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区域森林资源资产价值核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62875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2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大区域森林资源资产价值核算方法,其通过将目标地区进行核算单元划分,根据核算单元类型采用相应的核算方法,采用综合林价法,核算单位面积综合林价参考值表,然后通过对该目标地区森林资源的分析,采用综合核算法得出该地区森林资源资产的公允价值,从而得到更加准确的森林价值数据。从而得到更加准确的森林价值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区域森林资源资产价值核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森林资源资产价值的核算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大区域森林资源资产价值核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已经制订了《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规范》、《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技术规范》等操作性技术规范,现阶段商品林木的经济价值核算方法体系已经成熟,但都局限于具体对象的研究,缺少区域性核算研究;对生态公益林、天然林的价值核算方面不明确,几乎空白。《企业会计准则——生物资产》对林木资产计量进行了规定,但对过去未列入会计核算的林木、对天然林木核算等都没有明确,对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核算还只是停留在研究阶段。《国有林场(苗圃)财务制度》(财农【2017】72号)对公益性国有林场林木资产核算作出了规定。其次,当前综合林价法采用单位蓄积林价,但林木资产的质量并非只有蓄积量一个指标来反映,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中单位蓄积量等林木质量因子指标不够准确,以蓄积林价反映会使经济价值核算准确性受到较大的影响,且以成本法核算林木经济价值的方法与蓄积量不呈正相关,这导致了采用单位蓄积林价核算结果存在偏差。由此可见,虽然森林资产价值核算方法基本成熟,但都是针对于单项资产的具体方法,缺少针对大区域的核算方法体系;由于森林资产市场化程度不高,培育周期长,受政策限制影响很大,缺乏成本核算和账务管理,基础数据资料缺少,造成森林资源资产价值核算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在分析公允价值核算森林资产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建立大区域性的森林资源资产核算体系,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且方便快捷、易于操作的核算体系来指导自然资产清算工作。
[0004]一种大区域森林资源资产价值核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设置核算单元划分模块,并利用所述核算单元划分模块将目标地区进行核算单元划分;1.1)将目标地区按照县级行政区划分为多个一级核算单元;1.2)在每个一级核算单元中按照地类划分为乔木林地、竹林地、灌木林地、其他林地共4个二级核算单元;1.3)在二级核算单元中,乔木林地按森林类别划分为商品林、公益林两个三级核算单元;1.4)在三级核算单元中,商品林按照林种划分为用材林、能源林、经济林3个四级核算单元,公益林按照林种划分为防护林、特种用途林2个四级核算单元;1.5)在四级核算单元中按照起源划分为天然林、人工林两个五级核算单元;1.6)在五级核算单元中按照林分类型即优势树种组划分为六级核算单元;1.7)在六级核算单元中,乔木林地、竹林地按照龄组或产期进一步划分为七级核
算单元;其中乔木林地划分为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竹林地划分为幼龄竹、壮龄竹、老龄竹;经济林划分为产前期、初产期、盛产期、衰产期;步骤二、设置核算方法确定模块,划分核算单元后,利用所述核算方法确定模块根据核算单元类型采用相应的核算方法,建立核算体系;其中,乔木林地商品林中的天然林选择重置成本法,乔木林地商品林中的人工林选择综合林价法;乔木林地中公益林采用重置成本法;竹林地中天然林采用重置成本法,竹林地中人工林采用综合林价法;灌木林地中天然林采用名义价值,灌木林地中的人工林采用重置成本法;其他林地中的苗圃地采用市场法,其他林地中的疏林地采用调整系数法,其他林地中的未成林造林地采用重置成本法,其他林地中的无立木林地、宜林地、林业辅助生产用地没有林木不核算;步骤三、设置核算模块,利用所述核算模块通过综合林价法,核算单位面积综合林价参考值表,然后通过对该目标地区森林资源的分析,采用综合核算法得出该地区森林资源资产的公允价值;其中综合林价法的具体核算步骤如下:3.1)收集一级核算单元地区的造林管护成本、市场价格、收益指标、生长预测的各项数据,测算出该地区各主要树种的成本表、收获现值表;3.2)形成该树种达到数量成熟龄下限的序列林价表;3.3)对该地区森林资源进行统计分析,分别起源和森林类别列出面积占比前三位的树种,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核算出各类型林木资源资产单位面积的综合林价;3.4)按核算单元分类型统计乔木林实物量,代入综合林价,核算出乔木林的经济价值;3.5)按综合林价法分别核算出竹林、经济林木、其他林地上的林木的经济价值;汇总得出一级核算单元的林木资源资产经济价值。
