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型输流管路的半解析动力学建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66609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L型输流管路的半解析动力学建模方法,包括:基于半解析法,将L型管路分解成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型输流管路的半解析动力学建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动力学
,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L型输流管路的半解析动力学建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管路是连接航空发动机润滑油系统、燃油系统、调节系统、启动系统等附件的重要部件。当流体在管路内流动时,管路的振动和管路系统的共振会诱发更多的故障,这将直接影响航空发动机的试验进度。因此,管路输送流体的动力学研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学术研究中,航空液压通常将管路简化为流体输送管路模型和卡箍支撑模型。
[0003]根据航空发动机的内部形状限制,单独的直管或弯管已经无法满足工程需要。因此,直弯组合输流管道的动力学特性值得研究。其中,L型管道模型更接近工程实际,研究成果更具有实用性。目前,针对输流管路的动力学分析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为了更好地分析流固耦合(FSI)作用对输流管路固有特性的影响,学者们采用传递矩阵法、半解析法和有限元法等方法建立管路系统模型。传递矩阵法适用于链式管路结构,应用范围广,但往往存在数值不稳定的缺点。有限元法在处理复杂的构形管道和复杂的边界条件方面具有优势,但计算效率较低。半解析法常用来处理输流管路的非线性振动问题,求解效率高,但其适用于单管难以应用于复杂的管路系统,因此半解析法应用于L型管建模的研究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L型输流管路的半解析动力学建模方法,本专利技术方法应用半解析法进行L型输流管路的建模,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求解效率较高。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0006]一种L型输流管路的半解析动力学建模方法,包括:
[0007]基于半解析法,将L型管路分解成直



直模型,建立L型输流管路系统动力学模型;
[0008]对建立的L型输流管路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模型验证,得到验证后的模型;
[0009]基于验证后的模型,模拟流体参数对L型输流管路固有频率的影响,验证L型输流管路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
[0010]进一步地,所述基于半解析法,建立L型输流管路系统动力学模型,包括:
[0011]建立弯管控制方程;
[0012]建立直管控制方程;
[0013]将弯管控制方程和直管控制方程进行组合,建立L型输流管路系统动力学方程。
[0014]进一步地,所述建立弯管控制方程,具体包括:
[0015]分别用u
x
、u
y
和u
z
表示弯管中任意一点的x1、y1和z1方向的位移,表示如下:
[0016][0017]u
y
(x,z,t)=v(x,t)

zθ(x,t),
[0018]u
z
(x,y,t)=w(x,t)+yθ(x,t),
[0019]其中,θ、φ和是在点上关于三个坐标轴的横截面旋转;转动和位移之间的关系如下所示:
[0020][0021]采用拉格朗日应变理论描述几何非线性,描述应变与位移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0022][0023]根据修正的耦合应力理论,耦合应力张量m的偏部分和对称曲率张量γ表示如下:
[0024][0025][0026]m=2l2μγ
[0027]其中,u为位移矢量,θ为旋转矢量,l为测量耦合应力效应的材料长度尺度参数;
[0028]将弯曲管道的应变能表示如下:
[0029][0030]将曲线管道中心线处的流体速度表示如下:
[0031][0032]其中,A
p
为管道截面积,A
f
为流体截面积,ρ
f
为流体密度,ρ
p
为管道密度,U
p
为轴向力P所做的功,U
f
为流体压力所做的功;
[0033]应用扩展的哈密顿原理,得到卡箍支撑的弯管的控制方程,积分时间从t1到t2,表达式如下:
[0034][0035][0036]其中,δT为虚动能,δU为虚势能,δW为虚功。
[0037]进一步地,所述建立直管控制方程,具体包括:
[0038]根据哈密顿原理,得出直管输送流体的流固耦合振动方程:
[0039][0040]进一步地,所述将弯管控制方程和直管控制方程进行组合,建立L型输流管路系统动力学方程,具体包括:
[0041]为了在有限维函数空间中求得近似解,利用伽辽金离散技术对连续系统进行离散化,将曲线管道的变形表示为:
[0042][0043][0044][0045][0046][0047]v
r
(x)=C1sinβ2x+C2cosβ2x+C3sinhβ2x+C4coshβ2x
[0048]w
r
(x)=C5sinβ3x+C6cosβ3x+C7sinhβ3x+C8coshβ3x
[0049]设弹性卡箍支撑管道两端边界条件为:
[0050]v
r

