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式拖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1954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轮式拖拉机,车身系统以及动力系统均安装在传动系统上,动力系统位于车身系统的下方,液压系统安装在动力系统以及车身系统的周侧,工作装置安装在车身系统以及传动系统的周侧,变速箱壳体总成的一端与发动机总成连接,另一端与后桥壳体连接,提升器总成安装在后桥壳体上,前连接总成安装在变速箱壳体总成的两侧,右最终传动以及左最终传动一一对应安装在后桥壳体的后端两侧,后连接总成安装在右最终传动以及左最终传动上,驾驶室总成位于传动系统的上方。结构紧凑,机动灵活,驾乘舒适,适用高排放标准、多功能作业需求,减小了整机结构尺寸,缩短了轴距,缩小了整机宽度,加大前方视野空间。加大前方视野空间。加大前方视野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式拖拉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拖拉机
,尤其涉及一种轮式拖拉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可满足多功能作业的轮式拖拉机机械化程度低,操纵电控化程度低,排放标准低,市场上多用传统农田作业型拖拉机用于其他多功能作业,且拖拉机外形尺寸大,操纵舒适性差,作业效率低,多功能作业适应性差,难以满足多功能作业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轮式拖拉机。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轮式拖拉机,包括:车身系统、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液压系统、工作装置、前连接总成、后连接总成、后挡泥板总成、驾驶室总成、座椅安装总成、仪表台总成、机罩、空滤器、中冷器、后处理总成、后处理排气管、发动机总成、水冷散热器总成、空滤器支架焊合、水箱垫板总成、托架总成、动力输出操纵机构总成、手制动总成、右最终传动、动力输出总成、后桥壳体、左最终传动、分动箱总成、变速箱壳体总成、双联齿轮泵、转向器进油管路总成、齿轮泵吸油管路总成、液压油散热器、液压油低压滤清器、转向器回油管路、液压高压滤清器、电磁阀、动力输出液压管路总成、电磁阀进油管路、分动箱进油管路、提升器总成以及转向器总成,所述车身系统以及所述动力系统均安装在所述传动系统上,所述动力系统位于所述车身系统的下方,所述液压系统安装在所述动力系统以及所述车身系统的周侧,所述工作装置安装在所述车身系统以及所述传动系统的周侧,所述变速箱壳体总成的一端与所述发动机总成连接,所述变速箱壳体总成的另一端与所述后桥壳体连接,所述液压油低压滤清器与所述后桥壳体连接,所述提升器总成安装在所述后桥壳体上,所述前连接总成安装在所述变速箱壳体总成的两侧,所述右最终传动以及所述左最终传动一一对应安装在所述后桥壳体的后端两侧,所述后连接总成安装在所述右最终传动以及所述左最终传动上,所述驾驶室总成安装在所述前连接总成以及所述后连接总成上,所述驾驶室总成位于所述传动系统的上方,所述后挡泥板总成安装在所述驾驶室总成外侧,所述座椅安装总成安装在所述驾驶室总成的内部,所述机罩与所述驾驶室总成铰接,所述水冷散热器总成以及所述水箱垫板总成均安装在所述托架总成上,所述水箱垫板总成位于所述机罩的下方,所述空滤器通过所述空滤器支架焊合安装在所述水箱垫板总成上,所述液压油散热器安装在所述空滤器支架焊合上,所述后处理总成安装在所述发动机总成上方,所述后处理排气管安装在所述发动机总成以及所述驾驶室总成上,所述后处理排气管位于所述机罩后部右侧,所述动力输出操纵机构总成与所述驾驶室总成的前端铰接,所述手制动总成安装在所述驾驶室总成的底部左侧,所述分动箱总成安装在所述后桥壳体的下方,所述分动箱总成通过所述分动箱进油管路与所述电磁阀连接,所述动力输出总成通过所述动力输出液压管路总成与所述电磁阀连接,所述双联齿轮泵与所述发动机总成连接,所述双联齿轮泵通过所述齿轮泵吸油管路总成与所述液压油低压滤清器连
接,所述转向器总成安装在所述驾驶室总成的前端内部,所述转向器总成位于所述仪表台总成的内部,所述转向器总成的一端通过转向器进油管路总成与所述双联齿轮泵连接,所述转向器总成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转向器回油管路与所述液压高压滤清器连接,所述电磁阀安装在所述提升器总成上,所述电磁阀通过所述电磁阀进油管路与所述液压高压滤清器连接,所述后处理总成、所述水冷散热器总成位于所述机罩内部,所述空滤器、所述中冷器、所述液压油散热器安装在所述水冷散热器总成的前方且位于所述机罩内部。
