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换热面积的导热盘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5109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高换热面积的导热盘管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高换热面积的导热盘管,包括导热盘管主体,所述导热盘管主体的外部设置有辅助组件;所述辅助组件包括弹性卡扣、隔热块,所述弹性卡扣卡扣在导热盘管主体的外壁上,通过将导热盘管主体内侧外壁设置成圆形平面,增加了导热盘管与换热物体的接触面积,在导热盘管卡接弹性卡扣,进而将导热块与导热盘管主体连接在一起,使得导热块从导热盘管主体的热量传导至换热物体上,进而增加了导热盘管主体的换热面积,可以根据换热物体表面情况拉动弹性卡扣沿导热盘管主体移动合适的位置,然后转动隔热块带动导热块转动,使得导热块进行接触到换热物体。接触到换热物体。接触到换热物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换热面积的导热盘管


[0001]本技术涉及高换热面积的导热盘管
,具体为一种高换热面积的导热盘管。

技术介绍

[0002]根据冷热流体间换热方式,换热器可分为三类:间接式换热器、接触式换热器、蓄热式换热器。其中,间接式换热器按传热面的结构形式,又分为管式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导热盘管是换热器中重要部件,现有的导热盘管大多数为螺旋状的圆柱体,其中与换热物体接触的面积受限于导热盘管的形状,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这样就会导致换热面积较低,进而导致换热效率无法继续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高换热面积的导热盘管,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换热面积的导热盘管,包括导热盘管主体,所述导热盘管主体的外部设置有辅助组件;
[0005]所述辅助组件包括弹性卡扣、隔热块,所述弹性卡扣卡扣在导热盘管主体的外壁上,所述弹性卡扣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转动杆,所述隔热块的内壁开设有连通孔,所述转动杆卡接在连通孔内,所述隔热块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导热块,所述导热块的顶部的和底部与导热盘管主体的外壁接触。
[0006]优选的,所述导热盘管主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导热片,所述导热片将导热盘管主体分成外侧和内侧两部分,所述导热片沿导热盘管主体逐渐偏移,所述导热片靠近导热盘管主体入口的一段靠近内侧,所述导热片靠近导热盘管主体出口的一段靠近外侧,将进入导热盘管主体1内的换热介质进行分流,使得进入内侧的换热介质量小于进入外侧的换热介质量,同时使得进入内侧的换热介质在导热盘管主体内的前半段流速大于外侧的流速,在导热盘管主体后半段的流速小于外侧的流速。
[0007]优选的,所述导热盘管主体包括外层防腐层,所述外层防腐层的内侧固定设置有一号铜导热层,所述一号铜导热层的内侧固定设置有石墨层,所述石墨层的内侧固定设置有二号铜导热层,所述二号铜导热层的内侧固定设置有内层防腐层,所述内层防腐层的内侧固定设置有亲水层。
[0008]优选的,所述导热盘管主体的横截面为半圆型,且靠近内侧的一边为直线,使得导热盘管主体在保证换热介质流速的同时,尽量与热交换物体的接触面积更大,所述导热块的材质与导热盘管主体的材质一致,均为多层复合导热材料,所述导热块的内侧外壁与导热盘管主体内侧外壁位于同一垂直平面上,使得导热块也可以将导热盘管主体内的热量传导向热交换物体上,进而实现提高导热盘管主体的换热面积。
[0009]优选的,所述弹性卡扣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同一块隔热块的顶部和底部,使得弹性
卡扣的连接更牢固,所述弹性卡扣为热固性塑料材质,避免导弹性卡扣受热变软。
[0010]优选的,所述一号铜导热层和二号铜导热层均为T脱氧紫铜,所述一号铜导热层和石墨层之间填充有导热填充剂,所述石墨层与二号铜导热层之间填充有导热填充剂,导热填充剂即可以实现导热,也可以用于粘连剂,使得一号铜导热层和石墨层、石墨层与二号铜导热层连接更牢固。
[0011]优选的,所述亲水层为纳米亲水树脂材料,水与导热盘管主体内壁的接触角,防止水垢形成,所述石墨层内填充有纳米银纤维,增强石墨层的拉伸强度。
[001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换热面积的导热盘管。该高换热面积的导热盘管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该高换热面积的导热盘管,通过将导热盘管主体内侧外壁设置成圆形平面,增加了导热盘管与换热物体的接触面积,在导热盘管卡接弹性卡扣,进而将导热块与导热盘管主体连接在一起,使得导热块从导热盘管主体的热量传导至换热物体上,进而增加了导热盘管主体的换热面积,可以根据换热物体表面情况拉动弹性卡扣沿导热盘管主体移动合适的位置,然后转动隔热块带动导热块转动,使得导热块进行接触到换热物体;
