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料钢筒仓加劲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6614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散料仓,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储存散料的圆柱形或矩形筒仓结构的散料钢筒仓加劲肋结构。包括加劲肋,加劲肋设在筒仓仓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劲肋的两端与筒仓仓壁焊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将角钢加劲肋的两肢同时与筒壁焊接连接,使角钢两肢与筒壁形成一个三角区域。角钢单肢连接形成的非闭合区域却无法对加劲肋之间的受压板幅边界提供转角约束,这样就大幅度地提高了筒壁的受压稳定临界应力,达到减小筒壁壁厚的目的。使筒壁的受力更为合理,大幅度地提高了筒壁的受压稳定临界应力,从而减小了筒壁壁厚;而且加劲肋的材料用量、加工制作工作量与以往做法完全一致,真正体现了布置合理、受力合理、用料合理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散料仓,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储存散料的圆柱形或矩形筒仓 结构的散料钢筒仓加劲肋结构
技术介绍
在实际应用中,储存散料经常采用截面为圆形或矩形的钢结构筒仓。由于 规模化生产的需要,筒仓有向更大容量发展的要求。大多数情况下,筒壁钢板 厚度由物料与筒壁的摩擦力以及水平力如地震影响的倾覆力矩作用所形成的 竖向压力稳定性控制。散料筒仓结构加劲肋采用最多的是轧制角钢。以往的构造形式为其中一个 角钢肢与仓壁垂直焊接连接,见图l。如此布置的优点是加劲肋可以对筒壁加 强部位提供最大的截面惯性矩,对抵抗垂直筒壁方向的变位十分有利,但该连 接构造不能对加劲肋处的筒壁提供角变位限制,而就提高筒壁稳定应力来说, 更需要的是加劲肋能提供限制角变位的约束。当然也可以在保证原有相同壁厚 的情况下,减小加劲肋的间距来保证板件具有相同的受压稳定临界应力,这样 就加大了钢材的用量,造成了一定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散料钢筒仓加劲肋结构,目的是 在材料用量和加工制作工作量与以往做法完全一致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提高3加劲肋的加强作用,从而达到降低由于受压稳定应力要求所控制壁厚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散料钢筒仓加劲肋结构,包括加劲 肋,加劲肋设在筒仓仓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劲肋的两端与筒仓仓壁焊接。所述的加劲肋为直角三角形。所述的加劲肋为角钢。所述的角钢之间连接为V型剖口焊。所述的加劲肋的两端与筒仓仓壁的连接焊缝为连续的角焊缝。 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由于将角钢加劲肋的两肢同时与筒壁焊接连接,使角钢两肢与筒壁 形成一个三角区域。该三角区域在受力上对加劲肋之间的受压板幅边界提供了 转角约束,而角钢单肢连接形成的非闭合区域却无法对加劲肋之间的受压板幅 边界提供转角约束,这样就大幅度地提高了筒壁的受压稳定临界应力,达到减 小筒壁壁厚的目的。本专利技术仅仅是将以往采用的角钢加劲肋摆放方向作了调整,使筒壁的受力 更为合理,大幅度地提高了筒壁的受压稳定临界应力,从而减小了筒壁壁厚; 而且在加劲肋的材料用量、加工制作工作量与以往做法完全一致,真正体现了 布置合理、受力合理、用料合理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加劲肋布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V型剖口焊示意图。图中1、加劲肋;2、筒仓仓壁;3、连接焊缝。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2所示散料钢筒仓加劲肋结构,包括加劲肋1,加劲肋1设在筒仓仓 壁2,加劲肋l斜向布置,加劲肋1的两端与筒仓仓壁2焊接,加劲肋l为直 角三角形,加劲肋l为角钢,角钢之间连接为V型剖口焊拼接连接,保证加劲 肋连接强度;加劲肋1的两端与筒仓仓壁2的连接焊缝3为连续的角焊缝,使 三角形内部与外界隔离,以阻止钢材锈蚀发生。权利要求1、散料钢筒仓加劲肋结构,包括加劲肋,加劲肋设在筒仓仓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劲肋的两端与筒仓仓壁焊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料钢筒仓加劲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 劲肋为直角三角形。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料钢筒仓加劲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 劲肋为角钢。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料钢筒仓加劲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角 钢之间连接为V型剖口焊。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料钢筒仓加劲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 劲肋的两端与筒仓仓壁的连接焊缝为连续的角焊缝。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散料仓,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储存散料的圆柱形或矩形筒仓结构的散料钢筒仓加劲肋结构。包括加劲肋,加劲肋设在筒仓仓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劲肋的两端与筒仓仓壁焊接。本专利技术由于将角钢加劲肋的两肢同时与筒壁焊接连接,使角钢两肢与筒壁形成一个三角区域。角钢单肢连接形成的非闭合区域却无法对加劲肋之间的受压板幅边界提供转角约束,这样就大幅度地提高了筒壁的受压稳定临界应力,达到减小筒壁壁厚的目的。使筒壁的受力更为合理,大幅度地提高了筒壁的受压稳定临界应力,从而减小了筒壁壁厚;而且加劲肋的材料用量、加工制作工作量与以往做法完全一致,真正体现了布置合理、受力合理、用料合理的特点。文档编号B65D90/02GK101633431SQ20081001244公开日2010年1月27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23日专利技术者菲 叶, 姜兴东, 敏 张 申请人: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散料钢筒仓加劲肋结构,包括加劲肋,加劲肋设在筒仓仓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劲肋的两端与筒仓仓壁焊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菲姜兴东张敏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