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筋笼自动入模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轨枕预制
,具体是一种钢筋笼自动入模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高速铁路的发展,双块式轨枕得到了广泛使用,自动化的流水作业方式应用于轨枕的规模化预制生产当中,例如,202211268229.4公开一种双块式轨枕模具,模具内矩阵设置有多个轨枕的承轨壳,一次可成型多块轨枕,生产效率高,但预制过程中,需要预先准备好钢筋笼,并把钢筋笼放置于模具内定位,需要解决快速入模且定位准确的工艺及技术问题,现有采用人工方式入模,借助吊车等将钢筋笼吊入模具内,其定位精确度较低,从而导致轨枕的质量高低不等、产品品质一致性较差;并且人工操作将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资源,会降低整个生产运营成本,易发生安全事故,并且自动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因此,亟需一种可自动将钢筋笼入模的装置,以提高工作效率并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解决钢筋笼精确高效入模的问题,专利技术一种钢筋笼自动入模系统。
[0004]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钢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笼自动入模系统,包括龙门架(1)、轨道(2)、运料车(3)、模具(4)、吊装装置(5)、摆台(7),龙门架(1)设置轨道(2),龙门架(1)上的轨道(2)设置行走的运料车(3),运料车(3)行走于龙门架(1)的两端、分别对应设置有钢筋笼起吊位和钢筋笼入模位,钢筋笼起吊位设置有摆台(7),钢筋笼入模位设置模具(4),运料车(3)起吊吊装装置(5)抓取钢筋笼,其特征在于:运料车(3)设置电葫芦(305)起吊吊装装置(5),吊装装置(5)下设置有横向移动的挂钩连接梁,挂钩连接梁下设置有若干挂钩(506),运料车(3)设置有与吊装装置(5)定位导向的导向柱(311),摆台(7)的四边角分布设置有四个定位装置(9),吊装装置(5)四边角竖向设置有下顶出的顶升缸(5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笼自动入模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动座(6),所述摆台(7)为三个、分布排列设置于移动座 (6)上,中间的摆台(7)固定于移动座 (6),外侧两摆台(7)分别与移动座 (6)之间设置有移缸(605),两摆台(7)分别通过移缸(605)驱动调节摆台(7)之间的间距。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筋笼自动入模系统,其特征在于:龙门架(1)设置轨道梁,轨道梁上分别设置轨道(2),钢筋笼入模位的两轨道梁内侧分别设置有V型定位块(102),运料车(3)设置有运料车定位缸(308),运料车定位缸(308)设置V型头(309),运料车定位缸(308)伸出驱动V型头(309)与V型定位块(102)插接,使运料车(3)定位于龙门架(1)钢筋笼入模位。4.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钢筋笼自动入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料车(3)包括:行走架(301)、行走连接梁(303)、桥形连接座(306)、方形导向体(307)、悬臂(310);行走架(301)设置行走轮,两行走架(301)通过行走连接梁(303)对称连接,行走架(301)内侧分别设置有桥形连接座(306)、方形导向体(307),运料车定位缸(308)的缸体外型为方形,运料车定位缸(308)的缸体适配装于方形导向体(307)内,运料车定位缸(308)杆端连接桥形连接座(306),V型头(309)设置于运料车定位缸(308)的缸体下端,V型头(309)外露于方形导向体(307)下,行走连接梁(303)内侧分别设置悬臂(310),悬臂(310)延伸端分别设置朝下的导向柱(311),导向柱(311)下端为锥型。5.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钢筋笼自动入模系统,其特征在于:吊装装置(5)包括:回形架体(501)、第一挂钩连接梁(504)、第二挂钩连接梁(505)、滑缸(509)、推板筒(511)、导向座(513);电葫芦(305)吊点连接回形架体(501),回形架体(501)一侧的横向延伸方向设置有第一挂钩连接梁(504)、第二挂钩连接梁(505),第一挂钩连接梁(504)、第二挂钩连接梁(505)下分别阵列设置有若干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才智,赵维刚,王永明,王朝林,徐忠勇,屈鹏飞,孙康,万竞远,姜坤,贾宏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