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装置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3719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液晶装置及电子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像素开口率高、可以进行明亮的显示的宽视场角的液晶装置,该液晶装置,在元件基板(第1基板),设置共用电极(第1电极)与像素电极(11)(第2电极),像素电极(11),具有相互隔开预定的间隙所配置的多个线状电极(4),各线状电极(4),作为整体延伸于子像素的长度方向,并至少具有一个弯曲部(K),弯曲部(K)的两侧成为对于子像素的长度方向相反方向地倾斜的形状。像素电极(11),成为其外缘沿线状电极(4)的各部分的延伸方向进行延伸的形状,数据线(13)沿像素电极(11)的外缘(11a)的延伸方向而弯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当前,作为谋求液晶装置的宽视场角化(广角化)的一种方法,采用对于液晶层进行液晶分子的取向控制而产生基板面方向的电场的方式(以下,称为冲黄向电场方式),作为这样的才黄向电场方式已知IPS (In-PlaneSwitching,平面内开关)方式、FFS (Fringe-Field Switching,边缘场开关方式)。横向电场方式的液晶装置,特征为像素电极与共用电极形成于同一141上。而且,存在如下不同在IPS方式下像素电极与共用电极在同一层都形成为梳齿状,另一方面在FFS方式下则像素电极与共用电极在不同的层一方形成为冲危齿状、另一方形成为整面状。尤其在FFS方式的情况下,由于像素电极与共用电极处于不同的层,在电极的边缘部产生沿相对于a面倾斜的方向的强电场。因此,FFS方式,相比于IPS方式具有连电极正上方的液晶分子也容易控制取向这一优点。作为在横向电场方式的液晶装置中实现更宽视场角化的方法,存在如下方法当施加电压时在一个子像素内形成液晶分子沿不同的方向取向的多个区域,形成所谓的多畴(将液晶分子基本朝向一定方向地进行取向的区域称为畴)。因为通过形成多畴,各畴固有的对比度的视场角特性相互补偿,所以能够实现宽视场角化。为了形成多畴只要在梳齿状电极的形状方面下工夫即可。如果将构成梳齿状电极的各电极指称为"线状电极",则并非使一个子像素内的全部的线状电极都延伸于相同的方向,而是例如如图11所示,在一个子像素的上半部分中将线状电极101a配置为图11中的朝右下方、并在下半部分中将线状电极101b配置为朝右上方。因为当施加电压时,在相对于线状电极101a、 101b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产生电场,液晶分子将会沿该电场进行取向,所以在图11的情况下,出现液晶分子沿不同的方向取向的2个区域(子像素的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能够实现双畴结构。在此,在线状电极101a、 101b的中央部附近(在图11中以符号A包围的区域)因为均匀的横向电场产生于液晶层,所以能够正常地进行显示,但是在线状电极101a、 101b的端部附近(在图11中以符号B包围的区域)因为横向电场产生于各种各样的方向,所以液晶的取向紊乱,在该处明亮显示时的光的透射率显著下降。因此,在本构成中能够实质性地有助于于显示的面积变小,不能充分确保像素的开口率,得不到明亮的显示。于是,有人提出代替使各线状电极延伸于子像素的宽度方向的图11的构成,使各线状电极延伸于子像素的长度方向的多畴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参照专利文献l)。具体而言,像素电极及共用电极,形成为延伸于子像素的长度方向、且多次弯折的形状。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4374号/>才艮如果依照于专利文献l所述的构成,则因为相比于图11的构成,在l个子像素中线状电极的端部所占的面积变少,所以能够实质性地有助于于显示的面积扩大了,能够使像素的开口率变大。可是,因为像素电极、共用电极在大致长方形状的子像素中弯曲,所以沿数据线(子像素的长边)产生三角形状的不能有助于显示的死角(dead space),该部分使开口率下降。由此,产生得不到明亮的显示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所作出,目的在于提供像素开口率高、能够进行明亮显示的宽视场角的液晶装置、及采用其的电子设备。