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转动机构的碟刹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4043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碟刹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具有转动机构的碟刹片,包括碟刹片和转轴,所述碟刹片与转盘转动连接,所述碟刹片内设置有控制组件和转动组件,该具有转动机构的碟刹片,通过设置有控制组件,当需要将碟刹片安装在转轴上时,将碟刹上的转杆对准转轴上的卡槽中,则转杆表面所铰接的卡杆将在扭簧的作用下翻折进入卡槽内的环形槽中,并通过卡块进行固定,当需要进行快拆时,通过移动齿条,则齿条在齿轮上移动并带动齿轮进行转动,由于齿轮与转杆固定连接,则齿轮可带动转杆在涡卷弹簧的作用下在固定杆上转动,则卡杆可从卡槽内的环形槽中移动至竖槽中,向外拉出碟刹片,从而完成快速的拆卸,提高装置的实用性。提高装置的实用性。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转动机构的碟刹片


[0001]本技术涉及碟刹片
,具体为一种具有转动机构的碟刹片。

技术介绍

[0002]碟式刹车是由一个与车轮相连的刹车圆盘和圆盘边缘的刹车钳组成。刹车时,高压刹车油推动制动块使之夹紧刹车盘从而产生制动效果。
[0003]刹车片也叫刹车皮,在机动车的刹车系统中,刹车片是最关键的安全零件,所有刹车效果的好坏都是刹车片起决定性作用,所以说好的刹车片是人和车的保护神。目前,国内大巴所使用的碟刹片采用的摩擦材料层是由各种纤维树脂组成的复合材料,只能耐受400℃以内的温度。
[0004]现有的碟刹片在进行安装时,通常会使用到螺丝进行固定,在进行拆卸时需要使用到专业的工具进行拆卸,但是对于不懂机械的使用者来说,难以进行快速安装拆卸,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具有转动机构的碟刹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转动机构的碟刹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转动机构的碟刹片,包括碟刹片和转轴,所述碟刹片与转盘转动连接,所述碟刹片内设置有控制组件和转动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转杆,所述转杆与涡卷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涡卷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固定安装在碟刹片的内壁上;卡杆,所述卡杆与转杆的表面铰接,所述转杆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卡块,所述卡块与卡杆的表面贴合,所述卡杆的表面与扭簧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扭簧的另一侧固定安装在转杆的表面上;卡槽,所述转轴的表面开设有卡槽;齿轮,所述齿轮被转杆贯穿且与转杆固定连接,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当需要将碟刹片安装在转轴上时,将碟刹上的转杆对准转轴上的卡槽中,则控制组件内的转杆表面所铰接的卡杆将在扭簧的作用下翻折进入卡槽内的环形槽中,并通过卡块进行固定,则可完成安装,当齿条在齿轮上移动并带动齿轮进行转动,由于齿轮与转杆固定连接,则齿轮可带动转杆在涡卷弹簧的作用下在固定杆上转动,则卡杆可从卡槽内的环形槽中移动至竖槽中,向外拉出碟刹片,从而完成快速的拆卸,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0007]优选的,所述转动组件包括:支杆,所述支杆固定安装在转盘的内壁上,转盘移动时,转盘表面所固定的支杆将在转轴上进行移动。
[0008]优选的,所述碟刹片的表面开设有环槽,所述碟刹片表面的环槽内开设有凹槽,转盘移动时,转盘表面所固定的支杆将在环槽内移动,且支杆将抵住凹槽内的三角杆。
[0009]优选的,所述碟刹片的内壁与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三角杆的表面上,三角杆被抵住时将在弹簧的支撑下向碟刹片内移动。
[0010]优选的,所述三角杆与齿条的表面固定连接,三角杆移动时可带动齿条进行同步
移动。
[0011]优选的,所述卡槽内开设有环形槽与竖槽,当进行快拆时,卡杆可从卡槽内的环形槽中移动至竖槽中,向外拉出碟刹片,从而完成快速的拆卸,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转动机构的碟刹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该具有转动机构的碟刹片,通过设置有控制组件,当需要将碟刹片安装在转轴上时,将碟刹上的转杆对准转轴上的卡槽中,则转杆表面所铰接的卡杆将在扭簧的作用下翻折进入卡槽内的环形槽中,并通过卡块进行固定,当需要进行快拆时,通过移动齿条,则齿条在齿轮上移动并带动齿轮进行转动,由于齿轮与转杆固定连接,则齿轮可带动转杆在涡卷弹簧的作用下在固定杆上转动,则卡杆可从卡槽内的环形槽中移动至竖槽中,向外拉出碟刹片,从而完成快速的拆卸,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0014]2、该具有转动机构的碟刹片,通过设置有转动组件,为了避免他人的误触,当需要进行拆卸时通过转动转盘,转盘在碟刹片上的环槽中移动,则转盘上的支杆将移动至凹槽内并抵住三角杆,则三角杆将在弹簧的作用下进行移动,三角杆移动时将带动齿条在齿轮进行移动,则齿轮可进行转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图2中A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图2中B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图2中C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1]图中:1、碟刹片;2、转轴;3、转盘;4、控制组件;41、转杆;42、涡卷弹簧;43、固定杆;44、卡杆;45、扭簧;46、卡块;47、卡槽;48、齿轮;49、齿条;5、转动组件;51、支杆;52、凹槽;53、三角杆;5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如图1

