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疲劳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结构及钢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4048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疲劳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结构及钢桥;抗疲劳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结构,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铺设有铺装层,所述顶板的底部均匀设置有瓦楞横梁板以及与瓦楞纵梁板,所述瓦楞纵梁板与所述瓦楞横梁板相垂直,所述瓦楞横梁板固定嵌入在所述瓦楞纵梁板的上部,所述瓦楞纵梁板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底板;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瓦楞纵梁板对顶板提供支撑,能够提升瓦楞纵梁板与顶板之间的接触面积,分散顶板受力,避免受力集中而造成顶板破损,提升其抗疲劳性能,改善使用寿命,同时玩楞纵梁板具有较高的载荷能力,能够提升钢桥面板的载荷能力。荷能力。荷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疲劳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结构及钢桥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钢桥
,具体涉及一种抗疲劳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结构及钢桥。

技术介绍

[0002]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是用纵横向互相垂直的加劲肋(纵肋和横肋)连同桥面盖板所组成的共同承受车轮荷载的结构。这种结构由于其刚度在互相垂直的二个方向上有所不同,造成构造上的各向异性。
[0003]现有技术中,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8316140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文献,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结构,顶钢板的底部通过波折钢板及横隔板共同进行支撑,横隔板的顶部棱边与顶钢板的底部提供支撑,接触面积较小,使用过程中受力集中,容易造成顶板破损,影响钢桥面板的抗疲劳性能。
[0004]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分散均匀受力的抗疲劳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结构及钢桥来解决目前所面临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分散均匀受力的抗疲劳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结构及钢桥。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抗疲劳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结构,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铺设有铺装层,所述顶板的底部均匀设置有瓦楞横梁板以及与瓦楞纵梁板,所述瓦楞纵梁板与所述瓦楞横梁板相垂直,所述瓦楞横梁板固定嵌入在所述瓦楞纵梁板的上部,所述瓦楞纵梁板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底板;所述瓦楞纵梁板具有与所述顶板的底部相接触并固定连接的纵梁顶板,所述瓦楞纵梁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瓦楞横梁相匹配的U肋,所述U肋的底部具有缺口。
[0007]所述瓦楞纵梁板的截面呈倒“U”字型结构,所述U肋及缺口对称开设在瓦楞纵梁板的两侧,所述瓦楞纵梁板的底部具有与其为一体的纵梁支撑沿,所述纵梁支撑沿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0008]所述瓦楞横梁板与所述底板之间设置有支撑纵梁板,所述支撑纵梁板与所述瓦楞横梁板相垂直。
[0009]所述支撑纵梁板具有与所述瓦楞横梁板的底部相接触并固定连接的支撑顶板,所述支撑顶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弧形侧板,所述弧形侧板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与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0010]所述顶板的顶部设置有加强格栅,所述加强格栅的外侧一体成型有铺装层。
[0011]所述加强格栅具有纵向钢筋及与纵向钢筋向垂直的横向钢筋,所述纵向钢筋与所述横向钢筋之间绑扎连接在一起。
[0012]所述铺装层具有铺设在所述加强格栅外侧并与其一体成型的混凝土底层,所述混凝土底层的顶部铺设有沥青路面层。
[0013]所述瓦楞横梁板的截面呈“U”字型结构,所述瓦楞横梁板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横梁板连接沿,所述横梁板连接沿与所述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0014]所述缺口的顶部与所述U肋的底部之间通过圆弧边沿平滑过渡。
[0015]钢桥,具有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抗疲劳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结构。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通过瓦楞纵梁板对顶板提供支撑,能够提升瓦楞纵梁板与顶板之间的接触面积,分散顶板受力,避免受力集中而造成顶板破损,提升其抗疲劳性能,改善使用寿命,同时玩楞纵梁板具有较高的载荷能力,能够提升钢桥面板的载荷能力。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抗疲劳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抗疲劳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抗疲劳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具体实施方式