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液晶装置,具有相互相对配置的第1基板及第2基板、夹持于前述第1 M与前述第2基板之间的液晶层、设置于前述第l!4l的前述液晶层侧的第i电极、设置于前述第i电极的前述液晶层侧的绝缘层、和设置于前述绝缘层的前述液晶层侧的第2电极,其特征为在前述第l基板上,相互交叉地设置有多条数据线与多条扫描线置;由前述数据线与前述扫描线所包围的区域构成子像素;前述第2电极,具有隔开间隙地配置的多个线状电极;前述多个线状电极的各自,延伸于前述子像素的长度方向,并至少具有一个弯曲部;前述弯曲部的两侧成为对于前述子像素的长度方向向相反方向倾斜的形状;前述数据线或前述扫描线,沿具有前述弯曲部的前述线状电极的延伸方向弯曲。还有,本专利技术中的所谓"子像素",为成为进行显示时的最小单位的区域。而且该子像素,对应于滤色器的不同颜色的色材层分别设置,以相邻的多个子^f象素构成1个^f象素。如果依照于本专利技术的液晶装置,则因为构成第2电极的各线状电极,作为整体延伸于子像素的长度方向,并至少具有一个弯曲部,弯曲部的两侧成为对于子像素的长度方向相互向相反方向倾斜的形状,所以形成多畴,能够i某求宽视场角化。并且,因为数据线沿具有弯曲部的线状电极的延伸方向弯曲,所以不会沿子像素的长边产生不能有助于显示的死角,能够维持高的开口率。在本专利技术中,前述第1电极,是像素电极;前述第2电极,是共用电极。如果依照于该构成,则因为在像素电极之上形成绝缘层,并在绝缘层的表面跨全部子像素地形成具有多个线状电极的共用电极,所以能够使子像素的开口率最大限度地变大。在本专利技术中,前述多个线状电极的各自,以前述弯曲部的宽度方向为轴线对称。在本专利技术中,在前述子像素的宽度方向上相邻的2个前述线状电极的弯曲部之间的区域,成为前述相邻的2个线状电才及间的间隙。若将上述的构成换而言之,则为如下意思因为若将相邻的2个线状电极间的间隙称为"缝隙",则相邻的2个线状电极的弯曲部与弯曲部之间成为缝隙,所以缝隙跨子像素的长度方向上的弯曲部的两侧相连接。如果为该构成,则能够使子像素的开口率最大限度地变大。或者,能够如下构成在前述子像素的宽度方向上相邻的2个前述线状电极的弯曲部之间的区域,设置有相互连接前述相邻的2个线状电极彼此的连接部。若将上述的构成与前项同样地换而言之,则意味着由连接部分断子像素的长度方向上的弯曲部的两侧的缝隙。在跨弯曲部的两侧连接缝隙的情况下,有可能会产生起因于液晶在弯曲部的取向紊乱(向错,disclination )的显示不良扩大、当对液晶装置施加了外力时显示不良不稳定地移动等的不良状况。如果由连接部分断弯曲部的两侧的缝隙,则能够消除这样的不良状况。在本专利技术中,交替并排于前述子像素的宽度方向的前述线状电极及前述间隙之中,接近弯曲的前述数据线(或者前述扫描线)的区域的前述线状电极及前述间隙的宽度,比远离弯曲的前述数据线(或者前述扫描线)的区域的前述线状电极及前述间隙的宽度宽。或者,并排于前述子像素的宽度方向的前述多个线状电极之中,接近弯曲的前述数据线(或者前述扫描线)的区域的前述线状电极的宽度,比远离弯曲的前述数据线(或者前述扫描线)的区域的前述线状电极的宽度宽。或者,并排于前述子像素的宽度方向的前述多个间隙之中,接近弯曲的前述数据线(或者前述扫描线)的区域的前述间隙的宽度,比远离弯曲的前述数据线(或者前述扫描线)的区域的前述间隙的宽度宽。如果依照于本专利技术的构成,则开口率变大,而第2电极的外缘的大部分与数据线接近,受产生于数据线与第2电极之间的电场的影响,其间的液晶分子的取向紊乱,可能导致显示不良。因此,如果使在接近数据线的、子像素的靠周缘的区域的线状电极、间隙之中的至少一方宽度,比在远离数据线的、子像素的靠中央的区域的线状电极、间隙之中的至少一方宽度宽,则第2电极变得难以受到数据线的影响,能够降低其间的液晶分子的取向紊乱。并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相互相对配置的第1基板及第2基板, 夹持于前述第1基板与前述第2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设置于前述第1基板的前述液晶层侧的第1电极, 设置于前述第1电极的前述液晶层侧的绝缘层,和  设置于前述绝缘层的前述液晶层侧的第2电极; 在前述第1基板上,相互交叉地设置有多条数据线与多条扫描线; 由前述数据线与前述扫描线所包围的区域构成子像素; 前述第2电极,具有隔开间隙地配置的多个线状电极; 前述多个线状 电极的各自,延伸于前述子像素的长度方向,并至少具有一个弯曲部; 前述弯曲部的两侧成为相对于前述子像素的长度方向相互向相反方向倾斜的形状; 前述数据线或前述扫描线,沿具有前述弯曲部的前述线状电极的延伸方向弯曲。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新谷隆夫仓泽隼人
申请(专利权)人:爱普生映像元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