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纵坡复杂竖曲线桥梁双向顶推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顶推施工的
,尤其涉及一种双向纵坡复杂竖曲线桥梁双向顶推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以及桥梁工业化水平的日益提升,我国桥梁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然而在桥梁工程建设中,受地形、地貌等的限制,或出于立体交通、排水、泄洪等情况的需要,经常会出现一些纵坡较大的复杂竖曲线桥梁设计。对于此类桥梁的施工,为了不影响桥下排水、泄洪或原有结构物或设施的正常使用,顶推法是主梁架设的常用方法之一,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或钢箱梁、钢桁梁等均适合采用顶推法施工。然而由于桥梁纵坡较大且为双向纵坡,当采用顶推法施工时,顶推支墩处需要不断调节支垫高度以适应桥梁顶推过程中梁底曲线,给顶推施工带来了较大不便与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双向纵坡复杂竖曲线桥梁双向顶推施工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双向纵坡复杂竖曲线桥梁双向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纵坡复杂竖曲线桥梁双向顶推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S1、场地准备,将主梁(1)分为左主梁(11)和右主梁(12),在两侧岸边主桥轴线对应位置设置用于拼装左主梁(11)、右主梁(12)的钢结构拼装区域,同时将此区域作为顶推的始发区域,在钢结构拼装区域相应位置布置拼装支架(3)和地面上的顶推墩(2),同时布置水中的顶推墩(2),在顶推墩(2)、桥台(4)上布置步履式顶推千斤顶(6)和钢垫梁(7);S2、左主梁(11)、右主梁(12)拼装,利用起重吊装设备,在钢结构拼装区域的拼装支架(3)和地面上的顶推墩(2)上进行左主梁(11)和右主梁(12)的拼装,拼装完成后进行一次线形复核,线形复核无误后将拼装好的左主梁(11)、右主梁(12)均以合龙端为旋转点旋转一定角度,使左主梁(11)、右主梁(12)处于水平位置,同时在左主梁(11)、右主梁(12)的合龙端均焊接导梁(8);S3、开始顶推,利用顶推墩(2)上的步履式顶推千斤顶(6)进行左主梁(11)、右主梁(12)顶推施工,顶推过程步履式顶推千斤顶(6)按照顶升、平推、下降、回缩四个步骤循环进行,将左主梁(11)、右主梁(12)顶推至指定位置;S4、在左主梁(11)、右主梁(12)顶推至水中的顶推墩(2)上后,拆除导梁(8),移走桥台(4)上的步履式顶推千斤顶(6)和钢垫梁(7),待左主梁(11)、右主梁(12)顶推靠近后,通过调节水中的顶推墩(2)上的步履式顶推千斤顶(6)和钢垫梁(7)的高度来调节主梁(1)的线形,调整完毕后,复核线形;S5、主梁(1)线形复核无误后,将左主梁(11)、右主梁(12)跨中合龙并焊接成为一个整体,达到成桥线形;S6、落梁,将主梁(1)落在桥台(4)及永久墩(5)的支座上,复测主梁(1)的高程,复核无误后,撤除步履式顶推千斤顶(6)和钢垫梁(7),拆除拼装支架(3)和地面上的顶推墩(2),完成主梁(1)顶推施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纵坡复杂竖曲线桥梁双向顶推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为保证主梁(1)在拼装和顶推过程中的变形和局部应力在允许范围内,拼装支架(3)、地面和水中的顶推墩(2)的间距和数量由计算确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向纵坡复杂竖曲线桥梁双向顶推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旭,周俊龙,谢朋林,孙健,李晓鹏,强伟亮,李晓磊,耿文宾,白万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