[0020]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现,不限于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专利技术透彻且完整,并且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表达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材料的组分、数字表达式和数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
[0021]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在该词前的要素涵盖在该词后列举的要素,并不排除也涵盖其他要素的可能。“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0022]如图1至3所示,抗疲劳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结构,包括顶板1,顶板1的顶部铺设有铺装层7,顶板1的底部均匀设置有瓦楞横梁板3以及与瓦楞纵梁板4,瓦楞纵梁板4与瓦楞横梁板3相垂直,瓦楞横梁板3固定嵌入在瓦楞纵梁板4的上部,瓦楞纵梁板4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底板2,其中瓦楞纵梁板4与瓦楞横梁板3连通其上下两侧的顶板1及底板2构成构造上具有各向异性的共同承受荷载的结构;瓦楞纵梁板4具有与顶板1的底部相接触并固定连接的纵梁顶板42,瓦楞纵梁板42上开设有与瓦楞横梁3相匹配的U肋41,U肋41的底部具有缺口42;本实施例中,通过瓦楞纵梁板4对顶板1提供支撑,能够提升瓦楞纵梁板4与顶板1之间的接触面积,分散顶板受力,避免受力集中而造成顶板破损,提升其抗疲劳性能,改善使用寿命,同时玩楞纵梁板4具有较高的载荷能力,能够提升钢桥面板的载荷能力。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3所示,作为瓦楞横梁板3的一种设置方式,瓦楞纵梁板4的截面呈倒“U”字型结构,U肋41及缺口42对称开设在瓦楞纵梁板4的两侧,U肋41处与瓦楞横梁板3的外侧焊接固定成一体结构,瓦楞纵梁板4的底部具有与其为一体的纵梁支撑沿41,纵梁支撑沿41通过弯折成型,纵梁支撑沿41与底板2固定连接,纵梁支撑沿41与底板2之
间焊接固定。
[0024]在一些实施例中,瓦楞横梁板3与底板2之间设置有支撑纵梁板5,支撑纵梁板5与瓦楞横梁板3相垂直,通过支撑纵梁板5对瓦楞横梁板3底部的支撑,能够进一步提升瓦楞横梁板3与瓦楞纵梁板4所构成的支撑体系的支撑强度,进一步改善钢桥面板的载荷能力。
[0025]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纵梁板5具有与瓦楞横梁板3的底部相接触并固定连接的支撑顶板53,支撑纵梁板5通过支撑顶板53与瓦楞横梁板3的底部面接触,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能够分散受力,避免受力集中,提升载荷能力,支撑顶板53的两侧均设置有弧形侧板51,弧形侧板51在钢桥面板受到冲击受能够发生微小的弹性形变,将外部冲击转换为其自身的弹性势能,从而降低冲击对钢桥面板的破坏,弧形侧板5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支撑底板52,支撑底板52与底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具体的可采用焊接或铆接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
[0026]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钢桥面板的顶部抗拉强度,顶板1的顶部设置有加强格栅6,加强格栅6的外侧一体成型有铺装层7,通过设置在铺装层7内部的加强格栅6所构成的网状结构,能够提升钢桥面板的抗拉性能,使其具有较高的抗疲劳性能及较长的使用寿命;具体的,加强格栅6具有纵向钢筋61及与纵向钢筋61向垂直的横向钢筋62,纵向钢筋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疲劳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铺设有铺装层,所述顶板的底部均匀设置有瓦楞横梁板以及与瓦楞纵梁板,所述瓦楞纵梁板与所述瓦楞横梁板相垂直,所述瓦楞横梁板固定嵌入在所述瓦楞纵梁板的上部,所述瓦楞纵梁板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底板;所述瓦楞纵梁板具有与所述顶板的底部相接触并固定连接的纵梁顶板,所述瓦楞纵梁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瓦楞横梁相匹配的U肋,所述U肋的底部具有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疲劳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瓦楞纵梁板的截面呈倒“U”字型结构,所述U肋及缺口对称开设在瓦楞纵梁板的两侧,所述瓦楞纵梁板的底部具有与其为一体的纵梁支撑沿,所述纵梁支撑沿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疲劳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瓦楞横梁板与所述底板之间设置有支撑纵梁板,所述支撑纵梁板与所述瓦楞横梁板相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疲劳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纵梁板具有与所述瓦楞横梁板的底部相接触并固定连接的支撑顶板,所述支撑顶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弧形侧板,所述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政坤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市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