[0005]采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机动灵活,驾乘舒适,适用高排放标准、多功能作业需求,减小了整机结构尺寸,缩短了轴距,缩小了整机宽度,加大前方视野空间。
[0006]进一步地,所述车身系统包括:工具箱安装总成、座椅安装总成、内饰总成、机罩密封总成、前挡泥板总成以及机罩锁紧装置总成,所述工具箱安装总成安装在所述前连接总成上,所述座椅安装总成、所述内饰总成均安装在所述驾驶室总成中,所述仪表台总成安装在所述驾驶室总成的前端内侧,所述机罩密封总成安装在所述机罩内部且与水冷散热器总成抵接,所述前挡泥板总成安装在所述传动系统上,所述机罩锁紧装置总成安装在所述机罩的前端。
[0007]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根据人机工程学要求进行了操纵、座驾布置,保证了驾乘、操纵的舒适性、方便性。在保证了驾驶仓安装牢固可靠的同时,提高了其整体性及舒适性。保证了整机车身线性美观流畅的同时,为内部进气系统及排气系统及散热系统及发动机系统提供可靠的保护。机罩密封总成通过螺栓固定在机罩内部,且在机罩闭合状态下与水冷散热器总成表面结合,保证了后端散热系统前后两端的密封效果,提高气密性及防尘效果。前挡泥板总成通过螺栓固定在传动系统的前驱动桥总成上,后挡泥板总成通过螺栓固定在驾驶室总成上,防止了泥水飞溅的同时,保护人身安全。
[0008]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系统包括:空调压缩机总成、排气尾管、空调通风口、蒸发器总成、燃油箱呼吸器、燃油箱总成、涡轮增压器总成以及冷凝器总成,所述发动机总成安装在所述传动系统上,所述燃油箱总成安装在所述前连接总成以及所述变速箱壳体总成上,所述燃油箱总成分别与所述燃油箱呼吸器以及所述发动机总成连接,所述空滤器与所述涡轮增压器总成连接,所述中冷器分别与所述水冷散热器总成以及所述发动机总成连接,所述后处理总成分别与所述发动机总成以及所述排气尾管连接,所述空调压缩机总成安装在所述发动机总成的顶部右侧,所述蒸发器总成安装在所述驾驶室总成的顶部内壁上,所述冷凝器总成安装在所述空滤器支架焊合上,所述空调通风口安装在所述驾驶室总成的顶部。
[0009]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燃油箱总成通过燃油箱呼吸器与大气连通,保证了燃油正常输送及燃油系统的清洁。
[0010]进一步地,所述燃油箱总成通过输油管路总成与所述发动机总成连接,所述空滤器通过空滤出气胶管、空气流量传感器、涡轮增压进气胶管以及涡轮增压进气钢管与所述涡轮增压器总成连接,所述中冷器通过中冷器进气胶管以及中冷器进气钢管与所述水冷散热器总成连接,所述中冷器通过第一中冷器出气胶管以及第二中冷器出气胶管与所述发动机总成连接,所述后处理总成通过后处理进气管与所述发动机总成连接,所述后处理总成通过所述后处理排气管与所述排气尾管连接。
[0011]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空气流量传感器保证了进气系统空气流
量的准确性。进气系统为发动机提供稳定、高压、高密度的清洁空气。经过后处理对发动机燃烧室排出的废气进行颗粒物过滤及消音,此时符合废气排放标准及音噪标准的废气排出。
[0012]进一步地,所述传动系统包括:前驱动桥总成、前驱动轮总成、梭式档操纵机构总成、制动操纵机构、变速操纵机构总成、后驱动轮总成、分动箱传动总成、离合器总成以及离合器操纵机构总成,所述前驱动桥总成安装在所述托架总成上,所述前驱动轮总成安装在所述前驱动桥总成的两侧,所述离合器总成安装在所述变速箱壳体总成的前端内部,所述离合器操纵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式拖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系统、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液压系统、工作装置、前连接总成(2)、后连接总成(3)、后挡泥板总成(4)、驾驶室总成(5)、座椅安装总成(6)、仪表台总成(8)、机罩(9)、空滤器(13)、中冷器(17)、后处理总成(24)、后处理排气管(26)、发动机总成(38)、水冷散热器总成(39)、空滤器支架焊合(40)、水箱垫板总成(41)、托架总成(44)、动力输出操纵机构总成(48)、手制动总成(49)、右最终传动(53)、动力输出总成(54)、后桥壳体(55)、左最终传动(56)、分动箱总成(57)、变速箱壳体总成(59)、双联齿轮泵(62)、转向器进油管路总成(63)、齿轮泵吸油管路总成(64)、液压油散热器(65)、液压油低压滤清器(70)、转向器回油管路(71)、液压高压滤清器(72)、电磁阀(84)、动力输出液压管路总成(86)、电磁阀进油管路(87)、分动箱进油管路(88)、提升器总成(89)以及转向器总成