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碱液循环的煮练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6650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碱液循环的煮练机,升降分隔座包括长方体状的中间分隔座;中间分隔座的前后方向的宽度与轧碱箱的内腔的前后宽度相同;当中间分隔座处于最下端时,中间分隔座与轧碱箱的左侧壁、下侧壁和右侧壁之间成型有供布料穿行的通道;中间分隔座的左下角和右下角分别成型有一对前后设置的下支撑板;一对下支撑板之间设置有下导辊;轧碱箱的左侧壁、下侧壁和右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前后均匀分布的外导气管;外导气管朝向轧碱箱的内腔的一端设置有若干外喷嘴;中间分隔座的左端面、下端面和右端面上设置有若干前后均匀分布的内导气管;内导气管朝向通道的一端设置有若干内喷嘴;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使得布料中的杂质在整个通道都会与碱液很好的反应,提高煮练的效率的效果。提高煮练的效率的效果。提高煮练的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碱液循环的煮练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煮练机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碱液循环的煮练机。

技术介绍

[0002]棉纤维制品在退浆之后,虽然除掉了大部分的浆料和小部分的天然杂质,但大部分的天然杂质(如果胶、蜡质、棉籽壳)尚未去除,使棉织物布面较黄、渗透性差,不能适应染色、印花加工的要求。为使织物获得良好的湿润性及外观,有利于印染过程中染料的吸附、扩散。在退浆后,要经过精练的过程(对棉织物也称为煮练)。煮练的原理是在煮练烧碱及煮练助剂的作用下,使得棉纤维中的杂质中通过溶解、降解、乳化等作用而去除。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05576501U的中国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环保印染连续前处理联合机,其包括若干个进布架、煮练机、水洗机、回水箱、汽蒸机、蒸汽管和若干个出布架,在所述煮练机内设有若干浸轧托辊,煮练机底部设有波轮,使用时波轮旋转带动碱液向位于浸轧托辊上的布料进行进行冲击,提高碱液的渗透力。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由于浸轧托辊的布料上下数层折叠设置,这样波轮产生的冲击力对于下部几层布料有作用,对于上部的几层布料作用很小,这样在煮练机内的布料中的杂质不会全程都与碱液很好的反应,影响煮练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使得碱液无法全程与布料中的杂质很好反应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碱液循环的煮练机。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碱液循环的煮练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碱液循环的煮练机,包括轧碱机构;布料从所述轧碱机构的左侧上料并且从所述轧碱机构的右侧离开所述轧碱机构;所述轧碱机构包括上端开口的轧碱箱和升降设置在所述轧碱箱内的升降分隔座;所述升降分隔座包括长方体状的中间分隔座;所述中间分隔座的前后方向的宽度与所述轧碱箱的内腔的前后宽度相同;当所述中间分隔座处于最下端时,所述中间分隔座与所述轧碱箱的左侧壁、下侧壁和右侧壁之间成型有供布料穿行的通道;所述中间分隔座的左下角和右下角分别成型有一对前后设置的所述下支撑板;一对所述下支撑板之间设置有下导辊;所述轧碱箱的左侧壁、下侧壁和右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前后均匀分布的外导气管;所述外导气管朝向所述轧碱箱的内腔的一端设置有若干外喷嘴;所述中间分隔座的左端面、下端面和右端面上设置有若干前后均匀分布的内导气管;所述内导气管朝向所述通道的一端设置有若干内喷嘴;外部的供气装置向所述外导气管和所述内导气管供气。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布料沿着中间分隔座与轧碱箱的左侧壁、下侧壁和右侧壁之间的通道前进,然后外喷嘴和内喷嘴同时喷气,这样通道内的碱液在气流的作用下与布料充分接触,使得布料中的杂质在整个通道能都会与碱液很好的反应,可提高煮练的效率;同时中间分隔座升降设置,可以轻松的实现布料上料;并且中间分隔座的存在可以减少
