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流增氧生物絮床循环水处理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4338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10
一种滴流增氧生物絮床循环水处理方法及装置,包括以下步骤:1)设置过渡池、生物填料池和滴流增氧生物絮床装置,生物填料池内放置有活性生物填料和微孔曝气器,过渡池的底部一侧通过格栅连通口与生物填料池连通,滴流增氧生物絮床装置安装在生物填料池的上方。2)养殖尾水经过微滤机过滤后通入过渡池至设定水位后,暂停微滤机通入尾水,并投放硝化菌王。3)启动滴流增氧生物絮床装置滴流工作和微孔曝气器曝气工作。4)当生物填料池内水的氨氮及亚硝酸盐含量符合要求后,正常启动微滤机通入尾水,并定时添加硝化菌王,从生物填料池排出的水,经过杀菌消毒后,回输养殖池。本技术的应用能有效降低尾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含量,提高水体溶氧量。体溶氧量。体溶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滴流增氧生物絮床循环水处理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尾水处理的
,具体是一种用于水产养殖尾水处理的滴流增氧生物絮床循环水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产品需求逐年增加,然而,近年来国家生态环保的重视和水资源利用日趋紧张,天然水域养殖也受到了限制,水产养殖产业面临转型升级,传统的土塘养殖方式逐渐遭到淘汰,水产工厂化车间养殖已成为行业主要养殖模式。
[0003]养殖池水质对于水产生物的生长健康起重要影响,由于养殖池高密度的养殖过程中会有排泄物、未食用完的饵料及水面上表面的杂物等,皆有可能造成养殖池水质的污染,尤其是饲料残渣、鱼类排泄物、残骸或微生物分解产物等,堆积于养殖池的底层,引起养殖池内的水的含氧量低或水中藻类的生产,污染养殖池内的水源,如果没有及时清除,很快造成水质恶化和养殖生物死亡,所以需要换水排污。为节约水资源利用,确保水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很多室内养殖逐渐采用水处理设备对养殖尾水进行循环处理再利用。经应用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水产养殖尾水处理大多数是采用微滤机过滤水中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滴流增氧生物絮床循环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处理包括以下步骤:1)建设滴流增氧生物絮床循环水处理装置:所述的滴流增氧生物絮床循环水处理装置包括过渡池(9)、生物填料池和滴流增氧生物絮床装置(11),所述的生物填料池内放置有活性生物填料,生物填料池内安装有微孔曝气器(16),所述的过渡池(9)的底部一侧通过格栅连通口与生物填料池连通,滴流增氧生物絮床装置(11)安装在生物填料池的上方;所述的滴流增氧生物絮床装置(11)包括框架(3),所述的框架(3)的顶部安装有滴流管组,所述的滴流管组连通有输水管(2),输水管(2)连接安装有水泵(1),水泵(1)安放在过渡池(9)的底部,滴流管组下方的框架(3)上间隔安装有多层生物絮床(4);2)将工厂化养殖车间排出的尾水先经过微滤机(8)过滤水中大颗粒水产动物粪便、残饵及杂物后,再通入过渡池(9)内,至设定水位后,暂停微滤机(8)通入尾水,并投放硝化菌王,硝化菌王市购按说明书使用;3)启动水泵(1)工作,将过渡池(9)内的水通过输水管(2)抽送到滴流管组,再从滴流管组滴流依次落到下方的生物絮床(4)上,从生物絮床(4)穿过后回落到生物填料池内,启动微孔曝气器(16)工作曝气,并推动生物填料池内的活性生物填料在水中翻滚;4)当生物填料池内水的氨氮含量低于0.2mg/L、亚硝酸盐浓度低于0.05mg/L时,即可正常启动微滤机(8)通入尾水,并每隔20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盛卓伟灵梁联滨叶香尘肖珊黄广杰卓伟滕忠作
申请(专利权)人:贵港市鑫海水产种苗养殖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