(92),所述车身系统以及所述动力系统均安装在所述传动系统上,所述动力系统位于所述车身系统的下方,所述液压系统安装在所述动力系统以及所述车身系统的周侧,所述工作装置安装在所述车身系统以及所述传动系统的周侧,所述变速箱壳体总成(59)的一端与所述发动机总成(38)连接,所述变速箱壳体总成(59)的另一端与所述后桥壳体(55)连接,所述液压油低压滤清器(70)与所述后桥壳体(55)连接,所述提升器总成(89)安装在所述后桥壳体(55)上,所述前连接总成(2)安装在所述变速箱壳体总成(59)的两侧,所述右最终传动(53)以及所述左最终传动(56)一一对应安装在所述后桥壳体(55)的后端两侧,所述后连接总成(3)安装在所述右最终传动(53)以及所述左最终传动(56)上,所述驾驶室总成(5)安装在所述前连接总成(2)以及所述后连接总成(3)上,所述驾驶室总成(5)位于所述传动系统的上方,所述后挡泥板总成(4)安装在所述驾驶室总成(5)外侧,所述座椅安装总成(6)安装在所述驾驶室总成(5)的内部,所述机罩(9)与所述驾驶室总成(5)铰接,所述水冷散热器总成(39)以及所述水箱垫板总成(41)均安装在所述托架总成(44)上,所述水箱垫板总成(41)位于所述机罩(9)的下方,所述空滤器(13)通过所述空滤器支架焊合(40)安装在所述水箱垫板总成(41)上,所述液压油散热器(65)安装在所述空滤器支架焊合(40)上,所述后处理总成(24)安装在所述发动机总成(38)上方,所述后处理排气管(26)安装在所述发动机总成(38)以及所述驾驶室总成(5)上,所述后处理排气管(26)位于所述机罩(9)后部右侧,所述动力输出操纵机构总成(48)与所述驾驶室总成(5)的前端铰接,所述手制动总成(49)安装在所述驾驶室总成(5)的底部左侧,所述分动箱总成(57)安装在所述后桥壳体(55)的下方,所述分动箱总成(57)通过所述分动箱进油管路(88)与所述电磁阀(84)连接,所述动力输出总成(54)通过所述动力输出液压管路总成(86)与所述电磁阀(84)连接,所述双联齿轮泵(62)与所述发动机总成(38)连接,所述双联齿轮泵(62)通过所述齿轮泵吸油管路总成(64)与所述液压油低压滤清器(70)连接,所述转向器总成(92)安装在所述驾驶室总成(5)的前端内部,所述转向器总成(92)位于所述仪表台总成(8)的内部,所述转向器总成(92)的一端通过转向器进油管路总成(63)与所述双联齿轮泵(62)连接,所述转向器总成(92)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转向器回油管路(71)与所述液压高压滤清器(72)连接,所述电磁阀(84)安装在所述提升器总成(89)上,所述电磁阀(84)通过所述电磁阀进油管路(87)与所述液压高压滤清器(72)连接,所述后处理总成(24)、所述水冷散热器总成(39)位于所述机罩(9)内部,所述空滤器(13)、所述中冷器(17)、所述液压油散热器(65)安装在所述水冷散热器总成(39)的前方且位于所述机罩(9)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式拖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系统包括:工具箱安
装总成(1)、座椅安装总成(6)、内饰总成(7)、机罩密封总成(10)、前挡泥板总成(11)以及机罩锁紧装置总成(12),所述工具箱安装总成(1)安装在所述前连接总成(2)上,所述座椅安装总成(6)、所述内饰总成(7)均安装在所述驾驶室总成(5)中,所述仪表台总成(8)安装在所述驾驶室总成(5)的前端内侧,所述机罩密封总成(10)安装在所述机罩(9)内部且与水冷散热器总成(39)抵接,所述前挡泥板总成(11)安装在所述传动系统上,所述机罩锁紧装置总成(12)安装在所述机罩(9)的前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式拖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系统包括:空调压缩机总成(23)、排气尾管(25)、空调通风口(30)、蒸发器总成(31)、燃油箱呼吸器(32)、燃油箱总成(34)、涡轮增压器总成(36)以及冷凝器总成(42),所述发动机总成(38)安装在所述传动系统上,所述燃油箱总成(34)安装在所述前连接总成(2)以及所述变速箱壳体总成(59)上,所述燃油箱总成(34)分别与所述燃油箱呼吸器(32)以及所述发动机总成(38)连接,所述空滤器(13)与所述涡轮增压器总成(36)连接,所述中冷器(17)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朱晓岩邢来章毕泗建薛治强刘彤刘光安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雷沃智慧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