轧碱箱内碱液的使用量。
[0008]可选的,所述轧碱箱的前后侧壁上分别成型有三组循环进出孔组;三个循环进出孔组正对所述通道的左侧、中侧和右侧;循环进出孔组包括若干前后开口的循环进出孔;所述中间分隔座的中部前后方向插设有中间循环管;所述轧碱箱的前后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循环组件;所述循环组件用于连接同侧的所述循环进出孔和所述中间循环管的端部并且驱动所述通道内的碱液前后方向流动。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对循环组件作用使得通道内的碱液流过其中一个循环组件、中间循环管、另一个循环组件再回到通道内,这样碱液内的成分会更加均匀,使得布料中的杂质与碱液更好的反应。
[0010]可选的,所述循环组件包括内部中空的圆柱状的循环连接座、循环泵和圆环柱体状的循环连接套;所述轧碱箱的前后端面上成型有若干循环内管;所述循环内管与所述循环进出孔一一对应并且连通;与同一所述循环进出孔组的所述循环进出孔相连接的所述循环内管的外侧端连接有循环连接管;所述循环连接管上连接有循环外管;所述循环外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循环连接座连接;所述轧碱箱的前后端面上分别成型有水平支撑板;所述循环泵固定在所述水平支撑板的上端面上;所述水平支撑板的上端面靠近所述轧碱箱的一端移动设置有伸缩驱动板;所述循环连接套固定在所述伸缩驱动板靠近所述轧碱箱的端面上;所述循环泵的一端与所述循环连接套之间设置有循环软管、另一端与所述循环连接座之间设置有循环水管;所述轧碱箱的前后侧壁上分别成型有前后开口的伸缩孔;所述循环连接套与相应侧的所述伸缩孔密封滑行设置;所述中间分隔座的前后端面上分别成型有供所述循环连接套插入的避让槽;所述循环连接套靠近所述中间循环管的一端成型有供所述中间循环管插入的连接插槽。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一对循环连接套向内伸出套设在中间循环管的两端,这样整个循环系统连接成一体,工作时,一对循环泵启动,使得通道的碱液通过同侧的循环进出孔、循环内管、循环连接管、循环外管、循环连接座、循环水管、循环泵、循环软管、循环连接套进入到中间循环管,在从另一侧的循环连接套、循环软管、循环泵、循环水管、循环连接座、循环外管、循环连接管、循环内管、循环进出孔流回到通道内,这样使得碱液循环流动,使得碱液成分更均匀。
[0012]可选的,所述连接插槽的内圆柱面上成型有若干轴向均匀分布的内密封圈。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碱液循环时,循环连接套和中间循环管之间不会漏水。
[0014]可选的,所述外导气管的左端超出所述轧碱箱的上端面并且连接有外配气导管;所述外配气导管的上端连接有外进气导管;所述外进气导管与外部的供气装置连接;所述内导气管的左端超出所述中间分隔座的上端面并且连接有内配气导管;所述内配气导管的上端连接有内进气导管;所述内进气导管与外部的供气装置连接。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外部的供气装置向内进气导管和外进气导管供气,气体通过内进气导管和内配气导管向内导气管供气;气体通过外进气导管和外配气导管向外导气管供气,这样使得气体均匀进入到内导气管和外导气管内。
[0016]可选的,所述轧碱箱的上端面左端成型有一对前后分布的进布支撑板;所述进布支撑板之间旋转设置有进布导辊;所述进布导辊与左侧的所述下导辊之间的布料竖直设置;所述轧碱箱的右侧壁上端成型有左右开口的右上穿槽;所述右上穿槽的下侧壁上和所
述中间分隔座的上端面右端分别设置有轧布组件;当所述中间分隔座处于最下端时,一对轧布组件左右相对;一对轧布组件用于去除布料上多余的碱液;当工作时,一对轧布组件之间和右侧的所述下导辊之间的布料竖直设置。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布料位于通道的两个竖直部内的部分竖直设置,这样从外喷嘴和内喷嘴喷出的气体垂直与布料,使得碱液流动垂直于布料,渗透力更大。
