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搅拌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2831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19
本方案公开了一种旋转式搅拌套,其包括第一管体、扰动部、第二管体和扰流部,所述第二管体一端开口设置,所述扰动部设置在第二管体的开口处,所述扰动部贯穿连接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所述扰流部设置在所述第二管体的外侧位置;通过设置连接于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支架的扰动部,可以增大磁珠继续向上运动的难度,使磁珠能够在磁棒从第二管体和第二管体中脱离过程中完全掉落;同时在第二管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扰流部,可以使搅拌套在旋转搅拌过程中,混合液体更容易产生微涡流,提高了搅拌力度,增强了混匀效果。增强了混匀效果。增强了混匀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式搅拌套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检测领域,特指一种旋转式搅拌套。

技术介绍

[0002]核酸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是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
的主要研究对象。由于核酸存在于生物细胞内,对核酸进行检测之前的关键步骤之一就是核酸提取,因为提取的核酸的纯度会直接影响下游核酸检测结果。目前,核酸提取方法——磁珠法,是利用裂解液将细胞组织样本进行裂解,释放出样本中的核酸,核酸分子被特异性的吸附到磁珠表面,利用磁棒吸附携带核酸的磁珠移动至不同的试剂槽内,通过反复快速地搅拌、混匀液体,完成细胞裂解、磁珠结合、洗涤与洗脱等步骤,最终得到纯净的核酸,其操作简单、用时短、安全无毒、能够实现自动化、大批量操作、提取的核酸纯度高、浓度大被广泛使用。现有的核酸提取设备运转过程中离不开一项重要耗材,那就是搅拌套,在实验过程中,搅拌套起到充分混匀混合液体、保护磁棒不被污染、延长磁棒的使用寿命的作用。同时,与磁棒配合使用,完成磁珠、磁珠

核酸复合物的转移和释放。
[0003]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13537898U,专利名称为:一种核酸提取仪用高功效搅拌套,该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8联搅拌套,通过搅拌套体与支撑板分体设置,搅拌套体通过卡檐安装在支撑板的条形通槽内壁的滑槽内,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调整搅拌套体的个数,避免多余未使用的搅拌套被直接扔掉,降低了实验成本。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16919255U,专利名称为:一种试剂盒及试剂盒组件,其中公开了一种包括配合段、过渡段、搅拌段及锥形段的磁棒套,通过设置配合段,便于磁棒套与核酸提取机构配合;通过设置过渡段连接配合段及搅拌段,使得从配合段的较大直径过渡到搅拌段的较小直径;搅拌段在裂解孔内起到搅拌作用;锥形段能够提高小体积核酸提取时的混合效果。
[0004]然而,现有的核酸提取用搅拌套仍然存在以下缺点:在进行样本裂解、洗涤、洗脱等核酸提取步骤中,搅拌套通过上下往复运动对混合液进行搅拌混合,搅拌力度低、混匀效果较差,同时伴随气溶胶的产生,易造成交叉污染;在将磁珠、磁珠