[0014](2)、该高换热面积的导热盘管,换热介质被导热片分流,进入内侧的换热介质量小于进入外侧的,但是流速大于进入外侧的换热介质的流速,通过导热片对内侧和外侧内的换热介质进行换热,当换热介质流动到导热盘管主体后半段时,内侧内的换热介质流速变慢,外侧内的换热介质流速变快,使得内侧内的换热介质可以在相同的时间接受更多来自外侧内的换热介质传递过来的热量,保证导热盘管主体前半段和后半段内侧内换热介质的换热效率保持一致,达到对换热物体不同部位的换热效率保证一致,使得换热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导热盘管主体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辅助组件爆炸视图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导热盘管主体分层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导热盘管主体、101外层防腐层、102一号铜导热层、103石墨层、104二号铜导热层、105内层防腐层、106亲水层、2导热片、3辅助组件、301弹性卡扣、302连通孔、303隔热块、304导热块、305转动杆、4外侧、5内侧。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换热面积的导热盘管,包括导热盘管主体1,导热盘管主体1的外部设置有辅助组件3;
[0021]辅助组件3包括弹性卡扣301、隔热块303,弹性卡扣301卡扣在导热盘管主体1的外壁上,弹性卡扣30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转动杆305,隔热块303的内壁开设有连通孔302,转动杆305卡接在连通孔302内,隔热块303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导热块304,导热块304的顶部的和底部与导热盘管主体1的外壁接触,弹性卡扣301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同一块隔热块303的顶部和底部,使得弹性卡扣301的连接更牢固,弹性卡扣301为热固性塑料材质,避免导弹性卡扣301受热变软;
[0022]导热盘管主体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导热片2,导热片2将导热盘管主体1分成外侧4和内侧5两部分,导热片2沿导热盘管主体1逐渐偏移,导热片2靠近导热盘管主体1入口的一段靠近内侧,导热片2靠近导热盘管主体1出口的一段靠近外侧,将进入导热盘管主体1内的换热介质进行分流,使得进入内侧5的换热介质量小于进入外侧4的换热介质量,同时使得进入内侧5的换热介质在导热盘管主体1内的前半段流速大于外侧4的流速,在导热盘管主体1后半段的流速小于外侧4的流速,导热盘管主体1包括外层防腐层101,外层防腐层101的内侧固定设置有一号铜导热层102,一号铜导热层102的内侧固定设置有石墨层103,石墨层103的内侧固定设置有二号铜导热层104,二号铜导热层104的内侧固定设置有内层防腐层105,内层防腐层105的内侧固定设置有亲水层106,一号铜导热层102和二号铜导热层104均为T2脱氧紫铜,一号铜导热层102和石墨层103之间填充有导热填充剂,石墨层103与二号铜导热层104之间填充有导热填充剂,导热填充剂即可以实现导热,也可以用于粘连剂,使得一号铜导热层102和石墨层103、石墨层103与二号铜导热层104连接更牢固,亲水层106为纳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换热面积的导热盘管,包括导热盘管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盘管主体(1)的外部设置有辅助组件(3);所述辅助组件(3)包括弹性卡扣(301)、隔热块(303),所述弹性卡扣(301)卡扣在导热盘管主体(1)的外壁上,所述弹性卡扣(30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转动杆(305),所述隔热块(303)的内壁开设有连通孔(302),所述转动杆(305)卡接在连通孔(302)内,所述隔热块(303)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导热块(304),所述导热块(304)的顶部的和底部与导热盘管主体(1)的外壁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换热面积的导热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盘管主体(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导热片(2),所述导热片(2)将导热盘管主体(1)分成外侧(4)和内侧(5)两部分,所述导热片(2)沿导热盘管主体(1)逐渐偏移,所述导热片(2)靠近导热盘管主体(1)入口的一段靠近内侧,所述导热片(2)靠近导热盘管主体(1)出口的一段靠近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换热面积的导热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盘管主体(1)包括外层防腐层(101),所述外层防腐层(101)的内侧固定设置有一号铜导热层(102),所述一号铜导热层(102)的内侧固定设置有石墨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金新黄平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三合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