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重反应型防水粘结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4483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重反应型防水粘结材料,具体涉及粘结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包括以下成分及其重量份:天然沥青2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重反应型防水粘结材料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粘结材料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重反应型防水粘结材料。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市政道路施工一直是重要的市政工程项目,人们对市政道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0003]近年来,随着大量交通工具的兴起,长期的道路碾压让路面以及桥面出现大面积的破坏,经常会出现路面渗水、道路破碎以及道路表面出现大量的车辙,不仅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而且影响城市的美观,更严重则会出现交通事故发生。
[0004]现如今,目前路面防水粘合材料大多以沥青为主,结构组成单一,与路面混凝土的粘合强度不高,在长期使用后,易造成路面渗水的现象,影响路面的使用寿命,而且经过车辆长期碾压后,铺装层易出现推移、脱空、出现车辙的现象,从而导致表面波浪、裂缝、松散、坑洞等问题,针对上述现象,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双重反应型防水粘结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针对现有技术解决方案过于单一的技术问题,提供了显著不同于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重反应型防水粘结材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重反应型防水粘结材料,具体包括以下成分及其重量份:天然沥青25

42份,SBS热塑性弹性体5

10份,融合橡胶1.2

1.7份,水性聚氨酯树脂15

30份,水性环氧树脂10

17份和石油基活性反应物3

10份。
[0007]优选地,所述石油基活性反应物具体包括以下成分及其重量份:石油基原料25

34份,改性路强剂3

8份、聚氨酯粘合胶10

15份,防滑骨料3

7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4

10份。
[0008]优选地,所述融合橡胶为橡胶沥青,将废旧轮胎原质加工成0.8

1mm的粗橡胶粉粒和0.3

0.5mm的细橡胶粉粒,再按1:0.3的粗细级配比例进行组合,同时添加多种高聚合物改性剂,并在180℃

200℃的高温条件下,与基质沥青充分熔胀反应后形成的改性沥青胶结材料。
[0009]优选地,所述高聚合物改性剂具体热塑性橡胶类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橡胶类J苯橡胶、热塑性树脂类聚Z烯与乙烯醋酸Z烯共聚物的任意一种。
[0010]优选地,所述改性聚丙烯腈纤维具体采用聚丙烯纤维原丝经过特殊加工工艺得到的高性能合成纤维,所述特殊加工工艺具体为,将聚丙烯腈纤维原丝经过阻燃改性、减碱改性和拉伸改性等改性工艺。
[0011]优选地,所述改性路强剂为黑色颗粒状固体,是由多种精制聚合物复合而成的沥青混合料添加剂。
[0012]一种双重反应型防水粘结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3]步骤一、将天然沥青和SBS热塑性弹性体经过加热混合搅拌后,依次加入融合橡胶、水性聚氨酯树脂和水性环氧树脂,并持续进行搅拌,得到沥青混合物;
[0014]步骤二、将改性路强剂颗粒经过135

150℃温度下软化后,加入沥青混合料质量的0.3%

0.5%,并在170

180℃温度下再次搅拌混合,得到改性沥青;
[0015]步骤三、称取聚氨酯粘合胶和防滑骨料,将聚氨酯粘合胶和防滑骨料按照配比2:3.5加入搅拌锅中搅拌至5min加入石油基原料和改性聚丙烯腈纤维,得到聚合物;
[0016]步骤四、将步骤三中的聚合物和步骤二中得到的改性沥青加速混合,得到双重反应型防水粘结材料
[0017]优选地,所述在步骤三中,对聚氨酯粘合胶和防滑骨料的搅拌方式为,采用冲击电钻进行拌和,搅拌时轮换采用顺时针、逆时针、横搅、纵搅等多种方法,并不时地对容器壁和容器中央的胶结料进行搅拌,将未搅拌均匀的物质尽量分散开来。
[0018]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9]1、通过在沥青混合物的内部添加聚氨酯粘合胶和防滑骨料,不仅可以满足路面良好的抗滑以及警示效果,同时其色彩能保持长期使用不会掉色,同时,在使用过程中拥有自洁的功能,为路面提供良好的耐久性,而且采用石油基原料和改性聚丙烯腈纤维,改性聚丙烯腈纤维作为路面混凝土的次要加强筋,可明显提高混凝土的韧性及抗冲压性能,并有效地阻止裂缝的产生和发展,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性等耐久性能,另外不仅可以大大改善沥青路面的粘结性、高温稳定性,疲劳耐久性,并且具有低温防裂和防止反射裂缝的性能,有效提高抗拉、抗剪、抗压及抗冲击强度;
[0020]2、通过将天然沥青和SBS热塑性弹性体经过加热混合搅拌后,依次加入融合橡胶、水性聚氨酯树脂和水性环氧树脂,能够使该沥青原料具有一定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柔韧性、抗老化性、抗疲劳性、抗水损坏性等性能,而且结合改性路强剂的使用,通过表面的增粘、加筋、填充以及沥青、弹性恢复等多重作用而大幅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并对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也有改善和增强。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实施例1、
[0022]一种双重反应型防水粘结材料,具体包括以下成分及其重量份:天然沥青25

42份,SBS热塑性弹性体5

10份,融合橡胶1.2

1.7份,水性聚氨酯树脂15

30份,水性环氧树脂10

17份和石油基活性反应物3

10份;
[0023]所述石油基活性反应物具体包括以下成分及其重量份:石油基原料25

34份,改性路强剂3

8份、聚氨酯粘合胶10

15份,防滑骨料3

7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4

10份。
[0024]而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具体为天然沥青30份、SBS热塑性弹性体8份,融合橡胶1.5份,水性聚氨酯树脂18份,水性环氧树脂12份和石油基活性反应物5份;
[0025]所述石油基活性反应物具体包括:石油基原料28份,改性路强剂5份、聚氨酯粘合胶12份,防滑骨料4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5份.
[0026]在上述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融合橡胶为橡胶沥青,将废旧轮胎原质加工成1mm的粗橡胶粉粒和0.4mm的细橡胶粉粒,再按1:0.3的粗细级配比例进行组合,同时添加多种高聚合物改性剂,并在180℃的高温条件下,与基质沥青充分熔胀反应后形成的改性沥青
胶结材料;
[0027]高聚合物改性剂具体热塑性橡胶类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橡胶类J苯橡胶、热塑性树脂类聚Z烯与乙烯醋酸Z烯共聚物的任意一种;
[0028]所述改性聚丙烯腈纤维具体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重反应型防水粘结材料,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成分及其重量份:天然沥青25

42份,SBS热塑性弹性体5

10份,融合橡胶1.2

1.7份,水性聚氨酯树脂15

30份,水性环氧树脂10

17份和石油基活性反应物3

1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重反应型防水粘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石油基活性反应物具体包括以下成分及其重量份:石油基原料25

34份,改性路强剂3

8份、聚氨酯粘合胶10

15份,防滑骨料3

7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4

1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重反应型防水粘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橡胶为橡胶沥青,将废旧轮胎原质加工成0.8

1mm的粗橡胶粉粒和0.3

0.5mm的细橡胶粉粒,再按1:0.3的粗细级配比例进行组合,同时添加多种高聚合物改性剂,并在180℃

200℃的高温条件下,与基质沥青充分熔胀反应后形成的改性沥青胶结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重反应型防水粘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聚合物改性剂具体热塑性橡胶类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橡胶类J苯橡胶、热塑性树脂类聚Z烯与乙烯醋酸Z烯共聚物的任意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重反应型防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勇朱晓迪王东利陈晓鹏孔祥东胡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九局集团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