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剂体系和羰基化反应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64302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羰基化反应的催化剂体系和羰基化反应的方法。催化剂体系包括(a)VIII族金属或VIII族金属的化合物;(b)双齿膦配体;和(c)酸性助剂;(b)组分由下式(I)表示:R1>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催化剂体系和羰基化反应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羰基化反应的催化剂体系以及使用该催化剂体系的烯烃羰基化反应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过去几十年的化学研究中,包括过渡金属和膦配体的催化剂体系因其高催化活性和高选择性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反应类型中,如交叉偶联反应(Buchwald

Hartwig C

N键和C

O键生成反应、Stille反应、Sonogashira反应、Suzuki

Miyaura反应等)、不对称氢化反应和羰基化反应。作为烯烃羰基化反应中的一种,如以下反应式1所示,其包括使烯烃等不饱和烃、CO和醇在一种金属/配体或金属配合物存在的情况下转化成相应的饱和羧酸酯。
[0003][0004]此类饱和羧酸酯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学产品,广泛应用于药物、树脂、涂料、食品溶剂、增塑剂、化妆品等领域。自1938年首例烯烃羰基化反应发现以后,这类反应一直是有机合成和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在烯烃羰基化反应中,乙烯的羰基化反应产物丙酸甲酯是制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羰基化反应的催化剂体系,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以下组分:(a)VIII族金属或VIII族金属的化合物;(b)双齿膦配体;和(c)酸性助剂;其中,组分(b)的双齿膦配体由下式(I)表示:R1>P

A

Ar

B

P<R2(I)其中,P表示三价磷原子;Ar表示芳香族基团,A和B分别表示单键或者亚烷基,且A和B位于Ar基团上的邻位;R1和R2各自和与其相连的P原子一起形成磷杂的、且环上碳原子数至少为3的单环基团;所述单环基团选自具有或不具有取代基的脂环族基团、内酯基团、内酰胺基团、环酮基团、含有至少1个N原子的杂环基团或者含有至少1个O原子的杂环基团,所述取代基选自烷基、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卤素原子、含氮基团或含氧基团,并且,所述取代基以单键或共用多个碳原子的形式与所述单环基团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体系,其特征在于,A和B分别表示C1

C6的亚烷基;Ar表示苯基或萘基;所述单环基团选自环上碳原子数为3~10个碳原子的单环基团,所述取代基选自烷基、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卤素原子、含氮基团或者含氧基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催化剂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环基团选自具有或者不具有取代基的磷杂环戊烷基、磷杂丙内酯基、磷杂丁内酯基、磷杂戊内酯基、磷杂己内酯基、磷杂庚内酯基、磷杂环丁酮基、磷杂环戊酮基、磷杂环己酮基、磷杂环庚酮基、磷杂环辛酮基、磷杂四氢呋喃基、磷杂四氢吡咯基、磷杂四氢吡喃基、磷杂六氢吡啶基、磷杂六氢嘧啶基、二氧磷杂环己烷基、磷杂丙内酰胺基、磷杂丁内酰胺基、磷杂戊内酰胺基、磷杂己内酰胺基、或者磷杂庚内酰胺基;以及,所述取代基为碳原子数为1~5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基、氯原子、溴原子、环己基、呋喃基、吡咯基、吡啶基、或者[2

H]

吡咯基。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催化剂体系,其中,所述双齿膦配体选自以下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催化剂体系,其中,所述组分(b)与组分(a)的摩尔比为2:1~10:1,优选为2:1~5:1;组分(c)与所述组分(a)的摩尔比为2:1~100:1,优选为10:1~50:1。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催化剂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a)中:所述VIII族金属包括钴、镍、钯、铑、钌、铱或铂;所述VIII族金属的化合物包括:所述VIII族金属与以下物质形成的化合物:硫酸、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闯潘嘉晟李浩然洪鑫张玉红吴雷徐勇张硕卿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浙江新和成特种材料有限公司山东新和成精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