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酸低吸附离心管的加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材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核酸低吸附离心管的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现今,离心管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在生命科学中,例如: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等。
[0003]在教育教学及科学实验中,离心管被广泛用于样品保存,化学反应,生物提取与分离,菌种保藏,细胞及微生物等培养,遗传物质扩译等。
[0004]在医院中,生物及化学样品的保存与分析检测,也广泛应用到离心管。
[0005]传统对于离心管核酸低吸附离心管是通过将成型后的离心管进行表面处理,但是因为离心管自身形状的限制,容易造成对离心管的表面处理程度不同而影响离心管的核酸低吸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离式加工,再在模具中整形以及核酸低吸附效果好的离心管加工工艺。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核酸低吸附离心管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酸低吸附离心管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预备材料:预备PP材料,并在熔融状态下的PP材料内添加具有低吸附功能的母粒,高温熔融并混合均匀;S2、模具镜面处理:对模具的成型表面进行镜面处理,并且将凸模结构设置为多外涨片结构,并将凸模结构内设有用于驱动各外涨片往复运动的驱动气缸;S3、阻隔层结构成型:将第一玻纤和第二玻纤混合织造形成阻隔层结构,再经低吸附处理溶液浸渍后烘干即得,取部分熔融的PP材料与阻隔层结构混合,形成组合阻隔层;S4、组合阻隔层表面初步处理:对组合阻隔层进行表面预处理,先将离心管依次进行除油质和有机杂质清洗后,再对其表面进行羟基化处理;S5、组合阻隔层表面涂层处理:将改性硅烷偶联剂溶于甲醇中,涂膜在经羟基化处理的组合阻隔层表面,晾干后、热处理即得涂层后的组合阻隔层;S6、组合阻隔层表面羟基化处理:具体操作为,配制2.5~3wt%二苯甲酮的丙酮溶液,放入组合阻隔层,浸渍20~25min后,取出置于紫外灯下照射35s~60s;S7、组合阻隔层上料:通过机械手将组合阻隔层套于凸模结构上,且阻隔层的网状结构一侧朝向凸模,并将上、下模进行合模;S8、注塑成型:再通过将混合后的熔融PP材料注入模具内等待成型;S9、冷却挤压:逐步的对测模具进行冷却,且通过控制驱动气缸对阻隔层结构压入PP材料内,且驱动气缸驱动外涨片的距离在0.1mm
‑
0.3mm之间;S10、冷却完成:对模具进行进一步的冷却,得到成品的离心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酸低吸附离心管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吸附处理溶液通过如下重量份的成分混合而成:水,60
‑
65份;水性无机树脂,35
‑
40份;聚乙二醇,20
‑
25份;十二烷基硫酸钠,10
‑
12份;纳米石墨,8
‑
10份;纳米二氧化钛,6
‑
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贤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赛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