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66017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液晶显示器、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数据线、第一扫描线、第二扫描线、第一输出信号线、第二输出信号线及像素。像素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液晶电容、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及第四开关。第一开关受控于该第一扫描线,以于第一时段的部分时间内电性连接数据线及第一电容。第二开关受控于第一输出信号线,以于第二时段电性连接第一电容及液晶电容。第三开关受控于第二扫描线,以于第二时段的部分时间内电性连接数据线及第二电容。第四开关受控于第二输出信号线,以于第一时段电性连接第二电容及液晶电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且特别是 有关于一种改善液晶响应的。
技术介绍
传统液晶显示器的色彩化是利用彩色滤光片配合辅助性白色背光源,以显 示出所需的色彩。另一种新的色彩化方式不需要彩色滤光片且不是利用白色 光,而是利用将红色光源、绿色光源以及蓝色光源快速的切换,同时使液晶图案产生变化,以显示出所需的色彩。此一方法即称为场序式色彩(Field Sequential Color, FSC)技术,或称之为色序法(Color Sequential Method)。上述的色序法需要将一图框时间(Frame Period)分割成三个子图框时间 (Sub-Frame Period),使得红绿蓝三种不同颜色的色光源依序于不同的子图框时 间内打开(TurnOn)予以混色,以显示对应的影像画面。然而,由于液晶响应(Liquid Crystal Response)会造成面板下半部的液晶分 子于色光源打开时尚未达到反应完全的状态,进而使得部分像素无法达到所需 的亮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根据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数据线、第一扫 描线、第二扫描线、第一输出信号线、第二输出信号线及像素。像素包括第一 电容、第二电容、液晶电容、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及第四开关。第 一开关受控于该第一扫描线,以于第一时段的部分时间内电性连接数据线及第 一电容。第二开关受控于第一输出信号线,以于第二时段电性连接第一电容及7液晶电容。第三开关受控于第二扫描线,以于第二时段的部分时间内电性连接 数据线及第二电容。第四开关受控于第二输出信号线,以于第一时段电性连接 第二电容及液晶电容。根据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液晶显示器。液晶显示器包括数据驱动器、扫描驱 动器及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数据线、第一扫描线、第二扫描线、 第一输出信号线、第二输出信号线及像素。数据线耦接至数据驱动器,而第一 扫描线及第二扫描线耦接至扫描驱动器。像素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液晶 电容、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及第四开关。第一开关受控于该第一扫 描线,以于第一时段的部分时间内电性连接数据线及第一电容。第二开关受控 于第一输出信号线,以于第二时段电性连接第一电容及液晶电容。第三开关受 控于第二扫描线,以于第二时段的部分时间内电性连接数据线及第二电容。第 四开关受控于第二输出信号线,以于第一时段电性连接第二电容及液晶电容。根据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数据 线及像素,且像素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液晶电容、第一开关、第二开关、 第三开关及第四开关。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于第一时段的部分时间内导通第一开关以电性连接数据线及第一电 容,并于第一时段导通第四开关以电性连接第二电容及液晶电容。接着,于第二时段的部分时间内导通第三开关以电性连接数据线及第二电 容,并于第二时段导通第二开关以电性连接第一电容及液晶电容。附图说明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 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其中 图1绘示为液晶显示器的方块图。图2绘示为依照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局部电路图。 图3绘示为依照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驱动波形图。 