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然保护地空间重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8991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环境保护监管技术领域,涉及建立自然保护地基础数据档案库;收集自然保护地边界区域数据;空间叠加得到联合图层;将联合图层中的区域切割成图斑生成矛盾图层;进行生物多样性价值与自然景观价值评估;满足自然保护地条件的区域补充作为自然保护地,生成空缺性图层;矛盾图层、空缺性图层与联合图层叠加;更新地形数据与土地权属界限数据;空间重构生成初始自然保护地空间重构模型;得到目标自然保护地空间重构模型。本发明专利技术考虑地形数据、权属界限、自然保护地功能分区和级别,立足于自然保护地价值,将自然保护价值高的区域补充划入自然保护地;通过图层空间叠加,实现自然保护地空间重构;优化获得准确可靠的自然保护地空间重构模型。空间重构模型。空间重构模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然保护地空间重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保护监管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然保护地空间重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各地建立了数量众多、保护对象丰富、功能效益多样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地质公园等类型的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地,在保存自然资源本底、发挥生态服务功能、体现自然文化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维护生态安全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存在自然保护地边界不清、权属责任不清、功能区划不合理、交叉重叠设置、多头管理、历史遗留问题突出和保护与发展矛盾尖锐等问题。因此,在详细摸清自然保护地家底和科学评估自然保护地价值的基础上,空间重构自然保护地体系已迫在眉睫。
[0003]现有专利CN110852532A公开了一种自然保护地体系整合及边界划定方法,并具体公开了一种自然保护地体系整合及边界划定方法,该方法通过待整合归并区域内的生态适宜性、耕地适宜性、建设适宜性评价等地类评价结果与资源本底特征叠加,再叠加建设管理条件来确定和优化保护地边界,单纯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并优化,未立足于自然保护地本身价值,未考虑地形地貌、权属界限、保护与发展矛盾等因素,存在片面性,且缺少自然保护地空缺性分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然保护地空间重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然保护地空间重构方法,包括步骤:
[0006]建立自然保护地基础数据档案库;所述基础数据包括自然保护地范围数据、自然保护地功能区、各个所述自然保护地功能区类型和级别;
[0007]收集自然保护地边界区域数据,包括自然保护地边界区域的地形数据与土地权属界限数据;
[0008]对所述自然保护地基础数据与所述自然保护地边界区域数据进行空间叠加,得到联合图层;
[0009]将所述联合图层中的区域切割成图斑,并对各个所述图斑设置属性字段,生成矛盾图层;
[0010]对所述联合图层中各个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价值与自然景观价值进行评估;
[0011]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空缺性分析,将评估结果满足自然保护地条件的区域补充作为自然保护地,生成空缺性图层;
[0012]将所述矛盾图层、所述空缺性图层与所述联合图层进行叠加,得到目标自然保护地图层;
[0013]更新所述地形数据与所述土地权属界限数据;
[0014]根据各个区域的所述基础数据在所述目标自然保护地图层的基础上进行空间重构,生成初始自然保护地空间重构模型;
[0015]利用更新后的所述地形数据与所述土地权属界限数据对所述自然保护地空间重构模型进行校对,得到目标自然保护地空间重构模型。
[0016]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然保护地空间重构装置,包括数据库建立单元、数据收集单元、第一图层生成单元、第二图层生成单元、比较单元、分析单元、叠加单元、更新单元、空间重构单元与校对单元;
[0017]所述数据库建立单元,用于建立自然保护地基础数据档案库;所述基础数据包括自然保护地范围数据、自然保护地功能区、各个所述自然保护地功能区类型和级别;
[0018]所述数据收集单元,用于收集自然保护地边界区域数据,包括自然保护地边界区域的地形数据与土地权属界限数据;
[0019]所述第一图层生成单元,用于对所述自然保护地基础数据与所述自然保护地边界区域数据进行空间叠加,得到联合图层;
[0020]所述第二图层生成单元,用于将所述联合图层中的区域切割成图斑,并对各个所述图斑设置属性字段,生成矛盾图层;
[0021]所述比较单元,用于对所述联合图层中各个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价值与自然景观价值进行评估;
[0022]所述分析单元,用于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空缺性分析,将评估结果满足自然保护地条件的区域补充作为自然保护地,生成空缺性图层;
[0023]所述叠加单元,用于将所述矛盾图层、所述空缺性图层与所述联合图层进行叠加,得到目标自然保护地图层;
[0024]所述更新单元,用于更新所述地形数据与所述土地权属界限数据;
[0025]所述空间重构单元,用于根据各个区域的所述基础数据在所述目标自然保护地图层的基础上进行空间重构,生成初始自然保护地空间重构模型;
[0026]所述校对单元,用于利用更新后的所述地形数据与所述土地权属界限数据对所述自然保护地空间重构模型进行校对,得到目标自然保护地空间重构模型。