核酸复合物转移至目标试管中后,磁棒从搅拌套中抽离,由此实现磁珠、磁珠

核酸复合物的释放,磁棒从搅拌套抽离的过程中,由于磁棒较强的磁吸力,部分磁珠会跟随磁棒的运动沿着搅拌套外壁向上攀爬,导致部分磁珠上升至试管液面的上方,无法继续参与洗涤或洗脱,核酸提取效率低。因此,开发一种更为高效,且能够增强搅拌效果、降低交叉污染、提高核酸提取效率的搅拌套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旋转式搅拌套,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进行样本裂解、洗涤、洗脱等步骤中,搅拌力度低、混匀效果较差,同时伴随气溶胶的产生,易造成交叉污染的问题。同时解决了磁珠在卸载的过程中,部分磁珠会跟随磁棒的运动沿着搅拌套外壁向上攀爬,导致部分磁珠上升至试管液面的上方,无法继续
参与洗涤或洗脱,核酸提取效率低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方案来实现的:
[0007]一种旋转式搅拌套,包括第一管体、扰动部、第二管体和扰流部,所述第二管体一端开口设置,所述扰动部设置在第二管体的开口处,所述扰动部嵌合连接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所述扰流部设置在所述第二管体的外侧位置。
[0008]基于上述一种旋转式搅拌套的结构,所述扰动部包括过渡段和环形台阶段,所述过渡段呈放射状的喇叭型结构,所述过渡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环形台阶段连接,所述过渡段在由环形台阶段向第一管体的方向上,其管径逐步增大。
[0009]基于上述一种旋转式搅拌套的结构,所述环形台阶段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过渡段平滑连接,所述第二端部内壁与第二管体连接,所述第二端部外壁与第二管体的开口端之间形成阶梯结构。
[0010]基于上述一种旋转式搅拌套的结构,所述环形台阶整体成锥形结构,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落差为0.2mm~0.8mm;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二管体连接处的外端面落差为0.08mm~0.04mm;所述第一端部与第二管体外端面的落差为0.8mm~1.0mm。
[0011]基于上述一种旋转式搅拌套的结构,所述环形台阶段的整体长度为L1,0.05L<L1<0.2L,其中L为第一管体底部至第二管体底部之间的距离。
[0012]基于上述一种旋转式搅拌套的结构,所述第二管体的为锥形结构,所述第二管体的外径尺寸由底端至开口端为5.3mm~5.9mm;所述第二管体的内径由底端至开口端尺寸设计范围为3.6mm~4.2mm。
[0013]基于上述一种旋转式搅拌套的结构,所述扰流部与第二管体的外侧壁一体成型,所述扰流部为连续的凸棱,所述凸棱沿第二管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凸棱环绕第二管体的周向设置为多个;
[0014]或所述扰流部为沿第二管体轴向间隔布置的螺旋状凸棱;
[0015]或所述扰流部为沿第二管体轴向交错布置的间断状微凸棱。
[0016]基于上述一种旋转式搅拌套的结构,所述第二管体的底部位置设置有底座,所述第一管体上远离第二管体的端部上设置有与核酸提取设备共同作用的配合结构;所述配合结构包括开口槽、弹性件和定位凸起卡扣;所述开口槽设置在沿第一管体上远离第二管体的端部上;开口槽至少设置为一个,开口槽将第一管体的端部分割为包含多个部分连接弹性件的塑弹端,所述定位凸起卡扣设置在弹性件上。
[0017]基于上述一种旋转式搅拌套的结构,所述开口槽的数量为3个,所述开口槽在第一管体上的深度H尺寸范围为8mm~9.5mm,所述开口槽的上端宽度与末端宽度之间的落差范围为0.02mm~0.1mm。
[0018]基于上述一种旋转式搅拌套的结构,所述第一管体的外侧壁沿轴向均匀布置有凹槽。
[0019]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0020]1、通过在第二管体侧壁轴向设置扰流部,使得混合液在旋转搅拌过程中产生轴向分速度,容易产生微涡流,在核酸提取过程中增强了混合液的搅拌力度、提高了混合液的混匀程度,进而保证了核酸提取效率。
[0021]2、通过设置环形台阶,防止磁棒在抽离搅拌套的过程中,由于磁棒较强的磁吸力
使得部分磁珠沿搅拌套的外壁向上攀爬,离开试管液面,进而使得磁珠继续参与洗涤或者洗脱。
[0022]3、通过在第一管体上的每个弹性件内壁设置定位凸起卡扣,与搅拌套抓取棒上的定位凹槽可适配连接,实现了搅拌套的准确抓取,确保搅拌套位于混合液一定的高度位置之上,便于对混合液进行充分搅拌;同时,在磁棒的推力作用下,搅拌套上的定位凸起卡扣从搅拌套抓取棒的凹槽中脱离的时候,会产生一定的弹力,使得搅拌套顺利地卸载。
[0023]4、通过在第一管体的开口端设置开口槽,使得第一管体形成若干弹性件,搅拌套抓取棒进入搅拌套中的过程中,弹性件对其的卡合力逐渐增大,提高了搅拌套抓取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式搅拌套,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体、扰动部、第二管体和扰流部,所述第二管体一端开口设置,所述扰动部设置在第二管体的开口处,所述扰动部嵌合连接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所述扰流部设置在所述第二管体的外侧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搅拌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扰动部包括过渡段和环形台阶段,所述过渡段呈放射状的喇叭型结构,所述过渡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环形台阶段连接,所述过渡段在由环形台阶段向第一管体的方向上,其管径逐步增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旋转式搅拌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台阶段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过渡段平滑连接,所述第二端部内壁与第二管体连接,所述第二端部外壁与第二管体的开口端之间形成阶梯结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旋转式搅拌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台阶段整体成锥形结构,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落差为0.2mm~0.8mm;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二管体连接处的外端面落差为0.08mm~0.04mm;所述第一端部与第二管体外端面的落差为0.8mm~1.0mm。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旋转式搅拌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台阶段的整体长度为L1,0.05L<L1<0.2L,其中L为第一管体底部至第二管体底部之间的距离。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旋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超袁双华邓茂峰李政苗保刚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