图4绘示为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种局部配置示意图。 图5绘示为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二种局部配置示意图。图6绘示为依照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流程8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20:液晶显示器 30:扫描驱动器 40:数据驱动器50、 50a:液晶显示面板 510、 550、 560:像素 520a:第一扫描线 520b:第二扫描线 530:数据线 530a:第一极性数据线 530b:第二极性数据线 540a:第一输出信号线 540b:第二输出信号线 TFT1:第一开关 TFT2:第二开关 TFT3:第三开关 TFT4:第四开关 CS1:第一电容 CS2:第二电容 Ox:液晶电容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同时参照图1、图2及图3,图1绘示为液晶显示器的方块图,图2绘 示为依照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局部电路图,图3绘示为 依照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驱动波形图。液晶显示器20包括扫描驱动器 30、数据驱动器40及液晶显示面板50。液晶显示面板50包括像素510、第一 扫描线520a、第二扫描线520b、数据线530、第一输出信号线540a及第二输 出信号线540b。第一扫描线520a及第二扫描线520b分别耦接至扫描驱动器30。扫描驱动 器30依序致能液晶显示面板50的各列第一扫描线520a,并依序致能液晶显示 面板50的各列第二扫描线520b。数据线530耦接至数据驱动器40,且数据驱 动器40经各行数据线530输出对应的像素数据Data至各行像素510。进一步来说,像素510包括开关TFT1至TFT4、第一电容C^、第二电容 CS2、液晶电容Qx。其中,开关TFT1至TFT4例如为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 TFT)。第一开关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一控制端及第一输出端。第一 输入端及第一控制端分别耦接至数据线530及第一扫描线520a,而第一输出端 耦接至第一电容Csi。第二开关TFT2包括第二输入端、第二控制端及第二输出 端。第二输入端及第二控制端分别耦接至第一输出端及第一输出信号线540a,而第二输出端耦接至液晶电容clc。第三开关TFT3包括第三输入端、第三控制端及第三输出端。第三输入端 及第三控制端分别耦接至数据线530及第二扫描线520b,而第三输出端耦接至 第二电容C^。第四开关TFT4包括第四输入端、第四控制端及第四输出端。第 四输入端及第四控制端分别耦接至第三输出端及第二输出信号线540b,而第四 输出端耦接至液晶电容Crx。第一开关TFT1受控于第一扫描线520(1)上的扫描信号Scanl,以于第一时 段T1的部分时间T3内电性连接数据线530及第一电容Cw。当数据线530与 第一电容CS1电性连接后,数据线530上的像素数据将经第一开关TFT1储存 至第一电容C^。此时第一电容Cs,储存的是下一个画面的像素数据(Fn+1)。第四开关TFT4受控于第二输出信号线540b,以于第一时段Tl电性连接第二电容Cs2及液晶电容dx。当第二电容Cs2与液晶电容Qx电性连接后,第二电容Cs2所储存的目前画面的像素数据(Fn)即经第四开关TFT4输出至液晶 电容clc,以产生对应的影像画面。第二开关TFT2则受控于第一输出信号线540a,以于第二时段T2电性连 接第一电容CS1及液晶电容Qx。当第一电容CS1与液晶电容Clc电性连接后, 第一电容Cs,预先所储存的像素数据(Fn+1)即经第二开关TFT2输出至液晶电 容Cl。以产生对应的影像画面。第三开关TFT3受控于第二扫描线520b,以于第二时段T2的部分时间T410内电性连接数据线530及第二电容CS2。当数据线530与第二电容CS2电性连接 后,数据线530上的像素数据将经第二开关TFT2储存至第二电容Cs2。此时第 二电容Cs2所储存的是下两个画面的像素数据(Fn+2)。由于液晶显示面板50的所有第一输出信号线540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数据线; 一第一扫描线; 一第二扫描线; 一第一输出信号线; 一第二输出信号线;以及 一第一像素,包括: 一第一电容; 一第二电容; 一第一液晶 电容; 一第一开关,受控于该第一扫描线,以于一第一时段的部分时间内电性连接该第一数据线及该第一电容; 一第二开关,受控于该第一输出信号线,以于一第二时段电性连接该第一电容及该第一液晶电容; 一第三开关,受控于该第二扫描线, 以于该第二时段的部分时间内电性连接该第一数据线及该第二电容;及 一第四开关,受控于该第二输出信号线,以于该第一时段电性连接该第二电容及该液晶电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宥烨林峰生杨惠雯
申请(专利权)人: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