(0)=0,EI1v
r
″′
(0)=

K
v
v
r
(0)
[0051]v
r

(l)=0,EI1v
r
″′
(l)=K
v
v
r
(l)
[0052]因此,通过计算可以得到以下方程:
[0053]D0=sinβ2l

cosβ2l

2G sinhβ2l+coshβ2l
[0054]D2=sinβ2l

sinhβ2l
[0055]D3=

2G sinβ2l

cosβ2l+coshβ2l
[0056]D4=sinβ2l

sinhβ2l
[0057][0058]直管道的变形可以表示为:
[0059][0060][0061][0062][0063][0064]v

r
(x)=C9sinβ5x+C
10
cosβ5x+C
11
sinhβ5x+C
12
coshβ5x
[0065]w

r
(x)=C
13
sinβ6x+C
14
cosβ6x+C
15
sinhβ6x+C
16
coshβ6x
[0066]假设直管道横向振动的模态函数通解形式为:
[0067]C9=C
11
[0068][0069][0070]将直弯管进行组合,动力学方程简化为:
[0071][0072]进一步地,所述对建立的L型输流管路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模型验证,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型输流管路的半解析动力学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于半解析法,将L型管路分解成直



直模型,建立L型输流管路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建立的L型输流管路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模型验证,得到验证后的模型;基于验证后的模型,模拟流体参数对L型输流管路固有频率的影响,验证L型输流管路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型输流管路的半解析动力学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半解析法,建立L型输流管路系统动力学模型,包括:建立弯管控制方程;建立直管控制方程;将弯管控制方程和直管控制方程进行组合,建立L型输流管路系统动力学方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型输流管路的半解析动力学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弯管控制方程,具体包括:分别用u
x
、u
y
和u
z
表示弯管中任意一点的x1、y1和z1方向的位移,表示如下:u
y
(x,z,t)=v(x,t)

zθ(x,t),u
z
(x,y,t)=w(x,t)+yθ(x,t),其中,θ、φ和是在点上关于三个坐标轴的横截面旋转;转动和位移之间的关系如下所示:采用拉格朗日应变理论描述几何非线性,描述应变与位移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根据修正的耦合应力理论,耦合应力张量m的偏部分和对称曲率张量γ表示如下:根据修正的耦合应力理论,耦合应力张量m的偏部分和对称曲率张量γ表示如下:m=2l2μγ其中,u为位移矢量,θ为旋转矢量,l为测量耦合应力效应的材料长度尺度参数;将弯曲管道的应变能表示如下:将曲线管道中心线处的流体速度表示如下:
其中,A
p
为管道截面积,A
f
为流体截面积,ρ
f
为流体密度,ρ
p
为管道密度,U
p
为轴向力P所做的功,U
f
为流体压力所做的功;应用扩展的哈密顿原理,得到卡箍支撑的弯管的控制方程,积分时间从t1到t2,表达式如下:如下:其中,δT为虚动能,δU为虚势能,δW为虚功。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型输流管路的半解析动力学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直管控制方程,具体包括:根据哈密顿原理,得出直管输送流体的流固耦合振动方程: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型输流管路的半解析动力学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弯管控制方程和直管控制方程进行组合,建立L型输流管路系统动力学方程,具体包括:为了在有限维函数空间中求得近似解,利用伽辽金离散技术对连续系统进行离散化,将曲线管道的变形表示为:将曲线管道的变形表示为:将曲线管道的变形表示为:将曲线管道的变形表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辉陈维娇曹一明郭旭民葛寒孙伟李晖汪博王鑫张秉杰谭莉林君哲韩清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