[0027]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0028]处理器和存储器;
[0029]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操作指令;
[0030]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计算机操作指令,执行所述的一种自然保护地空间重构方法。
[003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能够收集自然保护地矛盾冲突即自然保护区域边界数据,考虑地形数据、权属界限、自然保护地功能分区和级别;同时能够立足于自然保护地价值,进行空缺性分析,通过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估,将自然保护价值高的区域补充划入自然保护地;采用图层叠加的方式,将自然保护地基础数据与自然能保护地边界区域数据通过图层进行空间叠加,实现自然保护地空间重构;利用地形数据和权属界限校对优化,最终获得准确可靠的自然保护地空间重构模型。
[0032]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33]进一步,对所述自然保护地基础数据与所述自然保护地边界区域数据进行空间叠加,得到联合图层,包括:
[0034]通过GIS空间叠加,得到无空间重叠的原始图层,对所述原始图层进行拓扑分析,得到所述联合图层。
[0035]进一步,对各个所述图斑设置属性字段,生成矛盾图层,包括:
[0036]对各个所述图斑进行编号,标记自然保护地类型信息、自然保护地级别信息与自然保护地功能区信息,并添加至新的图层,得到所述矛盾图层。
[0037]进一步,所述自然保护地类型包括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与世界遗产;所述自然保护地边界区域包括人口密集区、永久基本农田、矿业区与人工商品林区。
[0038]进一步,所述生物多样性价值根据物种多样性、自然生态系统多样性和区位重要性指标进行评估,所述自然景观价值根据风景自然景观、森林自然景观、湿地自然景观与地质自然景观指标进行评估,得到评估分值,用于空缺性分析。
[0039]进一步,所述评估分值是否满足所述自然保护地条件是根据区域中对应的指标的数值占设定参考数值的比例确定。
附图说明
[004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自然保护地空间重构方法的原理图;
[0041]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自然保护地空间重构装置的原理图;
[0042]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原理图。
[0043]图标:30

电子设备;310...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然保护地空间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建立自然保护地基础数据档案库;所述基础数据包括自然保护地范围数据、自然保护地功能区、各个所述自然保护地功能区类型和级别;收集自然保护地边界区域数据,包括自然保护地边界区域的地形数据与土地权属界限数据;对所述自然保护地基础数据与所述自然保护地边界区域数据进行空间叠加,得到联合图层;将所述联合图层中的区域切割成图斑,并对各个所述图斑设置属性字段,生成矛盾图层;对所述联合图层中各个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价值与自然景观价值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空缺性分析,将评估结果满足自然保护地条件的区域补充作为自然保护地,生成空缺性图层;将所述矛盾图层、所述空缺性图层与所述联合图层进行叠加,得到目标自然保护地图层;更新所述地形数据与所述土地权属界限数据;根据各个区域的所述基础数据在所述目标自然保护地图层的基础上进行空间重构,生成初始自然保护地空间重构模型;利用更新后的所述地形数据与所述土地权属界限数据对所述自然保护地空间重构模型进行校对,得到目标自然保护地空间重构模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然保护地空间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自然保护地基础数据与所述自然保护地边界区域数据进行空间叠加,得到联合图层,包括:通过GIS空间叠加,得到无空间重叠的原始图层,对所述原始图层进行拓扑分析,得到所述联合图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然保护地空间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各个所述图斑设置属性字段,生成矛盾图层,包括:对各个所述图斑进行编号,标记自然保护地类型信息、自然保护地级别信息与自然保护地功能区信息,并添加至新的图层,得到所述矛盾图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然保护地空间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然保护地类型包括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与世界遗产;所述自然保护地边界区域包括人口密集区、永久基本农田、矿业区与人工商品林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然保护地空间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多样性价值根据物种多样性、自然生态系统多样性和区位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荣张文梁玉喜林波陈家德彭成方懿宋放谢云文登学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林业和草原调查规划院四川省林业和草原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