道17接收与电 线16进行连接的阴端子13。如图l所示,由诸如橡胶之类的弹性材料制成的密封件3被彼此 叠置在相应的板形壳体14上。每个密封件3均模制形成,以覆盖与阴 端子13进行连接的电线16,并且如图2-4所示包括密封主体20和管 部21。每个密封主体20均是板形的,并且当阴端子13被接收在端子接收沟道17中时其一个面22抵接在壳主体5的端部上。每个密封件3 的管部21沿电线16的纵向从密封主体20的另一个面23突出,并且 覆盖电线16。每个密封件3均与相关的后支架4 一起使用,该后支架4由硬绝 缘合成树脂制成,很难弹性变形,如图l所示。参照图4和5,后支 架4具有 一对支架24 (第一支架)和25 (第二支架),以在它们之 间保持密封件3的管部21;以及联结部26,以联结相应支架24和25 的近端部24a和25a。该对支架24和25是杆形的并且在相向的面24c和25c上具有多 个槽27,以便当第一和第二支架24和25彼此平行叠置时夹住管部21。多个槽27具有圆弧横截面。槽27沿第一和第二支架24和25的 纵向彼此平行布置,并且沿电线16的纵向延伸。槽27从而相应于压 缩部。联结部26是带形的,并且将支架24的近端部24a和支架25的近 端部25a互连,使得支架24和25相对于联结部26能够旋转。第一支架24在其远端部24b处具有锁定突起30。锁定突起30具 有朝向第二支架25突出的钩31。当支架24、 25的远端部24b、 25b 彼此抵接时,锁定突起30进入锁定孔33内并且结合第二支架25的捕 捉器32。锁定突起30从而相应于第一锁定部。第二支架25在远端部25b处具有捕捉器32以接收第一支架24 的钩31。该捕捉器32从而相应于第二锁定部。以如下方式装配连接器1:将密封件3和后支架4连接到已装配 的连接器块7上。密封件3模制形成以覆盖被连接到阴端子13上的电 线16。后支架4每个均被连接到围绕电线16模制形成的相关密封件3 上。如图4所示,密封件3的管部21被定位在后支架4的第二支架 25的槽27中。然后围绕联结部26朝向第二支架25旋转第一支架24, 使得该对支架24和25通过槽27夹住管部21,并且相向的面24c和 25c彼此进行接触,如图5所示。第一支架24的钩31结合第二支架25的捕捉器32,使得第一和 第二支架24、 25的槽27在它们之间压缩管部21并且减小管部21的 内径。连接到由密封件3和后支架4密封的电线16上的阴端子13随后 被连接到相关的板形壳体14上。该板形壳体14被用力挤压在一起, 并且罩15被安装到已装配的壳体14上。已装配的连接器块7随后被插入壳主体5内,并且该壳主体5被 用力插入外壳6内。当外壳6和壳主体5被结合在一起时,密封主体 20的外周表面进入与外壳6的内表面相接触,如图2所示,并且获得 在管部21和电线16之间的密封。上述连接器1随后被装配到配合的端子上并用作机动车辆中的线束。后支架4的该对支架24和25相对于阴端子13被定位在密封主体 20的外部,并且通过槽27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包括: 用于接收端子的连接器壳体; 密封件,该密封件由弹性材料制成并且连接到连接器壳体上,用于密封被连接于端子上的电线;以及 后支架,该后支架由合成树脂制成并且能够连接到密封件上, 其中,密封件包括能够连接 到连接器壳体上的密封主体和沿电线的纵向从密封主体向外突出并且覆盖电线的管部,并且 后支架具有用于在它们之间夹住管部的多个支架,该多个支架具有当支架夹住管部时用于压缩管部和减小管部内径的压缩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木雄策坂元信幸
申请(专利权)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