[0005]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如下:在森林分类经营原则下,根据森林资产的不同特点,建立了七级核算单元体系;将一定区域的森林资产按照行政区、地类、森林类别、林种、起源、林分类型、龄组进行划分,分别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通过细致的分类计量,更加全面、准确、客观地反应森林资产的价值;首次提出在大区域、大规模开展森林资产核算采用综合林价法和综合核算法;综合林价法以林分单位面积综合价来反映林木资产经济价值,综合核算法对一个地区森林资源进行统计分析,分起源和森林类别分别列出面积占比前三位的树种,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核算出各类型林木资产单位面积的综合林价,基于这两种方法所得出的综合林价表一目了然、易于操作,使价值量的核算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引入会计学上的公允价值概念可以真实客观地反映森林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0006]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07]首先是设置核算单元划分模块,并利用所述核算单元划分模块对核算单元的划分;然后设置核算方法确定模块、建立核算体系;设置核算模块采用综合林价法,核算单位面积综合林价参考值表,然后通过对某地区森林资源的分析,采用综合核算法得出该地区森林资源资产的公允价值。
[0008]全民所有森林资源资产价值量核算是一项庞大、繁杂的系统工程,应划分为多个均质化的核算单元开展核算。通过核算单元的区划,可以把一个行政区域内的森林资源归
纳为几种类型,简便核算,易于操作。本次研究将核算体系划分为行政区、地类、森林类别、林种、起源、林分类型、龄组共7级核算单元,分类型开展森林资源资产实物量和价值量核算。核算单元划分的具体方式为:(1)将全省按照县级行政区划分为n个一级核算单元。
[0009](2)在每个一级核算单元中按照地类划分为乔木林地、竹林地、灌木林地、其他林地共4个二级核算单元。
[0010](3)在二级核算单元中,乔木林地按森林类别划分为商品林、公益林两个三级核算单元。
[0011](4)在三级核算单元中,商品林按照林种划分为用材林、能源林、经济林3个四级核算单元,公益林按照林种划分为防护林、特种用途林2个四级核算单元。
[0012](5)在四级核算单元中按照起源划分为天然林、人工林两个五级核算单元。
[0013](6)在五级核算单元中按照林分类型(优势树种组)划分为六级核算单元。
[0014](7)在六级核算单元中,乔木林地、竹林地按照龄组(产期)进一步划分为七级核算单元。乔木林地划分为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竹林地划分为幼龄竹、壮龄竹、老龄竹;经济林划分为产前期、初产期、盛产期、衰产期。具体参见表1。
[0015]表1 林木资源资产价值核算单元表
[0016]核算单元对应的核算方法选择,划分核算单元后,根据核算单元类型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区域森林资源资产价值核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设置核算单元划分模块,并利用所述核算单元划分模块将目标地区进行核算单元划分;1.1)将目标地区按照县级行政区划分为多个一级核算单元;1.2)在每个一级核算单元中按照地类划分为乔木林地、竹林地、灌木林地、其他林地共4个二级核算单元;1.3)在二级核算单元中,乔木林地按森林类别划分为商品林、公益林两个三级核算单元;1.4)在三级核算单元中,商品林按照林种划分为用材林、能源林、经济林3个四级核算单元,公益林按照林种划分为防护林、特种用途林2个四级核算单元;1.5)在四级核算单元中按照起源划分为天然林、人工林两个五级核算单元;1.6)在五级核算单元中按照林分类型即优势树种组划分为六级核算单元;1.7)在六级核算单元中,乔木林地、竹林地按照龄组或产期进一步划分为七级核算单元;其中乔木林地划分为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竹林地划分为幼龄竹、壮龄竹、老龄竹;经济林划分为产前期、初产期、盛产期、衰产期;步骤二、设置核算方法确定模块,划分核算单元后,利用所述核算方法确定模块根据核算单元类型采用相应的核算方法,建立核算体系;其中,乔木林地商品林中的天然林选择重置成本法,乔木林地商品林中的人工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绪佳马莲花徐亮邓宗敏陈丝露吴启佳李旻舒联方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林业和草原调查规划院四川省林业和草原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