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式蒸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5627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干式蒸发装置,其包括管箱主体(1),管箱主体(1)包括:进液口(5)、分液腔(I?1)、均液板(6)、汇气腔(I?2)、汇气口(2)和过渡腔,分液腔(I?1)、汇气腔(I?2)内具有协助导流的曲面。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干式蒸发装置中现有干式蒸发装置管箱主体的分液腔腔面型式导流性能差,局部形成涡流,产生流通阻力,会增加机组的功耗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干式蒸发装置
技术介绍
图1示出了现有双系统干式蒸发装置管箱腔主体腔面图,包括管箱主体1、汇气 口 2、腔底面3、腔角4、进液口 5、均液板6、进液管7和出气管8,以及I系统分液腔(又名 进液腔)II、 I系统汇气腔12和II系统过渡腔113。在图1中,管箱主体的三个腔体的表 面型式都是腔角为R5 R8以内的小圆角,腔底面为大平面结构;同时,腔内的进、出口处没 有散流和集流倒角。 图2示出了现有干式蒸发装置管箱主体分液示意图,冷媒由液态流体从进液口 5 进入进液腔Il,通过均液板6(见图1),由均液板将液态冷媒较均匀地分洒到管板7(见图 4)对应换热管的管孔上,进入管程。均液板的位置在管箱进液腔,点焊在进液腔的台阶上, 起着均分液态冷媒的作用。从供液管来的冷媒液体不会形成散流状分散冲注在均液板上, 而主要是以圆柱状冲注在均液板上。这种进液形式使液体在出均液板前即产生了较大的流 通阻力,同时从均液板各孔分流出的液体量和速度相差很大即出现分流不均,一般被圆柱 液流直冲到的孔分到的流量最大,越到四周越小,流体速度也变小。 图3示出了现有干式蒸发装置管箱主体汇气示意图。冷媒气体冲注到管箱汇气腔 后,绝大部分直接击打在腔底平面上(腔底为大平底),腔底平面使流体向四周漂散,相互 形成局部涡流,产生导流阻力,影响汇集导流效果。 图4示出了现有干式蒸发装置管箱主体分液和汇气示意图,液体在出均液板前即 产生了较大的流通阻力,同时从均液板各孔分流出的液体量和速度相差很大即出现分流不 均,一般被圆柱液流直冲到的孔分到的流量最大,越到四周越小,流体速度也变小;冷媒气 体冲注到管箱汇气腔后,绝大部分直接击打在腔底平面上,腔底平面使流体向四周漂散,相 互形成局部涡流,产生导流阻力,影响汇集导流效果。图5示出了现有双系统干式蒸发装置 主视图。图6示出了图5中双系统干式蒸发装置的左视图。 图7示出了现有单系统干式蒸发装置管箱腔主体腔面图,包括管箱主体1、汇气 口 2、腔底面3、腔角4、进液口 5、均液板6、进液管7和出气管8,以及系统分液腔(又名进 液腔)I1、系统汇气腔I2。图8示出了现有单系统干式蒸发装置主视图。图9示出了图8 中单系统干式蒸发装置的左视图。 在实现本专利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干式蒸发装置管箱主体的分液腔腔面型式 导流性能差,局部形成涡流,产生流通阻力,会增加机组的功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干式蒸发装置,能够解决现有干式蒸发装置中冷媒液体不会 形成散流状分散冲注在均液板上,而主要是以圆柱状冲注在均液板上,在出均液板前即产 生了较大的流通阻力的问题。3 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干式蒸发装置,其包括管箱主体(l),管箱主体 (1)包括进液口 (5)、分液腔(ID、均液板(6)、汇气腔(12)、汇气口 (2)和过渡腔,分液腔 (ID、汇气腔(12)内具有协助导流的曲面。 优选的,在上述的干式蒸发装置中,进液口 (5)具有用于协助分液腔(II)分液的 倒角。 优选的,在上述的干式蒸发装置中,汇气口 (2)具有用于协助汇气腔(12)汇气的 倒角。 优选的,在上述的干式蒸发装置中,用于均衡分液的均液板(6)位于分液腔(II) 内。 优选的,上述的干式蒸发装置为单系统干式蒸发装置,其具有l个管箱主体(1), 其包括l个进液口 (5)、l个分液腔(11)、l个均液板(6)、l个汇气腔(12)、l个汇气口 (2) 和1个过渡腔。 优选的,上述的干式蒸发装置为双系统干式蒸发装置,其具有2个管箱主体(1), 均包括1个进液口 (5) 、1个分液腔(II) 、1个均液板(6) 、1个汇气腔(12) 、1个汇气口 (2) 和1个过渡腔。 