[0018]可选的,所述轧布组件包括成型在所述中间分隔座的上端面或者所述右上穿槽的下侧壁上的轧布支撑板;一对所述轧布支撑板相互靠近的端面上分别垂直移动设置有轧布架;所述轧布架上旋转设置有若干上下分布的轧布辊。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轧布架的水平移动可以在中间分隔座的下降过程中使得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碱液循环的煮练机,包括轧碱机构(10);布料(40)从所述轧碱机构(10)的左侧上料并且从所述轧碱机构(10)的右侧离开所述轧碱机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轧碱机构(10)包括上端开口的轧碱箱(11)和升降设置在所述轧碱箱(11)内的升降分隔座(16);所述升降分隔座(16)包括长方体状的中间分隔座(161);所述中间分隔座(161)的前后方向的宽度与所述轧碱箱(11)的内腔的前后宽度相同;当所述中间分隔座(161)处于最下端时,所述中间分隔座(161)与所述轧碱箱(11)的左侧壁、下侧壁和右侧壁之间成型有供布料(40)穿行的通道;所述中间分隔座(161)的左下角和右下角分别成型有一对前后设置的所述下支撑板(1611);一对所述下支撑板(1611)之间设置有下导辊(162);所述轧碱箱(11)的左侧壁、下侧壁和右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前后均匀分布的外导气管(12);所述外导气管(12)朝向所述轧碱箱(11)的内腔的一端设置有若干外喷嘴(121);所述中间分隔座(161)的左端面、下端面和右端面上设置有若干前后均匀分布的内导气管(163);所述内导气管(163)朝向所述通道的一端设置有若干内喷嘴(1631);外部的供气装置向所述外导气管(12)和所述内导气管(163)供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碱液循环的煮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轧碱箱(11)的前后侧壁上分别成型有三组循环进出孔组;三个循环进出孔组正对所述通道的左侧、中侧和右侧;循环进出孔组包括若干前后开口的循环进出孔(1101);所述中间分隔座(161)的中部前后方向插设有中间循环管(166);所述轧碱箱(11)的前后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循环组件(19);所述循环组件(19)用于连接同侧的所述循环进出孔(1101)和所述中间循环管(166)的端部并且驱动所述通道内的碱液前后方向流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碱液循环的煮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组件(19)包括内部中空的圆柱状的循环连接座(194)、循环泵(196)和圆环柱体状的循环连接套(199);所述轧碱箱(11)的前后端面上成型有若干循环内管(191);所述循环内管(191)与所述循环进出孔(1101)一一对应并且连通;与同一所述循环进出孔组的所述循环进出孔(1101)相连接的所述循环内管(191)的外侧端连接有循环连接管(192);所述循环连接管(192)上连接有循环外管(193);所述循环外管(193)的另一端与所述循环连接座(194)连接;所述轧碱箱(11)的前后端面上分别成型有水平支撑板(112);所述循环泵(196)固定在所述水平支撑板(112)的上端面上;所述水平支撑板(112)的上端面靠近所述轧碱箱(11)的一端移动设置有伸缩驱动板(1991);所述循环连接套(199)固定在所述伸缩驱动板(1991)靠近所述轧碱箱(11)的端面上;所述循环泵(196)的一端与所述循环连接套(199)之间设置有循环软管(198)、另一端与所述循环连接座(194)之间设置有循环水管(195);所述轧碱箱(11)的前后侧壁上分别成型有前后开口的伸缩孔(1102);所述循环连接套(199)与相应侧的所述伸缩孔(1102)密封滑行设置;所述中间分隔座(161)的前后端面上分别成型有供所述循环连接套(199)插入的避让槽(16100);所述循环连接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贵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冠东印染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