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转动机构的碟刹片,包括碟刹片1和转轴2,碟刹片1与转盘3转动连接,碟刹片1内设置有控制组件4和转动组件5。
[0023]控制组件4包括:转杆41,转杆41与涡卷弹簧42的一端固定连接,涡卷弹簧42的另一端与固定杆43固定连接,固定杆43固定安装在碟刹片1的内壁上;卡杆44,卡杆44与转杆41的表面铰接,转杆4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卡块46,卡块46与卡杆44的表面贴合,卡杆44的表面与扭簧45的一侧固定连接,扭簧45的另一侧固定安装在转杆41的表面上;卡槽47,转轴2的表面开设有卡槽47;齿轮48,齿轮48被转杆41贯穿且与转杆41固定连接,齿轮48与齿条49啮合,当需要将碟刹片1安装在转轴2上时,将碟刹片1上的转杆41对准转轴2上的卡槽47中,则控制组件4内的转杆41表面所铰接的卡杆44将在扭簧45的作用下翻折进入卡槽47内的环形槽中,并通过卡块46进行固定,则可完成安装,当齿条49在齿轮48上移动并带动齿轮48进行转动,由于齿轮48与转杆41固定连接,则齿轮48可带动转杆41在涡卷弹簧42的作用下在
固定杆43上转动,则卡杆44可从卡槽47内的环形槽中移动至竖槽中,向外拉出碟刹片1,从而完成快速的拆卸,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0024]转动组件5包括:支杆51,支杆51固定安装在转盘3的内壁上,转盘3移动时,转盘3表面所固定的支杆51将在转轴2上进行移动。
[0025]碟刹片1的表面开设有环槽,碟刹片1表面的环槽内开设有凹槽52,转盘3移动时,转盘3表面所固定的支杆51将在环槽内移动,且支杆51将抵住凹槽52内的三角杆53。
[0026]碟刹片1的内壁与弹簧54的一端固定连接,弹簧5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三角杆53的表面上,三角杆53被抵住时将在弹簧54的支撑下向碟刹片1内移动。
[0027]三角杆53与齿条49的表面固定连接,三角杆53移动时可带动齿条49进行同步移动。
[0028]卡槽47内开设有环形槽与竖槽,当进行快拆时,卡杆44可从卡槽47内的环形槽中移动至竖槽中,向外拉出碟刹片1,从而完成快速的拆卸,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0029]在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转动机构的碟刹片,包括碟刹片(1)和转轴(2),其特征在于:所述碟刹片(1)与转盘(3)转动连接,所述碟刹片(1)内设置有控制组件(4)和转动组件(5),所述控制组件(4)包括:转杆(41),所述转杆(41)与涡卷弹簧(4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涡卷弹簧(42)的另一端与固定杆(43)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43)固定安装在碟刹片(1)的内壁上;卡杆(44),所述卡杆(44)与转杆(41)的表面铰接,所述转杆(4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卡块(46),所述卡块(46)与卡杆(44)的表面贴合,所述卡杆(44)的表面与扭簧(45)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扭簧(45)的另一侧固定安装在转杆(41)的表面上;卡槽(47),所述转轴(2)的表面开设有卡槽(47);齿轮(48),所述齿轮(48)被转杆(41)贯穿且与转杆(41)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文杰陈东梅浩
申请(专利权)人:东台唐泽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