优选的,上述的干式蒸发装置为3系统干式蒸发装置,其具有2个管箱主体(1),其 中的第一管箱主体(1)包括2个进液口、2个分液腔、2个均液板、2个汇气腔、2个汇气口 和1个过渡腔;其中的第二管箱主体(1)包括1个进液口、1个分液腔、1个均液板、1个汇 气腔、1个汇气口和2个过渡腔。 优选的,在上述的干式蒸发装置中,分液腔(II)的曲面的曲率半径为R25-R31。 优选的,在上述的干式蒸发装置中,汇气腔(12)的曲面的曲率半径为R25-R31。 上述实施例中分液腔II的曲面具有较好的引流作用,克服了现有干式蒸发装置 管箱主体的分液腔腔面型式导流性能差,局部形成涡流,产生流通阻力,会增加机组的功耗 的问题。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现有双系统干式蒸发装置管箱腔主体腔面图; 图2示出了现有干式蒸发装置管箱主体分液示意图; 图3示出了现有干式蒸发装置管箱主体汇气示意图; 图4示出了现有干式蒸发装置管箱主体分液和汇气示意图; 图5示出了现有双系统干式蒸发装置主视图; 图6示出了图5中双系统干式蒸发装置的左视图; 图7示出了现有单系统干式蒸发装置管箱腔主体腔面图; 图8示出了现有单系统干式蒸发装置主视图; 图9示出了图8中单系统干式蒸发装置的左视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干式蒸发装置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进液口和汇气口的倒角度数分别为45度4的干式 倒角的 视图; 视图; 蒸发装置示意图1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进液口和汇气口的倒角分别为圆弧曲面 干式蒸发装置示意图1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单系统干式蒸发装置示意图; 图14示出了根据图13的单系统干式蒸发装置主视图; 图15示出了根据图14的单系统干式蒸发装置的左视图; 图1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双系统干式蒸发装置主视图; 图17示出了根据图16的双系统干式蒸发装置的左视图18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3系统干式蒸发装置的左侧管箱主体剖 图19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3系统干式蒸发装置的右侧管箱主体剖图20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干式蒸发装置的腔面剖视图2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干式蒸发装置管箱主体分液示意图; 图2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干式蒸发装置管箱主体汇气示意图2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干式蒸发装置管箱主体分液和汇气示意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图IO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干式蒸发装置示意图,图IO中干式蒸发 装置包括管箱主体l,管箱主体1包括进液口 5、分液腔11、均液板6、汇气腔12、汇气口 2 和过渡腔,其中,分液腔11、汇气腔12内具有协助导流的曲面。 上述实施例中分液腔II的曲面具有较好的引流作用,克服了现有干式蒸发装置 管箱主体的分液腔腔面型式导流性能差,局部形成涡流,产生流通阻力,会增加机组的功耗 的问题;汇气腔12的曲面具有较好的集流作用,克服了现有干式蒸发装置管箱主体的汇气 腔腔面型式集流性能差,局部形成涡流,产生流通阻力,会增加机组的功耗的问题。 优选地,上述进液口 (5)具有用于协助所述分液腔(II)分液的倒角,进液口 5具 有倒角,倒角将流体散开进入分液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干式蒸发装置,其包括管箱主体(1),所述管箱主体(1)包括:进液口(5)、分液腔(I1)、均液板(6)、汇气腔(I2)、汇气口(2)和过渡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腔(I1)、汇气腔(I2)内具有协助导流的曲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三星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